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共建一体化市场体系 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11-23


长三角,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出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动员令。

非常使命,呼唤非常作为。2019年1月3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式拉开长三角市场体系一体化的大幕。两年多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部署要求,围绕构建长三角区域统一大市场同心协力、同向而行,促成多领域合作项目“广结硕果”。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勤虎表示,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保障公平竞争、促进质量提升、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等方面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加快一体化制度创新和经验复制,有效保护和激发了长三角市场主体活力。

市场准入“一扇门”、市场监管“一把尺”、标准规则“一体化”……两年多来,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从“手拉手”到“心连心”,推动一体化由“共识”全面走向“共建”,多层次合作逐步展开,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在35.8万平方公里的长三角全域跑出了一体化的“加速度”。

打通市场经脉,塑造流动的长三角

9.8%、10.2%、10.6%、10.2%,这是沪苏浙皖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速数字。作为全国重要的发展引擎,长三角经济持续增长的背后,是要素的畅通流动。长三角的超强“流动力”,离不开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务实高效的“行动力”。

“原以为在安徽广德注册企业必须要到当地办理,没想到我在苏州,通过几步简单的电脑操作就能完成营业执照申领。”安徽乾森管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英浩激动地说,开始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办事人员很快打来电话教他怎么修改,“一天内就办结了,高效又省心”。

让王英浩免于跑腿的是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系统。在长三角,这种“异地同城”的便利之通正逐步拓展到多个领域,市场主体身份实现在线“一次验证、全网通行”,定量包装保证能力(C标志)自我声明服务实现一网办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从企业新设、变更到注销全生命周期30个高频事项实现异地申报、异地办理,给企业带来满满的获得感。

地域有界,服务无界。打通地域界限的,除了市场准入,还有消费维权。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成为消费者的狂欢季,但浙江的汪女士遇到一件烦心事。她在安徽合肥银泰商场买了一件衣服,回家后发现大小不合适,听说长三角地区可以“异地退”,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浙江武林银泰商场,结果当场就办理了退换货,令她开心不已:“以前这种情况要买动车票特意回去退,或者寄回去退,现在不用那么麻烦了,对我们消费者来说真的很方便。”现在,长三角的消费者维权更便捷、渠道更畅通,不仅享有线下无理由退货的“后悔权”,如果消费权益受到侵害,还可以在手机上一键投诉,简单投诉72小时内解决。

两年多来,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同推进消费环境建设,从城市街区到美丽乡村,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次第展开,“满意消费长三角”品牌在长三角全域全面打响,82家长三角品牌企业加入长三角实体店异地退换货联盟,2.5万家大型商超、跨省连锁、厂方直营店承诺“7日无理由退货”,培育长三角放心消费单位50余万家。截至目前,江苏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覆盖11万余商户,为消费者办理无理由退货12.2万余件。

同样畅通无碍的,还有质量技术服务。两年多来,分散在长三角各地的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技术资源正逐步实现整合互通、优势互补,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有了专业的技术支撑,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

从“有界”到“无界”,一个个无形的藩篱逐步破除,一座座畅通的桥梁悄然架起,长三角活力四射。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是最好的证明:最新数据显示,江苏市场主体延续去年4月以来持续增长的态势,今年1-9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205万户,同比增长21.2%。截至9月底,江苏市场主体总数达1338.5万户, 全省企业开办平均用时压缩至1.51天。

共建制度规则,筑牢一体化发展基石

如果说交通基础设施是一体化的“硬件”支撑,那么,市场规则、标准体系、信息平台的构建,则是一种“软件”联通,是推进一体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过去,三省一市的市场规则、标准体系、信息平台等并不是“齐步走”。如何“破壁”?敢闯敢试的市场监管部门给出答案——

制度规则,加快建立。

作为长三角制度创新的“样板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率先统一企业登记“门槛”,实现了市场准入同城化。2020年10月9日,在上海朱家角市场监管所,朱家角工业园区招商员基月峰代企业拿到了首批享受新政红利、带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字样的全新营业执照。“加与不加,差别大了。”基月峰表示,此次申请变更的公司主营业务之一是招商,登记住所突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后,更有利于扩大影响力和发展业务,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操作的。

两年多来,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制定24项基础性工作制度,涉及市场准入、质量发展、网络监管等多个领域;联合构建长三角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有3项地方性规范上升为区域性规范,为市场监管一体化插上了高飞的“彩翼”。

标准体系,加速构建。

两年来,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统一启用“310”号段的区域标准编号,实行统一研究、统一立项、统一研制、统一审评、统一发布,发布和正在制订区域标准12项,涉及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市域(郊)铁路客运服务、沿海防护林生态效益监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等多个方面……

