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宿城向着全面小康阔步前进
来源:宿迁日报社 日期: 2021-09-28
宿城区双塔公园
70年强国征程波澜壮阔,70年沧桑巨变举世瞩目。
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铿锵步伐,宿城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志豪情,用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出了“淮北大寨”的辉煌业绩,探索出了“耿车模式”的宝贵经验,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岁月流光,华年溢彩。当前,宿城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聚力聚焦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强富美高”新宿城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宿城,正在向着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紧抓经济建设
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运河宿迁港运输繁忙
恒力集团、箭鹿集团、ABB、华科创智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涌现,金鹰、宝龙、水韵城、苏宁广场和中央商场等城市综合体的先后建成,“罗圩香茄”“洋北西瓜”“王官集酥梨”“陈集葡萄”“埠子蚕茧”等“国字号”“省字号”特色农产品的不断出现……
长期以来,宿城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增长质量,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比建区之初增长了50倍、77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分别是建区初的11倍、92倍、10倍。
“我们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始终保持着‘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的定力和韧劲,提升发展站位、抬高发展标杆,坚持四化同步、矢志绿色跨越,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市政协副主席、宿城区委书记裴承前说。
华科创智
宿城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项目”的理念,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上项目,以刻不容缓的态度来推进“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加快形成项目数量“铺天盖地”和项目质量“顶天立地”的良好局面。
10月7日上午,宿城又有26个项目集中开工,这些项目均为各行业领域内增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这其中,18个工业类项目中有17个为该区三大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94%;有11个可实现当年竣工投产,投资额达21.31亿元,分别占开工项目总数和年度计划投资的42.3%、60%。此次26个项目集中开工,再一次吹响了宿城全面聚焦项目、全力攻坚项目的“集结号”。
同时,宿城还始终把工业突破作为主抓手,以“千百亿级产业”和“2+1”主导产业为主攻点,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把工业短板拉长补齐;全面提升服务业质态,大力繁荣商圈经济、枢纽经济、电商经济、总部经济,切实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
勇立改革潮头
持续加快对内对外开放的前进步伐
家门口就业
11项国家级改革试点、24项省级改革试点、与4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累计利用外资达5.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6%……一串串数字彰显宿城全面加快对内对外开放的前进步伐。
时间回到2018年8月28日。这一天,运河宿迁港港口正式开港,宿迁人在“家门口”有了“出海口”,“出海梦”正式扬帆起航。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按照“市区共建、以区为主”的要求,宿城举全区之力,全力推进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建设。港口物流、基础配套、平台创建、产业集聚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规划蓝图”正迅速转化为“现实场景”。
不仅是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快速崛起,作为对外开放的载体,宿城其他园区的承载能力也显著提升,宿城经济开发区在全省排名持续攀升,吴宿工业园始终保持第一方阵,宿迁激光产业园从无到有实现新跨越……
宿城区耿车镇绿色转型实现“凤凰涅槃”,赋予了“耿车模式”新的内涵。转型后的耿车,2018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比2015年增加20多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7万元,比2015年增加4000多元。全镇有网店2759家,2.2万人从事电商及相关工作,先后获评“中国淘宝镇”“省级生态乡镇”。走进耿车镇大众村,“改革青春生态好,网络创业天地新”“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网店开在家,财富赢天下”……一条条醒目生动的标语,让人不禁对创业心生向往。
“多肉”助力脱贫
耿车镇大众村是宿城打造“创业名城”的缩影。近年来,在宿城这片热土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年均分别增长21.6%、15.5%,“淘宝镇”实现全覆盖,“淘宝村”达到66个,平均每天新增创业主体40个,每千人拥有创业主体达90个,快递业务量每天达到9万件以上。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施工高峰期”,宿城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让一切人才、技术、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群众。
宿城还将切实抓好国家和省市重点改革任务的落实,不断推出和争取一批有影响力和时效性的改革创新试点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家级、省市改革试点落户这里。同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建立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切实加强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所蕴含的巨大潜能。
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为群众打造幸福美满新生活
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窗明几净的商品楼房、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走进宿城区洋北镇七里新村,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宿城以“群众住不好就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尽最大努力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使广大群众尽快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宿城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城区棚户区改造和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取得突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分别提高到47.3平方米和50.1平方米,城镇化率从10.1%提高到63.7%。
放眼整个宿城,不仅是中心城区由建区初期的13平方公里、14万人口,拓展到52平方公里、50万人口,而且城乡商贸服务、文化休闲、交通路网、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出行方便快捷、绿地星罗棋布、小区整洁有序。医疗、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公共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逐年攀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显著增强。为宿迁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作出了重要贡献,宿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美丽乡村
宿城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区以来,宿城累计完成民生投入218亿元,年均增长14.3%,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建区初的12倍和8倍,居民收入增幅全面“跑赢”GDP,贫困发生率由10%下降到1.9%,群众的生活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仍在继续,宿城还将大力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重点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供水、养老等领域,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坚决打好公共服务阵地战;深入的开展精准脱贫攻坚行动,聚力攻克重点难点,凝聚合力、精准施策;持续推进富民增收,积极打造“创业名城”,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全面拓宽增收渠道,让老百姓的钱袋鼓起来、笑容多起来、生活火起来。
坚持从严治党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古黄河畔的“守护者”
9月5日晚,中央文明委在北京举行了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宿迁黄河水上志愿救援队队长王爱东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实现了宿迁建市以来全国道德模范零的突破。
王爱东是舍己为人的先进榜样,也是宿城众多党员中的一员。近年来,宿城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唐明清、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耿车镇党委和幸福社区党委、“中国好人”10人、“江苏好人”25人等一批批先进典型,广大党员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这得益于宿城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组织政治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彰显,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宿城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量好纪律的尺子,扎紧制度的笼子,筑牢反腐的防线。突出强基层、打基础,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的能力。强化作风建设,进一步形成敢于负责、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充分激发全区上下勇创一流、争当先进的激情和干劲。全区党组织从208个发展到937个,党员数量从7500人发展到2.56万人。
新时代的宿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的历史征程,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奋力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