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南理工-江阴模式”,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12-24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份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南京理工大学作为隶属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强化顶层设计,在江阴市建设分校区,并结合国家“两个强国”战略部署和区域优势产业方向,布局建设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等新工科学院,力求通过构建校企双向人才共享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人才集聚效应和本土企业位处产业链前端的优势,合力建设区域人才高地。
超前做好顶层设计,
铸牢校企人才合作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打造校企人才合作“南理工-江阴模式”,首先要从两方面做好校企人才合作的顶层设计。一是构建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的双赢格局。南京理工大学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对于优秀人才有良好的集聚效应,同时在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也迫切需要扩宽学科发展方向,融入国家经济主战场。江阴市作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拥有丰富的优秀企业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高质量转型提质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南京理工大学与江阴市,各自发展需求明确,彼此资源优势互补,在江阴市建设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是双方汇聚合力、共促发展的重要布局。二是建立政府牵头、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新型人才工作机制。江阴市人才工作相关部门积极作为,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市人社局、科技局、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成立高层次人才工作联盟,充分发挥江阴市政府“店小二”“急郎中”的服务优势,汇聚政策合力,支持高校引才育才,引导企业留才爱才,建立政校企三方互为支撑、同频共振的人才工作机制。
合力汇聚优秀人才,
夯实校企人才合作之“基”
推进校企人才共享,建设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前提是要汇聚一批高水平优秀人才。打造校企人才合作“南理工-江阴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合作,改革创新,推行一系列创新举措,汇聚吸引一批优秀青年人才。
合作共建中,南京理工大学和江阴市委、市政府首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打造引才宣传的立体攻势。一是学校与政府联合举办“暨阳”海外高层次青年学者论坛,借助学校海外引才资源,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精准邀请参会对象,广泛宣传江阴市和南京理工大学人才政策;二是充分利用中国国际人才市场江阴分市场的平台资源,积极引进优秀的海外引才组织,以高校为基础联合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构建海外引才常态化机制;三是充分发挥高校引才辐射效应,由政府组织、高校牵头、企业参与,联合开展国内线下招聘宣传,年度参加各类宣传会百余场,全面覆盖国内人才聚集城市。
其次是,邀请优秀人才走进江阴,合力打造江阴引才新名片。一是学校与政府联合举办“为理筑梦、澄就未来”百名博士江阴行活动,由学校牵头邀请有意向到南理工江阴校区工作的优秀青年博士学者走进江阴,亲身参与由江阴市政府组织安排的相关活动,近距离了解江阴,增强对江阴的发展认同,为后期参与江阴建设打好伏笔;二是学校与政府联合举办“澄江”青年学者学术论坛,促进江阴地区相关领域人才与国内高水平人才繁荣学术交流,也让更多的优秀人才通过活动了解学校发展和江阴科技人才环境。
近一年来,通过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南理工江阴校区的引才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共计吸引来江阴工作的高水平青年学者逾5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达江苏“双创博士”标准27人,为校企人才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畅通科研实践平台,
凝聚校企人才合作之“核”
校企人才合作,核心工作就是要让高校吸引来的人才积极有效地参与到企业的科研创新工作中去。打造校企人才合作“南理工-江阴模式”的重点,就是学校与政府、企业共同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联合培养博士后为纽带、以平台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以成果为目标”的新机制,为青年人才提供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实践平台。以需求为导向,学校针对每个企业的产业方向,组织相关学科青年教师走访调研企业,帮助企业梳理科技需求,明确创新方向。以联合培养博士后为纽带,根据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学校组织相关研究方向的青年教师申报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后,将青年教师选派到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对于入站博士后,学校聘期内科研考核以企业要求为主;学校与企业共同设立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博士后发展基金,由入站企业捐赠专项经费支持校区青年教师发展,2021年已经有10位青年教师与相关企业达成意向,基金捐赠意向达100万元,预计到“十四五”末,将有100名左右优秀青年教师进入江阴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博士后发展基金规模超过1000万元。以平台为载体,由政府部门统筹梳理江阴优秀企业科研平台,有针对性的对教师开放,鼓励青年教师利用企业平台联合开展科研工作。以项目为抓手,对于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青年教师,由学校、企业、教师三方结合企业需求和教师学术发展需要,共同拟定在站期间科研项目,明确科研任务。以成果为目标,开展校企合作的教师,以企业与学校共同确定的科研创新成果为考核目标,确保人才合作能够出成效、见真章。一系列举措,成功地把高水平科研人才送进企业,为企业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力量,帮助青年教师找到了所学理论与实际需求间的结合方向,提高了个人收入待遇,也丰富了学校的办学资源,为学校师资队伍和平台建设夯实了基础。例如某方向青年教师,加入指定工作站工作,在学校原有待遇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工作站单位提供的超过10万元的年薪和免费公寓住房,科研平台和项目也有了相应的保障。
吸纳优秀人才参与,
厚植校企人才合作之“特”
以往谈校企人才合作,常常想到的是将高校人才输送进企业。但“南理工-江阴模式”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让企业各类优秀人才资源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以丰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一是鼓励达到学校研究生导师水平的企业高水平科研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由学校为其分配研究生招生指标,让研究生获得更多的实践培养的机会,为高水平科研人才搭建起科研团队,同时也为企业吸引、留住高水平人才提供了重要资源。二是选聘企业中优秀的技能人才,到学校承担工程实训、实践教育等课程,充分发挥企业高水平技能人才的实践操作经验,提升学校实践教学的实操性。如,目前学校已聘用了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五位高级技师(其中三位为全国技术能手)参与学校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构建了青年教师讲理论、企业教师讲实操的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优化了学校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了学校实践教学人员的配备。三是选聘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到学校担任专项导师,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如,学校选聘了一批优秀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担任学生就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就业技能辅导,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南理工-江阴模式”的校企人才合作,开创了学校办学水平提升、企业转型升级、教师个人发展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对于现阶段的高校发展而言,校企人才合作能够为学校汇聚更多的政策资源、企业资源、人才资源、平台资源等,助力学校师资队伍和平台建设更上新台阶。对于企业而言,校企人才合作能够通过借助高校人才创新力,为企业的科研攻关提供科学助力。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既可以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结合,进一步凝炼学术发展方向,真正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也可以直接受益于企业的人才、项目补贴,显著提升个人收入,实现个人价值。
下一阶段,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与江阴市政府及各类优秀企业展开对接合作,不断发展完善校企人才合作“南理工-江阴模式”,汇聚政校企三方优势资源,为培养新时代工程精英,助力人才强市提供强支撑。
(作者为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综合事务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