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乡村产业振兴,兴化下一盘大棋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7-27

编者按

5月31日,省乡村振兴局成立,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成为“三农”领域的中心工作。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核心是解决“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问题,因此要推动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机构到农村投资兴业、振兴乡村、致富农民,金融部门尤其要创新产品为“三农”输血,破解“担保难、手续烦、成本高”的行业痛点。为此新华日报财经版推出“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专栏,反映全省各条战线、金融机构投资融资“三农”、振兴乡村产业的思路和实践。


初夏的兴化大地,一派丰收景象:红皮小麦开镰抢收,磨出来的面粉是兴化早茶食材;垛田香葱换茬收割,这可是刚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名录的“宝贝”;安丰、永丰、沙沟水产市场一片忙碌,兴化小龙虾鳃白如雪、身红似火,大青虾“腰身”有孩童手指那般粗。

此情此景,让兴化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刘汉梅倍感欣慰又重任在肩。“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刘汉梅说,兴化连续10多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淡水鱼产量稳居江苏第一,拥有兴化大米、兴化大闸蟹、兴化大青虾、兴化香葱等9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产占GDP比重达14.5%,食品加工业年产值三四百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粮食大市、水产大市、食品产业大市。但如何让农业“大而变强”“又大又强”,是兴化“三农”发展的现实课题。

兴化市领导认为,振兴乡村产业,兴化有基础、有资源、有底气,关键是如何把一个个农业品牌、龙头企业打造成闯荡市场的“弄潮儿”“生力军”,带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对此兴化引来战略投资,畅通金融活水,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下了一盘大棋。

全省首只县级乡村振兴基金落户

4月27日,我省首只落户县级市的乡村振兴基金——疌泉(兴化)乡村振兴投资基金成立。基金由省政府投资基金、兴化国资投资控股、兴化市财政局、福建傲农生物等发起组建,深证嘉佑创投作为基金管理人。“乡村振兴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带动涉农产业发展,是财政支农方式方法的创新,对农业大市兴化意义不同寻常。”兴化市财政局局长张冬健说。

张冬健介绍,兴化把乡村产业振兴作为财政支出优先保障领域, 2020年支农预算15.72亿元,发行专项债券、一般债券7.5亿元。从2017年到2019年,兴化累计投入20多亿元,完成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如今乡村振兴基金落地,不仅为兴化“三农”融资开辟了新通道,还将以实体化、项目化方式运作,培育市场主体,做强龙头企业。

根据约定,“兴化基金”投资领域包括现代规模养殖、新型食品加工、乡村旅游等。这些都是兴化“三农”的优势产业:兴化是“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市”,大闸蟹养殖水面80万亩,青虾、龙虾、鲫鱼、鲈鱼等养殖规模都很大,很多上市公司在兴化投资饲料加工厂。食品加工是兴化支柱产业,兴化经开区是全国唯一的健康食品产业园区,形成调味品、火锅料、脱水蔬菜、巧克力、乳制品等九大食品产业链。此外借助独一无二的垛田地貌和水乡肌理,兴化入选“中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基金管理人在兴化考察了20多家企业,涉及饲料加工、水产养殖、粮食加工、生物肥料、乡村旅游等细分领域,近期将尽调9个储备项目。

乡村产业基金的落地,使财政支农发生了重大转变。省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人江苏金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尤兆祥说,乡村振兴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将“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结合起来,通过管理人的专业眼光、项目的市场化运作,把产业做强做大,最终达到振兴乡村、富裕农民的目的,这对农业大市兴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百亿元贷款为“三农”注入“源头活水”

乡村产业振兴,除了财政支农、股权投资,金融支持也不可少。对此兴化农商行创新推出“阳光e贷”和“整村授信”等金融产品,不但有效防控了自身风险,还破解了“三农”融资难。

