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建设人人向往、人才荟萃“好地方”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5-09
两年前,田莉蓉从西安来到扬州,新地方、新环境,曾让这位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担心适应不了。“但这两年来,扬州市委人才办、市航空办等相关部门领导定期到公司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倾听人才心声诉求,落实好各项保障服务,提供安置住房,协调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许多年轻人在扬州安了家,这些都让我们很感动。”
田莉蓉只是近年来落户扬州的万千“追梦人”中的一员,而她舒心的体验也是诸多留扬人才的共同感受。作为宁镇扬的重要节点城市,如何才能抢抓长三角和宁镇扬一体化的战略机遇,扬州紧抓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放大“追梦来扬,‘州’到爱才”的品牌效应。5月7日,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在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铿锵发声:要有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的紧迫感,全方位做好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大文章”,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让敬才、用才、爱才、育才在扬州大地蔚然成风,加快形成“天下英才聚扬州”的生动局面。
求贤若渴,揽才政策不断加码
2022年新年伊始,扬州市委、市政府举办首场早茶会,便邀请了14位创新创业人才共进早餐,听取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扶持,切实把大家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服务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举措,这让扬州制汇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红宇深切感怀,兴奋不已。2017年,北航博士罗红宇在扬创办“工业汇”互联网平台项目,在扬州的精心引导培育下,目前这个“工业美团”平台覆盖企业已经从两三千家变成120万家,成为数字工业经济领域的一匹黑马。
为给人才搭建发展平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扬州做好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关于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强“产业科创名城”人才支撑的15条举措》,修订《天使梦想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制定《扬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实施办法》,按照“好于以往、优于周边”的要求,聚焦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提升完善扬州人才政策3.0版本。此次人才工作会议上又一口气发布8部实施细则,继续扩大政策享受范围,从应届毕业生扩大至35周岁以下新引进全日制高校毕业生,新增全日制大专毕业生(高级工)享受租房补贴,新增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技师)享受购房补贴。
“十四五”时期是扬州蓄势起飞、跨越赶超的黄金机遇期,也是各类人才逐梦扬州、创新创业的最佳窗口期,去年10月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还要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新增在扬就业创业大学生10万名以上。
产才融合,广邀城市追梦“合伙人”
人才定义产业,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产业。事实上,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就在于人力资源价值的释放。
江苏泽景汽车电子公司掌门人吕湘连是“绿扬金凤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扬州天使(人才)专项资金提供了300万元股权投资,为企业新技术研发装上了“推进器”。不久前,泽景“双喜临门”,被认定为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成为国家《乘用车抬头显示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起草组核心成员。如今快速发展的泽景在当地干得风生水起,有力带动了仪征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2018年在扬州科技镇长团牵线下,中科院院士王立军来扬创办扬州扬芯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扬州经开区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顶尖人才资助和2000万元股权投资,市“绿扬金凤计划”给予800万元项目资助。“扬芯激光将瞄准3年销售2亿元、5年上市的发展目标而加快努力,同时发挥作为‘招商大使’的作用,吸引更多激光产业上下游企业来扬考察投资兴业。”王立军通过视频在此次人才工作会议上郑重表态。
在扬州邗江区,按照“科学家+企业家+资本家”模式招才引智,鼓励创业团队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来邗发展,先后引进生物医药领域海外高端人才王长怡、黄学英,微电子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波、张进成,打造了扬杰科技、艾迪药业、赛分科技等上市企业、行业龙头,近3年生物健康、微电子年均增速分别达20.5%、30.8%。
扬州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连续12年,围绕“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扬州累计资助“绿扬金凤计划”双创团队17个、领军人才846名、优秀博士1466名。坚持“高精尖缺”和需求导向,探索建立科技人才“揭榜挂帅”机制。持续赋能科技镇长团“团+组”等“四项制度”,组建第4批7个产才对接专家组,210名专家团员精准服务186家科技企业,为技术攻关、项目合作问诊把脉。
优化生态,打造留才育才的“绿水青山”
“三年来,公司人员翻了十倍,当前员工180人,博士34人,回扬就业的扬州籍航空人才占总人数20%左右,形成了高层次人才向扬州快速回流的良好趋势。”人才大会上,航空工业601所扬州院总经理陶晓洋心情激动,他表示,扬州市委、市政府把航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工作推进专班和月度办公会制度,每月定期研究人才安居、随迁家属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事宜,及时帮助人才解除后顾之忧,极大增强了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让大家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扬州温度”。
扬州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人才不同时期的需求不同,如创业初期对人力、财力和资源支持更有需求,成长与发展阶段则需要稳定的环境和制度协助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此,我们聚焦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等方面构建了一条人才‘生态链’,使整个‘生态环境’达到最优。”
2021年,扬州建成苏中地区首家国际人才社区,一次性投入使用人才公寓811套。此次大会更是发布了扬州“人才码”,整合人才信息、身份、政策、服务的数字化服务平台,第一批将上线30余项服务项目,初步实现政策“一键匹配”、资金“一月到账”、服务“一码通办”;发布“绿扬金凤”人才金融卡,可为人才企业提供3000万元授信人才贷、购房低利率信贷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