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河畅水清 岸绿景美 徐州市系统整治黑臭水体改善水生态环境

来源:徐州日报 日期: 2021-09-15

“以前这里是个黑臭水沟,现在河道里的水非常清澈,两岸建了休闲栈道,还种上了各种景观树,我每天都沿着河道散步。”3月15日,正在泉山区拾屯河岸边锻炼的市民孙继灿说。

通过黑臭水体治理,拾屯河水生态环境焕然一新,与故黄河、丁万河等河实现了水系贯通,水流动起来。与拾屯河一样,位于鼓楼区北部的“排污沟”月河经过治理,也成为了居民们休闲观光的景点。

丁万河水清岸绿景美。

“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对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引领全国同类城市创新示范、促进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摆在突出位置,持续高强度实施生态恢复、污染治理与景观重建,使绿色生态成为徐州一张亮丽的名片。

我市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徐州市市区黑臭水体治理规划》《徐州市区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等,系统实施了市区黑臭水体治理三期工程。一期工程投资6.5亿元,2017年底完成56条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提前3年完成住建部考核任务。2018—2019年继续实施二期和三期工程,投资7.6亿元,实施建成区工程景观提升、规划区沟河治理和片区水系连通,全面系统打造水生态文明新城,用一城“活水”助推徐州高质量发展。

在黑臭水体整治中,我市严格按照“两岸截污、两端贯通、河内清洁、河岸景美”的设计创新,认真调查摸底、科学拟订方案,逐一确定每条黑臭水体的具体整治内容,因河施策,系统实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贯通、生态绿化和景观提升等工程措施,确保工程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片区水系连通工程,以各区主干河道为提升的中心和枢纽,对上下游黑臭水体进行贯通,实现水系相连、多源互济。实施生态护岸、绿化带整治工程、园林景观提升工程,保持水体岸线自然化,恢复水岸过渡带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景观廊道。

截至目前,一期工程56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已于2017年底提前3年全部完成;二期和三期工程19条河道治理、34条河道景观提升和16个片区水系贯通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正在加速工程扫尾和验收。市区黑臭水体治理的数量和质量持续保持全省领先位置。

既打好黑臭水体歼灭战,又抓好长治久清持久战。我市坚持“一建就管、长效管护”创新举措,推行河长制管护,实行市场化保洁,严格长效化监管。市区黑臭水体全部推行河长制,对治理内容、河长等信息予以公示。制定出台《徐州市河湖保洁质量技术标准》,建立市、区、物业三级考核制度。市区主要河湖达到A级保洁标准,每40分钟巡回保洁一次。印发《徐州市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后长效管理办法》,明确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经费落实、监督考核等内容,将黑臭水体整治后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在黑臭水体治理的同时,我市坚持将水利风景区创建作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和美丽徐州建设的重要抓手,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把水利风景区建设纳入地方旅游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我市共成功创建6处国家级、26处省级水利风景区,质量和数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徐州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韩刚说,计划至2019年底,市区建成区、规划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要全部完工,市区黑臭水体管护机制全部建立,市区黑臭水体水质监测及民意调查全部达标,以黑臭水体治理的实际成效造福于民,打造让徐州人自豪幸福、外地人羡慕向往的中心城市。

(徐报融媒记者 刘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