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南京浦口:昂首阔步奔赴现代化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4-13

晨光沐浴凤凰阁。刁爱国 摄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百里老山可鉴,现代化新浦口建设起笔不凡、精彩开局——

听!浦口经开区的智能车间里机器轰鸣,集成电路和高端交通装备产业加快升级;浦口高新区的创新载体内键盘敲击声不断,数字经济正加速改变城市;农创中心的实验基地植保无人机嗡嗡作响,那是乡村振兴的美妙音符。

看!昔日“十里造船带”柳绿花红、芳草萋萋,时有江豚跃出水面;老山深处满目苍翠,近2000个物种在这里繁衍不息,“中国天然氧吧”名副其实;滁河两岸春光旖旎,从西埂莲乡到九华茶坊,从河岸花海到楚韵花香,“生态饭碗”越端越稳。

瞧!“江北新主城”日新月异,“两桥两轨一隧”把天堑变通途,桥林新城开发和江浦老城更新两翼齐飞;一个个村落蝶变新生,农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乐享诗意栖居;医院升级了,名校落地了,养老稳当了,浦口人的幸福指数连年攀高。

再赶考,再出发!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落实省、市、区党代会决策部署的起步之年。浦口区委区政府提出,围绕“一三五六”总体发展布局,深入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浦口模式,以资源重组、空间重构、品质重塑为方向,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创新向争一流迈进、城乡向一体化迈进、发展向绿色化迈进。

“新的蓝图已经擘画,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挑战不容懈怠!”浦口区委书记吴勇强表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融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在格局重塑中抢占先机、积极进取,在区域竞争中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不断开拓现代化新浦口建设新局面。

产业攀高激活“创新增量”

今年一季度,尽管遭遇疫情冲击,但浦口依然有多项指标增幅在南京郊区板块排名靠前。强劲的发展势头,源于厚重的产业积淀。一枚小小的芯片,就是浦口产业强基的见证者。

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聚少成多,浦口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集聚了上下游企业280余家,去年实现营收110亿元,规模全市第一。6年前,当第一家晶圆制造龙头企业落户浦口经开区时,没有多少人能预料到,集成电路会成为浦口增长最快、工业占比最多、份额占全市最大、企业竞争力最强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华天科技、凯鼎电子、空气化工等“链主企业”竞相布局,带动百识电子、华瑞微、芯德半导体这样的“新锐黑马”齐头并进,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材料配套,6年精耕细作,一条完整产业链迅速构建,推动产业能级不断跃升。

4月6日,南京依维柯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加班加点,一辆辆新车快速完成组装,发往全国各地。车间外,投资15亿元的中型宽体轻客厂房桩基工程全面结束,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以依维柯为代表的高端交通装备产业,是浦口的另一台“制造业引擎”。近年来,围绕整车制造、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等细分领域,浦口快集聚90余家相关企业,去年产业链上下游规上工业产值突破80亿元,初步形成了涵盖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轨道交通车辆配件及服务配套的产业体系。

目前,浦口区正积极推动中车浦镇整厂搬迁,这艘“航母”的落地,将为高端交通装备产业注入一针“强心剂”。“大手笔”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2月23日,浦口高新区与中车建工、南京地铁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中车城市交通设计研究院项目正式落户,未来将引进轨道交通上下游关联企业,为全球用户提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刚刚闭幕的南京市两会上,数字经济成为热议话题。报告指出,在数字化浪潮中,每个产业、每个行业都要抢搭“智改数转”快车。在浦口高新区,南京国际软件质量总部基地的入驻,已经引发“涟漪效应”。这个由世界500强企业DXC投资百亿元打造的旗舰型项目,为浦口集聚了近千名软件人才,并吸引多个合作伙伴慕名而来。

浦口的产业进阶之路,也是一条创新跃升之路。融入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局,浦口着力回答好“人才从哪里来”“资本在哪里找”“成果往哪里转”等问题,用一流的创新生态,引领产业向高向新。

