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五年,大步创新实践 “强富美高”新江宁展露现实模样
来源:《江宁新闻》 日期: 2021-08-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把握发展新走向,“强富美高”新江宁展露出现实模样。
经济强,财政收入跃居全省区县第三
五年来,江宁始终坚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强化有效投入,主攻重大项目建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6年,江宁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0.52亿元,是2012年的1.77倍;江宁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从2012年的8.1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13.82万元,年均增长14.33%;2016年江宁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10.2亿元,为2012年的1.55倍,年均增长11.54%,跃居全省区县第3位。
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2016年江宁区6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较2012年增长36.3%。结构调整步伐持续加快,三次产业结构从2012年的4.7:58.4:36.9调整至2016年的3.6:53.1:43.3。
今天的江宁,正大步迈入创新驱动的崭新时代。规模以上工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由2012年的22.7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29亿元,年均增长6.3%。截至2016年,江宁区挂牌上市公司达55家,比2012年增加39家。
百姓富,江宁人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五年来,一项项富民举措不断实施,一个个创新探索不断涌现,一座座民生高地不断刷新,让百万江宁人有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稳定的工作、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居民增收致富,就业保障是基础。2016年,江宁区就业人口达35.11万人,较2012年增加6.88万人,年均增长5.6%。居民财富快速增长,2016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63元,年均增长8.73%。
办好民生实事,打造居民“隐形财富”。江宁在南京市率先实现城乡并轨,同城同标,2016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750元/月。“口袋里”的钱多了,老百姓花钱也更有底气。2016年,江宁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31160元和17847元,年均增速分别为7.66%和11.18%,农村快于城镇3.5个百分点。
环境美,建成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五年来,江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新江宁,建成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生态管控富有成效,划定77块生态功能区和9个基本农田保护区,严守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全区林木覆盖率由25.3%提高到28.5%,提前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美丽乡村品牌全国叫得响,2016年,基本建成西部43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江宁区美丽乡村覆盖率达47%,五年来累计完成147个示范村、重点整治村和287个一般整治村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获环保部肯定。
城市吸引力大幅提升,获评“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新建成7家城市综合体,百家湖商圈成为南京市第二大商圈,加快建设“两河”风光带等城市景观,建成杨家圩、新天地等30个广场公园,完成60个小区整治出新。
社会文明程度高,为新江宁建设提振精气神
“社会文明程度高”,既是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的综合体现,也是最终的落脚点。五年来,江宁着力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依法治区,为建设新江宁提供了丰富道德滋养、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五年来,江宁广泛开展“美丽江宁人”评选活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频共振;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得到切实增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年度“免督查”单位;率先实施民生事项服务,预审代办制改革得到中编办肯定……
江宁区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同步提升,五年来共完成投资1270亿元。禄口机场二期、宁杭高铁江宁站、宁安城际江宁西站投入使用,东山副城形成“三横四纵”主干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