资格资质,一体互认。

“以前太耽搁时间了,员工起码半个月的时间不能上岗。”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告诉记者,员工上岗前,需要办特种设备安全员证。以前如果上海公司的员工外派到安徽公司来工作,需要在安徽重新培训办证。现在长三角地区实现了检验检测资质的互认,省去了重新培训的环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

载体平台,合力共建。

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立足监管服务,合力共建多个工作平台,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市场监管助力赋能。共建长三角市场主体基础数据平台,累计归集市场主体基础数据、日常监管数据、企业信用信息等17类数据6亿多条次,相互推送数据11.38亿次。共建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合肥等6个试点城市的6大类10个品种追溯覆盖率和上传率均达100%,累计追溯数据达13.5亿条。共建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纳入长三角地区标准专家顾问105名、成员单位64家,开展首批长三角国际标准化试点项目21项。共建“一带一路”认证信息服务平台,长三角24家权威检测认证机构组建认证联盟,推动检验结果采信和认证机构互认,帮助外贸企业打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渠道。上海诺亚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宋涛介绍,“联盟成立于去年12月,主要是协助中小型企业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强制性认证要求,以及各种不一样的认证检验标准,让他们的产品借助我们这个平台,更容易地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长三角共建同享、四手联弹,一首“软件联通”的交响乐激昂澎湃,推动了市场监管一体化加速融合。

开展统一行动,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同频共振,统一行动、统一试点、统一发声,构成了推进一体化的强劲引擎,构筑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2019年7月2日,一次由安徽提供线索发起的查处假冒“博世”电池产品的联合执法行动,在沪苏浙皖同步展开。这也是长三角签订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以来,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的首次联合执法。“联合执法打破了原先复杂的流转程序,缩短了办案时长,提高了办案效率。”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年多来,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不正当竞争、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典型违法行为,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实施多环节全链条打击,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案件;围绕消费者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大的重点产品,坚持统一产品、统一标准、统一检验项目、统一检验方法,联合开展产品质量抽检854批次;围绕生态环境、纺织品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行动,为长三角执法协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体化不是一样化,而是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高质量一体化。两年多来,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一系列创新试点,“优势互补、借力共赢”的地缘合作效应不断强化,一朵朵“创新之花”在长三角次第绽放——

开展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建设,生物医药、冶金等首批20个试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开展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一体化试点,长三角已有145家企业、750个产品纳入试点、快速实现委托生产。

谈起试点,浙江清大视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昂十分感慨:“在试点政策出来之前,按照原来的规定是不允许我们找其他厂商代工的,必须有自己的工厂,但建一个工厂整体下来要两三年的时间。这个政策实行后,我们是长三角异地注册的第一个企业,通过委托生产,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服务了全国19个省,为大约1000多万名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

有统一的行动实践,更有统一的对外发声。两年多来,三省一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质量共治成果、监管执法典型案例;成立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共同发布长三角地区消费警示、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组建长三角绿色认证联盟,共同发出推进绿色产品认证的《余村倡议》;联合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带动更多企业快速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担当作为的“长三角市场监管人”的整体形象不断彰显。

两年多来,长三角市场监管合作机制不断深化,省级联席会议机制逐步完善,横向条线合作全面展开,“一地六县”等毗邻地区市场监管合作不断深化。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制定一体化制度规范24项,联合开展重大行动30次,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23个,“三联三互三统一”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

两年多来,各层面人员交流日益频繁,逐步实现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对接和融合,长三角市场监管人亲密无间、携手并肩,“一起干”的共识不断强化,“一家亲”的感情日益加深。心与心的交融,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做得更实更深。“江苏溧阳、宜兴,浙江安吉、长兴,安徽广德、郎溪和上海白毛岭农场这‘一地六县’地理人文环境相似,在市场监管工作中也有类似的监管对象。希望通过我们基层同志的小交流,能够推动长三角的大合作。”宜兴市市场监管局办公室陆昊说。

既抓当下,更谋长远。三省一市研究编制《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推动营商环境联建、监管执法联动、市场安全联管、质量基础联通、消费环境联创、协力支持示范区建设,提出了18个发展关键指标,初步明确了22项重点任务,共同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放心、质量领先、满意消费、示范引领”的长三角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

“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区域肩负着‘率先’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面推进合作事项落地落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市场监管部门的更强担当和更大作为。

潮涌长三角,阔步新征程。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长三角地区朝着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目标迈进的重要一年。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高效协同、系统集成,全面深化、重点突破,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水平,为长三角地区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经济活跃强劲、创新能力跃升、营商环境优良、要素流动畅通、绿色美丽宜居、公共服务便利共享……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