去年搬进“新家”的新型研发机构清研华科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博导欧阳明高院士团队的研发能力,探索“知识+资本+资源”的运营模式,不到两年就已成功孵化近30个项目。截至去年底,浦口累计新增11家市级新研机构,5年内高企总量增长5倍、规上企业数量翻番,“科创森林”愈发枝繁叶茂。

园区强则浦口强。今年的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促进省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浦口经开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被寄予厚望,是因为实力使然。去年,浦口经开区综合考核超越8个国家级开发区,在省级序列中排名首次位居第一。今年,浦口区委区政府要求园区以跻身“国家队”为目标,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资源集聚程度,在全区工业经济增长上贡献更大份额,排名保持全省领先。

不仅仅是经开区。浦口高新区聚焦省级高新区创建,推进科技创新与主导产业有机衔接,加强总部类项目招引,打造高水平科技研发区、高层次商务开发区、高品质生活居住区。农创中心聚焦引领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种业和土壤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保持全国5个同类科创中心领先地位。

二季度大幕已经开启,疫情风险仍未解除。直面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浦口锚定GDP同比增长7%,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的年度目标,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推进”。

生态调绿协奏“美丽交响”

清明小长假,一条名为“九寨沟浦口分沟”的微信推文刷爆了朋友圈——老山深处的“老母猪沟”,因为原生态的景致迅速“走红”,引来众多城市居民打卡。

长江浩荡奔腾,老山横亘东西,滁河风光旖旎,“一山两水”是浦口最引以为傲的资源。森林覆盖率39.9%,林木覆盖率42.7%,持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前列,全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入江支流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以1%不到的省域面积集聚全省1/3的生物物种;土壤安全利用率达100%,PM2.5浓度全市最低……蓝天碧水净土,共同构成浦口生态本底,2021年,浦口区接连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

坐拥大江大河大山的浦口,堪称“天生丽质”。但再好的生态环境,过度索取、无序开发,总有退化的一天,比如“十里造船带”。

桥林街道东龙山脚下,一座龙门吊高高矗立,这是“十里造船带”留下的唯一印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2018年6月开始,一场事关“母亲河”安危的大决战全面打响。清退落后产能、治理入江支流、修复岸线生态,3年多来,47家占用企业全部完成整治,复绿面积约170万平方米,完成恢复生态岸线约11公里。浦口区长江岸线整治项目数量、拆除体量、清退生产岸线长度均为全省前列。“十里造船带”整治作为长江大保护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

水清江净,长江生态的“风向标”江豚也回来了。大胜关大桥水域,“微笑精灵”从5年前的20多头上升至50头左右,江豚保护区年均观测到的记录达2000头/次。

点滴涓流,汇成幸福河湖。在老城江浦,曾经重度黑臭的城南河脱胎换骨,全流域水质基本稳定在Ⅴ类水以上,干流长期保持在Ⅲ类水左右。在广袤农村,国内最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EPC+O项目投入运行,500多个自然村组全部覆盖,智慧水务走进农家院落。在滁河两岸,浦口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与滁州南谯区共建共治滁河浦口段,入围2020年度全省生态河道建设示范样板名单。

一滴水,折射浦口生态优先的底线思维;一座山,见证浦口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守护老山,就是守护未来。《南京老山景区保护条例》实施10年来,浦口区有序开展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危害防治,一个个裸露山头披上新装,一处处废弃宕口改头换面,一片片侵占用地退耕还林……老山林木结构持续优化,绿化面积迅速回升。

这台大功率“中央空调”,正为浦口创造源源不断的生态财富。截至2021年底,浦口区PM2.5的浓度是23.7微克每立方米,连续四年保持南京市第一,空气优良率83%。从2016年在全省率先布设负氧离子观测站以来,浦口近五年全域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2946个/立方厘米。去年,“中国天然氧吧”专家组在实地调研后对浦口给出高度评价——气候适宜、环境优美,自然资源突出。

