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哲学考量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7-02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延续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充分继承并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新思路新论断,采取了一系列确保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新政策新举措,蕴含着丰富哲学智慧。
尊重客观实际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要求,在肯定流域治理成效的同时,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意识,找准问题、分析考题、解决难题。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了解实情、掌握实情,才能探索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近年来,规划和政策体系相继出台,生态环境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各省市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成效是从当时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得来的,对日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经验。二是重视调查研究。总结分析制约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问题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得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湖南、湖北等地调研期间,通过彻底摸查当地的化工企业搬迁、污染治理、航道修复等方面的情况,沿途听取当地政府部门的相关汇报和广泛接收群众意见,做到听实话、讲实情、做实事。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虽取得良好开局,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贯彻不够,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等,这些难题很大程度上制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习近平总书记面对现实问题发出声音并着力解决难题,集中体现了问题导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掌握矛盾规律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要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才能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一是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从来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辩证的统一体。一方面,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自然资源的增殖能力,确保经济发展更加强劲;另一方面,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二是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由此看来,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亟需攻克的重点难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三是处理好流域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辩证关系。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和方法论要求,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将长江经济带的各个地区和城市看成一个整体,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但是各省市的发展情况有所差别,在强调合作的同时也要注重分工协作,发挥本地区的生态优势,保证流域上中下游、东中西部协调平衡发展。
探索“三生融合”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根本目的。运用创新思维、可持续思维和底线思维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融合”文明发展之路,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一是以创新思维推动生产发展。破除迷信、超越陈规,运用创新思维能力,加快建设绿色交通生态廊道,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探索产业生态化路径和生态产业化渠道,实现绿色生产。为人民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以思想认识的新高度打开实践的新局面。二是以可持续思维助推生活富裕。长江流域是以水为纽带的,以人为核心、形成自然—人—社会的系统结构。保护长江流域水资源,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生活权利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长远之策,是可持续思维的生动体现。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扶贫开发力度,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带动地区产业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带动贫困人口增收,以“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的可持续思维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达成。三是以底线思维实现生态良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底线思维贯穿实践始终,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下大力气,花硬功夫。严守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明确各地区环境容量,加强生态环境监管。2020年1月1日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底线思维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坚守人民立场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价值旨向。新时代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由人民检验。一是人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崇高使命。“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人共享绿色发展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产生的成果,保证每一个人的生态权益最大化。二是依靠人民加强生态治理。历史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创造,我国各个领域的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亦是如此。长江流域的治理主体应该是多元的,至少表现为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人民群众“四位一体”协调统一的治理模式。其中,人民群众的群体基数最大、类型更加多样,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迈向崭新阶段。三是确保绿色发展成效由人民检验。来自基层的正确意见和理性认识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限制开发区域给予合理的生态补偿,保证人民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把绿水青山转化为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成长春,吴健文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