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走进“活”着的千年古城,体验苏州的典范生活

来源:现代快报 日期: 2021-08-10

古色古香的古城老街、小桥流水的古巷人家、吴侬软语的古雅评弹……每当夜幕降临,古城处处“夜太美”,“江南小剧场”里大家聚一起品茶听昆曲,护城河边灯火万家,山塘街、平江路弥漫着千年古城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

苏州市姑苏区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当前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一直致力于打造古城亮点,提升古城居住品质,做精苏州生活典范。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其中,解码其如何以党建引领,推进古城街巷修复、古建筑保护修缮等项目,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金字招牌。

姑苏古城全景

古巷古色

流淌古城 2500 年的历史

有着 2500 多年历史的姑苏城,目前仍然坐落在春秋时期的原址上,还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古城”是其最亮丽的名片,古城中街巷星罗棋布,它们中有不少都曾在古往今来的诗歌中屡被提及。

纤弱的小巷,安静的青石板……其中有一条名叫丁香巷的小巷,常常会让人联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不足四百米长的小巷曾因违章搭建、道路破旧等,鲜有游客涉足。然而随着特色街巷打造工程推进,这条小巷渐渐成了“最江南”的打卡点之一。

丁香巷

丁家巷项目总负责人王喆斐介绍,为将丁香巷打造成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特色街巷空间,前期,相关工作人员多次走访众多老居民和专家,经过十余次讨论,以“绣花”功夫打磨,最终确定了丁香巷特色街巷的设计方案。

“为彰显苏州传统街巷风貌、保持老苏州原生态生活气息,在设计时,并未刻意‘做旧仿古’,而是‘修旧如旧’。”王喆斐说,围绕丁香等主题元素重点打造平江路和仓街两个主入口,在街巷中段见缝插针营造特色场景,比如入口处悬挂有雨伞装饰、巷子里搭建了种有丁香花的微花园等,让居民和游客在感受平江路的繁华热闹之后,转角感受苏式生活,在一闹一静、一喧一幽的变化之间感受苏州古城“双面绣”的独特韵味。

姑苏区平江路

街巷打造,对于居住在内的老居民来说,最关心的是生活其中是否更舒适。王喆斐说,打造过程中,对群众反映的保持宁静、增加绿化等建议,在设计方案中都得到及时反映。

此外,保护区、姑苏区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群众反映的道路石板松动、窨井盖噪音、违章搭建等问题开展整治,对居民电瓶车不方便进出的入户台阶、坡道进行改建,对影响街巷风貌的空调外机移位遮挡并修补屋面,美化提升老百姓家门口的空间品质,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每一条巷子都有不同的故事,如丁香巷一般经打造后充满诗意与风情的不在少数。在王洗马巷,从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到唐寅的“金阊门外枫桥路,万家月色迷烟雾”,在历代诗人的经典字词间,居民、游客能感受到古城韵味;走进东百花巷,3D 全息互动花卉、“ 12 月花神”巷里花园、“天女散花”立体墙面等等,被各种各样的花卉装饰环绕,仿佛置身花的海洋……

据了解,今年 3 月底,保护区、姑苏区启动净美街巷行动,“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点”,经过四个月的整治提升,全区 1600 余条街巷旧貌换新颜,以线带面推动保护区、姑苏区城市环境提升,留存 2500 多年的古城记忆。

古宅“不古”

融入当代城市生活

沿着静静流淌的中张家巷河,记者来到了中张家巷 29 号门前。步入其中,一幅旧时苏州人家的生活场景在眼前缓缓呈现:古色古香的会客厅,幽静雅致的中庭,温馨素雅的卧房……处处都让人沉浸于姑苏老宅里的苏式慢生活中。

保护区、姑苏区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大部分古老的宅院里还住着老百姓。始建于清代的中张家巷 29 号是一处文物登录点,宅院一路三进,占地面积 231 平方米,原本住着七八户居民。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宅破损严重,居民们陆续搬迁。2019 年,姑苏区对中张家巷 29 号老宅进行修缮。

中张家巷沿河风貌

“在古建筑营造中,我们完全靠榫卯结构进行固定连接。”负责改造中张家巷的施工团队负责人徐学良介绍,对于中张家巷 29 号的修缮,完全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以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传统手法着重于“修旧如旧”。修缮过程中,只有遇到确实无法满足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情况,才会采用更换的方式,例如柱子的墩接做法、替换糟朽的部分。团队还专门请来了香山匠人,修复老宅第二进楼厅前檐廊的一枝香轩。

令人惊奇的是,这座古宅颜值保留着古韵,里面走进去则处处充满了科技感。改造团队将古宅天井阴凉的穿堂风和现代新风系统结合,轻松达到了降温效果。古宅不仅布置了中央空调系统、净水系统、烟感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还在一楼铺设了地暖,二楼安装了整体卫浴,房间进行了保温处理,门窗使用了中空玻璃……同时,在其中打造了“苏式生活展示馆”,迎来了一批批参观体验者。“新旧结合得好,古建筑也就活了。”徐学良说。

如何在保护修缮的同时,做好对古建老宅的开发利用,传承与活化并举,是保护区、姑苏区古城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在今年召开的姑苏区“新春第一会”上,《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白皮书》发布,重点推出了 18 处古建老宅院落,以期在保留住文化底蕴的同时,将新的产业、业态和城市功能“装”进来,让古建老宅“活”出新的精彩,让更多人回归古城。中张家巷 29 号就是其中一处。

为让更多人走进古建老宅,中张家巷 29 号在启用展示功能的同时,也同步开启了招商。“目前已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表现出投资意向,其中文化类企业偏多,下一步将进行深入对接洽谈。”徐学良透露。

群策群力

推进古城保护攀高峰

保护区在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同时,也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更看到了统筹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苏州核心的古城区,姑苏区存在不少老旧小区、零星住宅小区,这些小区的物业持续处于“脱管”状态,为解决这一难题,保护区、姑苏区住建委通过党建引领,在双塔街道成功试点了“红色管家”物业管理模式,解决了古城老旧街巷缺少物业治理的难题,夯实了高质量姑苏生活的基础。


古城街巷

在开展街巷整治的同时,打更多便民公共设施,拓展公共活动空间,让整治工作解民忧、暖人心。设置党建小品、打造公共小花园、安装宣传栏等,金阊街道充分利用背街小巷原本乱堆放场所,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创新打造了居民家门口的友好服务微阵地“小巷红韵”,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双塔街道也通过对小巷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改造设计,打造党小组议事大院、增加绿化、设立小巷景观小品等,满足居民对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

最近,32 号街坊北部街巷沿线,涵盖畅园、桃园等 8 处文保控保建筑,党员带动大家共同投身古城保护行动,开展定期巡逻……

今年 7 月,为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精气神,切实扛起应有的担当作为,保护区、姑苏区在全区开展“我为姑苏发展做什么”思想大讨论活动。区委组织围绕古城扩大文商旅辐射影响力、老城强化城市服务功能支撑力等开展“线上讨论”,营造加压奋进、争先进位的氛围;区教体文旅委以做精苏式生活典范为主题,就如何强化“苏式”体验展开互动;团区委开展青年大讨论系列活动,让广大团员青年主动加入保护、建设古城当中去……

打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古城苏式生活体验街区”,不断将古城保护工作向纵深推进,不断构建能留住乡愁的古城“大景区”……一座千年古城正生机勃勃,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