时代变迁,老山的使命也随之切换。当“双碳”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从“经济用材林”转为“生态观赏林”的老山,又开启了“绿色碳汇林”的新征程。老山林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力度,统筹成片造林与“见缝插绿”,为高质量发展引擎注入更多绿色能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资源的“美丽颜值”,正加快转化为富民强区的“黄金价值”。三河采石场的废弃宕口上,矿坑整治后建成的亚洲最大室内主题乐园龙之谷游客不断;滁河北岸的张圩社区,“春看油菜秋赏葵”催生“美丽经济”,一个花期就可实现经济收入140余万元;老山深处的不老村,精品民宿一房难求,上千元的房价挡不住城市居民的消费热情。

2021年,浦口加快推动“都市微度假”向“都市深度假”转型,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540万人次、旅游收入197亿元,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品质筑基展露“新城气象”

从应天高架上夹江大桥,穿过不到6公里的长江隧道,江北新主城跃然而现。这里,是南京的战略新空间,也是城市的魅力增长极。置身其中的浦口,正在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蜕变。

新主城呼唤新形象,新发展需要新品质。城市功能如何与国家级新区匹配?人居环境怎样吸引创新人才?空间重塑向何处发力?浦口区委区政府以新思想为引领,聚焦“紧凑城市”“人民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安全城市”五大主题,将精细化、精品化意识和标准体现在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全环节,以工匠精神打造品质之城。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区域,就是“一老一新”——去年9月,浦口调整充实江浦老城和桥林新城建设推进专班,聚焦建新和改旧,构建区级领导牵头抓总的工作体系。

江浦老城是离江北新区核心区最近的板块,既要承接新区的产业外溢,又要满足人才的生活需求。2020年,以城南河为轴,以浦滨路为界的城南中心启动建设。两年时间,这片2.75平方公里的滨江热土,有了全新的内涵。投资超50亿元的大悦城已经动工,金陵饭店打造的金陵星图项目正式落子,演艺中心将成为江北文化新地标……高起点规划下,各路资本竞相涌入,一个具备国际一流标准的城市客厅将在“十四五”期间拔地而起。

城南中心绝不是简单的地块开发。最近,浦口区城市建设与更新指挥部正在抓紧编制产业规划,重点围绕浦滨路轴线和五桥板块的产业承载区域,导入江北新区的创新资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南中心与研创园一街之隔,只有转变粗放的房地产思维,拿出品质过硬的创业和生活环境,才能让对面的企业和人才落得下、留得住。

白纸作画的城南中心,将是今年浦口城市形象的最大突破点。而在老城区,同样有转角遇见的“小而美”。3月21日,浦口区首期“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设计竞赛正式启动,江浦老城5处小微公共空间将在设计师笔下涅槃重生。优胜方案将在今年落地实施,以城市“微更新”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如果说江浦老城是浦口的“精神家园”,那么向西15公里的桥林新城,则是浦口的“逐梦空间”。作为南京的九大新城之一,这里将以“产城港融合”为理念,打造一座联动江北新区,辐射带动皖江城市带的“未来之城”。

在浦口区的设计里,桥林新城要更多运用POD(城市公园先导)、COD(特色文化先导)的开发理念,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和人文气息,形成有品位、有文化、有艺术的现代化城市格局。

元旦刚过,4位国、省级大师带领5家专业团队组建的《桥林新城战略规划》大师工作营,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产业优势如何释放?七坝港怎样实现功能提升?桥林老镇的更新有什么定位?专家学者挥斥方遒,新城蓝图愈发清晰。

大师营的结营报告里有这样一个共识,仅以浦口一区之力,难以撬动桥林新城跨越式发展。86平方公里的桥林新城里,桥林地铁小镇占了近30%,南京地铁集团是最可靠的“合伙人”。3月15日,浦口区政府、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地铁集团三方签订《教育合作协议书》,公办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即将动工。不仅仅是教育,目前小镇正加快引进一家知名外资妇幼医院,未来6个地铁站点的上盖物业也将深度开发,引入多元业态,形成区域消费中心。

