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打造种业“芯片”创新高地
来源: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日期: 2021-12-03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作为江苏唯一没有农业大学大院大所(综合性农业科研院所)的地级市,常州形成了水稻、生猪、家禽、河蟹、青虾等区域育种集群,成为全省唯一的农业自主育种全产业覆盖地区。常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昙云表示,种业发展形成独特的“常州现象”,一是育种精神生生不息;二是企业作为育种主力军,以市场为导向,具有旺盛的创新生命力;三是政府大手笔的支持,引领企业不断创新,打造种业“芯片”高地。
市场导向 企业是育种创新的“主力军”
有人戏称,立华牧业养出了一只“金鸡”。这只“金鸡”,起源于“硕士鸡倌”程立力。当初,怀揣硕士毕业证书,程立力放弃研究所实验室工作,回到农村办起了养鸡场。
“要有自己的产品才能在市场脱颖而出。”程立力进行市场调研后发现,草鸡比肉鸡销路好,价格高,还供不应求。有了这个方向,程立力带领研发团队经过多年努力,1999年,以藏鸡、茶花鸡为主要素材,采用现代育种技术杂交选育而成的雪山鸡诞生了。雪山鸡投放市场第一年,价格就卖到了普通肉鸡的一倍以上,比一般的草鸡价格也要贵上40%。自1999年投入市场以来,雪山鸡走向上亿家庭的餐桌。目前,雪山鸡年出栏近3亿只,销售额全国第二。
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诺亚1号”大闸蟹种苗是国内唯一由企业研发的水产新品种。“好的蟹苗是决定大闸蟹口味的关键。”公司总经理戴飞说。
在常州,像立华牧业、诺亚方舟这样的企业成了良种攻关的“主力军”。“企业捕捉市场需求更为敏锐,创造效益的愿望更为迫切,育种攻关的积极性更为强烈。”常州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负责人分析道。2020年,立华牧业又与江苏省农科院共建产业研究院,与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签订产学研联合育种协议,重点攻克畜禽种业领域“卡脖子”难题,并建有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各1个,被列为江苏省优质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家禽研究所开展产学研联合育种
勇争一流 种子世界里的“常州精神”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是武进区农业农村局的下属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在以羌涵孚、钮中一、江祺祥为代表的武进水稻育种专家的长期摸索和无数次的实验中,水稻所累计育成水稻新品种89个,引领常州水稻单产全省“十三连冠”,赢得了“扬州麦子常州稻”的美誉,创造了水稻推广面积超4亿亩的奇迹,增产稻谷130多亿公斤,为种植户增加经济效益220多亿元。羌涵孚主持育成的特种稻米“香血糯”,融香、糯、紫色于一体,“武粳15”被农业部确认为首批常规粳稻超级稻示范品种;钮中一主持育成的武运粳7号被誉为江苏里程碑式的品种,武运粳21号攻克了被称为水稻“癌症”的条纹叶枯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江祺祥主持育成的武育粳3号单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誉为世界十大常规粳稻品种之一。
在老专家的传帮带下,常州水稻育种绵延不息、精彩纷呈。如今水稻所3个育种组齐头并进,主动融入生物技术育种、基因技术育种等现代科技育种发展大势,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中国水稻所、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共建育种平台。
武进水稻研究所试验田
政策助力“种业强市”锻造农业“芯片”
常州不是农业大市,但是地处长三角地区,物产丰饶,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农业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作为农业强市,常州一直在探索发力,推动种业创新走在全省前列。
在金坛智能化渔场200多亩科研区,研究人员正通过与上海海洋大学、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合作,进行本土“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种选育和其他多个优良品种的示范及推广工作。“金坛区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资金用于‘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系选育工作,通过优良品种进一步提升长荡湖大闸蟹品质,打响长荡湖品牌,带动河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金坛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
常州虽然没有农业大学大院大所,但是政府积极搭桥,借力资源,育种政策全省率先到位,奖励力度逐年加大,以“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开放形态广泛吸纳种业创新能量,推进企校联合攻关、协作创新。2013年以来,就把农业种业创新与推广——支持农作物、畜禽、园艺品种自主选育,提升种源育繁推一体化创新能力,放在现代农业发展扶持的首位,扶持力度逐年提升,对重点种业育繁单位和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补贴并鼓励指导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对获得省级以上品种审定的奖补50万元,通过国家级审定的奖补100万元,近年共争取省以上种业发展项目逾千万元。
政策激励的杠杆效应,充分激发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立华牧业成立了全省首家专业化畜禽育种公司,科研团队的硕博人员占比高达80%;诺亚方舟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费用累计投入近1200万元,研发费用平均占比达9.6%,获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