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关于新沂市推进乡村振兴实践的调研报告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3-23
新沂环湖路(新沂融媒体中心供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全国知名的粮食生产大县和设施蔬菜优势生产区,近年来新沂市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新要求,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开启新生活、接续新奋斗,有力促进了新沂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总结提炼新沂市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新华传媒智库调研组走进新沂乡村振兴实践一线,展开深入调研。
成效篇
破解难题,高标准提升“三农”质效
党的十九大以来,新沂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力破解“三农”发展难题,进一步增创发展优势,集聚发展要素,激发发展动能,“三农”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在2021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新沂市荣获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农业产业发展扩量提质。近年来,新沂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7%,位居苏北各县市区前列,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粮食安全“压舱石”进一步夯实。农业品牌加快培育持续加强,全市“两品一标”达40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76.3%,“新沂大米”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获准注册,高流镇老范村(水蜜桃)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单,阿湖葡萄入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优合冷链物流加快推进,阿湖镇桃岭村、高流镇老范村、瓦窑镇街集村入选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新沂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县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目前全市已创建徐州及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5个、新沂版特色田园乡村10个、美丽宜居村庄100个,数量位居徐州市第一。着力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209个农村污水治理项目,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扎实推进村内硬化道路“户户通”工程,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该市通过构建“五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进一步擦亮。
强村富民成效明显。“十三五”以来,新沂市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农民收入增长加快,通过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等举措,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480元,同比增幅达11.3%。新型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30万元的村达201个,涌现出时集郝湖、邵店沂北、草桥卢圩等一大批集体经济增收典型。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全面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实现全覆盖。
探索篇
内外兼修,高质量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虽然新沂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已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也确立了“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突出体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对于新沂而言,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基于此,新沂市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以产业发展为载体,深度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近年来,新沂市通过在创新农村产业发展路径和培育农产品发展特色等方面下功夫,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在农产品特色培育上,新沂市依托沂岸花卉、鲁花花生,招引牧原、谷润等企业,推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促进全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做强新沂菊花、绿色花生、畜禽养殖和绿色稻麦产业。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上,一方面以“互联网+”带动农业,成功申报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示范县项目,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发展农村电商“一镇一业”,做强农村电商品牌,实现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水蜜桃、盆景等产销升级;另一方面以“旅游+”“文化+”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依托“一山一湖一古镇”资源优势和花厅古文化底蕴,举全市之力打造休闲农业带,落地建设葡萄小镇、蜜桃小镇、宋庄民宿、花厅部落等农业观光园、农事体验园、乡村旅游点。
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充分激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活力。项目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近年来,新沂市聚焦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顶层设计,加强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让更多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农村项目在新沂落地生根。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新沂市现有徐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6家,其中省级11家、市级25家。近年来,新沂以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开展“以商招商”,把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现代种养、休闲农业、一二三产融合产业作为招商主攻方向,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会诊”、督查督办、部门包挂等机制,保障招商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省市两级重大项目的投资拉动作用。2021年新沂市编排列入省、徐州市两级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的项目77个(其中省级重大项目45个),涉及稳产保供、要害工程、绿色发展、产业融合、乡村建设等5大类,总投资93.32亿元。新沂市鲁花高端食用油有限公司加工生产项目、新沂市骆马湖退圩还湖生态修复(一期)工程项目成功纳入省示范项目。
以食品安全为核心,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食品安全的源头是农业。近年来,新沂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保障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把好食品安全生产关。紧盯“田间地头”,从原料和农产品生产抓起,进一步增强种植户、养殖户和企业的安全质量意识,切实把好食品安全第一道关。经过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新沂市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面积14.18万亩,省级绿优基地面积34.4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2.255万亩。另一方面,把好食品安全监督关。围绕菜篮子、米袋子、油瓶子、果盘子等重点领域,确立了“让市场管市场”的食品安全治理定位,将“食安监管”上升为“社会治理”层面,形成了“党政同治、部门合治、行业自治、业态整治、社会共治”治理新模式,全力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启示篇
开拓创新,高效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当前我国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的历史交汇期,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立足新发展阶段审视新沂乡村振兴之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和思考。
启示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振兴之“基”。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近年来,新沂市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积极寻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多措并举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学习能力,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提高发展能力,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启示二:立足特色产业,探索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新沂市遵循“四化同步”发展规律,积极构建和完善乡村产业体系,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优势、人文条件、生态风光,坚持以农为本、协调联动、融合发展,以全面提高乡村人口承载力、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方向,借鉴和运用工业化理念和方式,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产业链完整、功能业态多样、利益联结紧密、产村融合协调的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要重抓生态,优化农村发展环境,让“都市里的乡村”和“田野里的都市”交相辉映。
启示三: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为农业大县,新沂市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激发乡村创新创业动能、提升物质装备水平、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创新性举措,千方百计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力提升了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村美丽宜居水平、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好地扛起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新华传媒智库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
王树华 (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王 鑫 (徐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李先昭 (新华传媒智库主任助理、主任记者)
张晓蕊 (新华传媒智库融媒体记者)
印 丹 (新华传媒智库融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