补齐城市建设的短板,既是发展所需,更是群众所盼。一座城市的品质几何,百姓是最权威的评判者。

宁合高速通车了,地铁S11号线动工了,金陵中学、游府西街小学的浦口分校开学了,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了,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三期工程动工了,江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儿童就诊中心在浦口区中医院运营了……人民城市为人民,浦口的城市建设,就是要用一批高品质项目,让美好生活更有依托。

乡村巨变续写“振兴文章”

2021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在全省76个区县中位列第一;永宁、江浦、星甸3个街道在南京街镇高质量发展评价中荣获综合奖、发展奖,取得历年最优成绩;农创中心获评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开年以来,浦口农业农村工作厚积薄发,屡获点赞。

浦口区农村人口占比50%,农村区域占77%,农业占GDP比重超10%,全市最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浦口的现代化。

2018年,随着最后一户低收入农户脱贫、最后一个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摘帽,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浦口,全面吹响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浦口区紧扣乡村振兴五大核心内容,综合大都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农创中心的科研优势和山水田园的生态优势,以“城市田园”为定位,切实把“三农”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村的未来在数字化。

近日,汤泉农场数字大田示范基地内,4台涉及稻麦轮作关键环节的农机进行了首次无人作业演示,未来将针对水稻和小麦的耕、种、管、收等关键作业环节开展研发应用,形成适合浦口水稻规模化生产的无人作业技术体系。而这4台农机,正是来自农创中心企业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

2018年,农业农村部批复建设的全国首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在浦口动工开建,3年多来,农创中心依托部省市共建的模式,打造办公、实验、中试“一体化”的科创平台,院士团队、科技企业、金融资本在这里交流碰撞,催生出一批现代农业创新成果。今年,浦口区将实施农创中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实质性推动与汤泉农场一体化联动发展,让更多新技术、新品种成为浦口乡村的“新农具”。

既要科技兴农,也要产业兴农。浦口将工业化思维引入田间地头,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永宁青虾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品质虽好但物流要求高。浦口引导丽铭农庄就近建设10个青虾暂养池,并计划在永宁街道投资3750万元,打造青虾物流基地。最近,浦口区农业农村局又联合专业团队,测试“低温+充氧”包装方法的运输成活率,未来依托邮政网络构建青虾一小时供应圈。

在汤泉街道,曾经的“抢手货”雪松、广玉兰等品种无法适应市场。去年,浦口区多方调研,探索精品苗木示范基地建设,计划培育江北苗木交易市场,重新擦亮“苗木之乡”招牌。在桥林街道,兰花塘社区的4248亩高标准农田,又有了新的动作。依托地铁S3号线的引流功能,大田内将新增特色农事体验项目,完善旅游配套,打造全国首个“地铁水稻公园”。

产业旺了,环境也美了。近年来,浦口区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综合实施道路提档改造、水系景观提升、房屋立面出新、村庄绿化亮化、服务配套设施等工程,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浦口已创成7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市级以上美丽乡村193个,完成48个宜居村建设,全区共有17个村庄被认定为省级传统村落。一组数据能体现浦口的“乡村之变”——累计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户厕16679户,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554个自然村组全部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和集中收运处理;自然村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0%覆盖。

乡村不再是旧模样,让更多年轻人才选择返乡创业。张思洋的“简诺龙虾”带动乡亲发展小龙虾产业,去年实现产值2500万元;杨敏的“傲霜花卉”年产花卉数百万盆,带动就业人员90余名,其中解决残疾就业岗位20个;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朱叶童学以致用,在黎家营当起了民宿女主人……

今年,浦口将紧扣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目标,深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等改革“试验田”,围绕农业高端发展、村庄高质建设、资源高效盘活,全面提升“三农”工作发展质效,实现乡村振兴争先领先、走在前列。

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经济下行压力陡增。越是错综复杂,越要保持战略定力。浦口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平表示,充分发挥浦口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山水环抱、品质优越的生态优势,平台交汇、辐射皖江的开放优势,高效集聚、发展迅猛的产业优势,以高质量为追求,以现代化为航标,用厚重提气的“浦口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