“‘三农’融资中往往面临担保难、手续烦、成本高的痛点,不仅制约了‘三农’发展,还是‘三农’群体与金融机构的矛盾点。”兴化市农商行负责人说,由于“三农”贷款风险高、利润低,金融机构会提高融资成本平衡风险与利润,降低业务办理成本。“阳光e贷”从“矛盾核心”出发,以人行征信系统及大数据风险模型筛查客户,拦截高风险申请人,同时依托客户社保记录及其合作单位企业数据库,专业定制额度利率模型,纯线上、纯信用办结。

“整村信用”是对信用良好的村集体收集全村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经营工作情况、个人品德等,对符合准入条件的经营户预授信,需要用款时快速办理用信。“这相当于把针对客户一人的贷前调查批量化前置,并适配额度区间。”兴化农商行有关负责人说,由于村干部有着人熟地熟的地缘优势,批量评议信息价值较高,同时配合银行入户走访容易,因而成为该贷款产品的“关键中间人”。

2018年初,“阳光e贷”在兴化中堡镇试点上线,当年就实现了全市各乡镇全覆盖,正以“白名单”形式在城区加速推广。2019年10月,兴化农商行从全市1337个自然村选取信用环境优良、产业发展协调的619个自然村试点“整村授信”。截至6月3日,该行“阳光e贷”用信户数1.45万户,用信余额15亿元;整村授信导入超10万户,预授信余额106亿元;普惠性涉农贷款累计投放7.4万笔,余额140亿元,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品牌建设抓住了兴化农业“牛鼻子”

无论是乡村振兴基金将要投资的标的,还是百亿元涉农贷款已投项目,多聚焦兴化优质农产品及精深加工。依托里下河地区独特的资源条件,兴化优质农产品品牌全省领先,拥有绿色食品80个、有机农产品10个、国家地标保护产品9个。为把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化为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兴化为500多种生鲜农产品及加工产品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千垛百味”区域公共品牌。

“对面广量大的兴化农业来说,农产品品牌建设是牛鼻子、是‘敲门砖’。” 兴化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心负责人余志国说,兴化水稻土为黑黏土,土壤、气候条件极适合南粳9108生长,所产大米兼有南方大米的糯香和北方大米的劲道,蛋白质含量高于7.5%;兴化大青虾胸围、腹围、尾围“三围”突出,壳薄、肉嫩、个大;兴化龙香芋母芋肉白色、粉而香……为“叫响”如此种种优质农产品,兴化市成立专门机构,每年拨款1000多万元,整合各类资金,推介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打响农产品品牌,成为兴化农业的“头等大事”。2020年8月28日,兴化市委书记方捷到农家灶台直播“酱烧六月黄”,以“最美人间六月黄”微视频直播,邀请网友到兴化品蟹赏景。去年9月17日“兴化大闸蟹”高铁冠名首发上海虹桥高铁站,“足斤足两足够肥”的广告语蜚声沪宁线。在南京、西安、苏州、无锡等地,线下兴化开设“兴化大闸蟹”“兴化大米”为主的农产品展销店;线上与阿里巴巴、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密切合作,销售推介兴化农产品。这一系列“组合拳”大大提高了兴化优质农产品的附加值,大闸蟹售价比往年贵了一成多,兴化大米在上海等地卖到5元/斤。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创牌”还需“护牌”。为此兴化出台了《兴化大闸蟹养殖标准》,制定了兴化香葱、脱水香葱、稻渔共作水稻、青虾生产技术规程等10多项省和设区市地方标准,通过基地建设、溯源体系建设,在种苗、水土、种养等环节全流程把控、闭环管理。如此不但保证了农产品品质,也赢得了龙头企业青睐。同时,采取订单种植、建立企业+农户的联合体,通过品牌溢价,对农户实行二次分红。上海好米畈公司在钓鱼镇建立4000亩绿色稻米基地,加工的“胚芽米”卖出好价钱,农民每亩增收200-300元,今年全市已建立20万亩优质大米基地。


(记者 顾巍钟 通讯员 史道智 顾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