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江文化涵养新型城镇化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7-12
长江文化蔚为大观,而江苏长江文化是长江文化中吴越文化形态万千气象的引领者。在新时代,江苏要继承发扬长江文化中吴越文化创新、进取和开放为主的文化特质,以文化涵养和赋能新型城镇化,将长江文化保护利用工作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延续历史文脉作出江苏新贡献。
赓续绵延千年的长江历史文脉
长江文化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江苏长江文化是长江文化千年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宝库。
系统整理发掘江苏长江文化遗产资源。系统研究长江流域文化资源禀赋在江苏的富集区域、沉淀形式,完善江苏长江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为进一步追溯、挖掘与展示长江流域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史、文明史提供新的证据。加强对长江下游与上中游流域的文化交流、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交流方面的实证研究,提升江苏以长江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水平和质量,为进一步阐释长江文化的历史渊源、丰富内涵、时代价值等贡献江苏智慧。
凝练江苏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特色。长江文化印证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熔铸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体到江苏段,需要精准定位江苏长江文化特色,进一步融合长江文化所展现的和合共生、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等文化特质中江苏的文化气象,提炼江苏长江文化内涵与人文气质,系统提炼长江文化在江苏段的内涵、表现形式与表述形式。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江苏长江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新的发展,从文化遗产宝库中汲取营养,打造江苏特色的长江文化知名文化品牌,擦亮江苏特色文化标识,构建文化节庆活动品牌体系,推进长江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活起来。
提升长江文化历史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江苏持续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明显。未来一段时间要抓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以城市为载体提升江苏长江文化历史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
加大力度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要充分认识到长江文化的价值与地位,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统筹江苏全省资源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先行区建设,自觉扛起弘扬长江文化的大旗,创造一批体现江苏特色的长江文化文脉守护传承标志性成果,充分激活长江江苏段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现江苏对长江文化的独特理解,在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体现更多江苏元素,在延续长江历史文脉、传承长江文明国家战略中扛起江苏责任。
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江苏是全国拥有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长江沿岸的8个城市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进一步加强长江文化和各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推进文旅融合、产业联动,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打造一批体现长江文化底蕴的新时代江苏文化地标,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进一步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建设世界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高品质联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优先开展历史文脉挖掘和整理,城市建设与更新进一步彰显长江文化、江海文化、大运河文化和吴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等时代价值和独特魅力,支持扬子江和大运河沿线城市打造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高地,使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典范。
城乡融合文化赋能推进新型城镇化
江苏是长江文化的富集区,要把长江文化发展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重视城镇历史记忆重构和人文活动空间塑造,以文化为动力引导城市发展,推进城乡风貌本土文化回归。
文化赋能江苏新型城镇化。围绕长江沿线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等开展重要遗址公园、生态公园的建设,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和当代复兴,合理保护、开放、利用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优化布局传统工艺、老字号和工业遗产等展示空间,更好发挥社会效益。系统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内涵和价值,统筹城市、山水与人文等要素,优化布局文创街区、艺术街区、公共阅读设施群、剧场群等空间载体,推进有江苏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装置”与文旅消费场景融合。发掘江苏长江流域乡村场景空间,留存并延续“乡愁”与“故乡记忆”,保护并传承典型传统村庄的地脉、文脉及村落自然与人文肌理,打造一批长江江苏段特色文化产业城镇,推动城景、农文旅深度融合,文化赋能构建文化旅游全域发展格局。
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未来一段时间,江苏要加大力度创新区域联动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配置,优化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加快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进程,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加强区域联动发展,支持苏南地区巩固放大引领优势,加快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支持苏中地区跨江融合,加快实现中部崛起;支持苏北地区发挥优势,努力实现跨越赶超。
提高城乡融合发展能力。以县城等中小城市为主要载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带动节点城镇产业和人口聚集及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畅通在本地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渠道,建设一批有特色、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小城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实现江苏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
(作者为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