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最根本的文化认同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7-21
江苏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曾经打动了无数游子。从一定意义上说,乡土的本质是文化认同,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纽带。乡土情结是农耕文明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华夏文化一以贯之的血脉。
思乡是对故土的眷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乡遇故知是一种惊喜,哪怕从未相识,仅仅是一句乡音,也让人心里一阵悸动。“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却是“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这一情愫,成为中国传统文人挥之不去的乡愁,也是他们在诗中反复咏叹的主题。即便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刻,却还是近乡情更怯,为自己“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而不知所措。
祖籍苏州的百岁建筑大师贝聿铭,虽远居海外,仍经常与人念叨家乡的鸡头米。这种学名叫做芡实的水产,或许只有江浙一带的人们才对其情有独钟,郑板桥诗云:“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必然眷念一方水土。家乡永远是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诗和远方”。年轻时,我们追求理想,决绝地告别家乡,劈柴喂马,周游世界,以为只要面朝大海,就能春暖花开。但是,经过成功和挫折之后,才发现家乡和亲人是心中永远的坐标。成功的喜悦,希望与乡亲分享,项羽说得极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遇到挫折,又最希望回到父母身边,用亲情抚慰自己受伤的心。司马迁说得好,“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家乡是童年永远的记忆,是对亲人最深沉的依恋。童年总是无忧无虑的。在孩子眼里,再艰苦的日子,都能找到乐趣。经过时间的推移,那些苦难不仅不会成为伤痕,反而会酿出更加醇美的酒。家乡和童年一样,永远是美好的,不论它是富饶还是贫瘠,也不因为它是温暖还是寒冷。生于兹长于兹,每个人都深深地打上了家乡的烙印,从口音到长相,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江苏地处江淮下游,文化上虽然有南北之别,甚至孕育了以吴韵汉风为两极,包含金陵文化和淮扬文化等丰富类型的文化生态,但是,江苏人却成为大家共同的身份。无数江苏儿女离开家乡,无论是求学、做官,还是打工、经商,都在心底里装着同一片土地,都以江苏人而自豪和骄傲。因为家乡的成就奔走相告,因为家乡受灾而慷慨解囊。这一切,也都是中华文化中的宝贵传统。
今天,人类社会进入了精神经济时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互模式,地理上的异乡,已经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鸿沟。我们逐渐认识到,江苏,不仅是在乡江苏人的江苏,也是在外江苏人的江苏。在外乡亲是江苏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江苏的发展不仅需要他们的关心,也需要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让更多的在外乡亲参加到江苏发展中来,也是对他们权利的尊重,包括知情权、建议权和参与权。这些权利显然不是来自法律,而是来自他们与家乡难以割舍的亲情。正因为他们关心江苏,牵挂家乡,也有资格成为江苏发展中的一分子。
对于海内外江苏籍和在江苏学习工作过的各领域知名人士来说,江苏是他们的故乡或者第二故乡。江苏发展大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衣锦还乡,而是为了汇聚乡亲的智慧和力量,“约在江苏,共筑梦想”,共同为江苏发展出谋划策。通过邀请乡亲们回家看看,感受乡情的温暖,并以此为纽带,加强沟通和交流,提升他们对乡土江苏的认知,从而寻找到参与江苏发展的契机和方式。
(李向民 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