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急难愁盼”,江苏再添助残惠残新举措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3-04
记者3月2日从省残联重点工作任务部署会议上获悉,聚焦残疾人群体的“急难愁盼”,江苏将再添助残惠残新举措。今年省政府将“新增16至59周岁无业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1.3万人”“实现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纳入民生实事大力推进。在12类50件民生实事中,残疾人工作占两项,其中孤独症儿童康复是首次纳入。
去年全省新增千余名孤独症患者
日前,记者走进南京曼度广场的喜憨憨烘焙咖啡公益空间,参加一场由孤独症患者家属发起的音乐公益活动。一名身着西装的帅气小伙在弹奏钢琴,他的妈妈喊他山山。山山今年21岁,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为让山山能正常工作、融入社会,妈妈为山山报了烹饪专业,如今他已入职一家餐饮公司。工作之余,山山十分热爱音乐,弹钢琴、拉手风琴、吹葫芦丝等都是他的爱好。
我国每100人中就有一名像山山一样的孤独症患者。“江苏省孤独症确诊数量每年新增10%-20%,去年全省新增1000多名孤独症患者。”省残联康复处处长季本桂说。
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康复需求逐年增加。去年,全省康复救助残疾儿童36638名,其中12469名是孤独症儿童、占比34%。早发现、早干预,是目前孤独症最佳治疗手段。季本桂呼吁,疑似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断,确诊后要及时去残联接受康复服务。
“在江苏,获得康复救助的孤独症儿童由2018年的5067人增至2021年的12469人,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需求得到初步满足。”省残联理事长万力说,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还有缺口,接下来康复救助需要全覆盖。
为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省残联副理事长胡乃亮介绍,为尽快补足缺口,省政府将“实现全省孤独症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列为今年民生实事,要为3.6万名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同时为不少于1.2万名孤独症儿童提供规范化康复服务,实现“应康尽康”目标,并逐步达到“应康优康”。
江苏有孤独症定点康复机构222家,占全省定点康复机构近1/2,体量很大,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其中,苏南有机构121家,苏中有46家,苏北有55家。机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
残疾儿童康复是介于教育和医疗之间的康复形式。据苏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州57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中,取得医疗资质的机构有28家(医院或诊所),取得教育资质的机构仅2家。
随着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的日益增长,医院和特教学校的康复资源已不能满足就近就便的康复需求。而尚未取得资质的民非康复机构正在成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这些康复机构存在规模小、管理不够规范、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苏州率先破局,《苏州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教育备案指引》的出台为全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规范性转型探索路径。苏州市政府先后两次召集住建、教育、卫健、行政审批、残联、消防救援等部门进行专题研究,最终决定,让符合条件的民非康复机构获取教育资质,参与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供给中来。
今年,我省还将做好康复需求底数调查、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康复人才规范化培训全覆盖。以康复人才为例,目前机构中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有4570人。今后要对这些康复师进行针对性培训,统筹做好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专技人员的培训。
为全省479万残疾人送实惠
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之家”规范化、今年将新增托养1.3万人……江苏有479万残疾人,这些举措将为他们送去实实在在的温暖。
去年对于19岁的小方意义非凡,这一年,通过在机构接受康复训练,她从之前无法与人沟通、生活不能自理,成长为一名企业职工。扬州市残联副理事长赵新介绍,扬州采取融合托养方式,按照孩子们的现实情况“一人一策”制定康复计划。“扬州托养模式”结合文化课程、生活技能、就业培训等8类课程的综合培训,将托养机构打造成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预备站”。
今年,我省各地将通过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带动各企业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全省现有3000多名残疾大学生在高等院校接受教育,他们普遍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将是今后残疾人就业保障的重点群体。
无障碍环境建设事关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安全出行,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热点。省残联副理事长杜晓镇介绍,为加快残疾人服务设施和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江苏将开展盲道和无障碍通道专项净化活动、门户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活动,落实无障碍停车位、残疾人免费停车、残疾人信息消费优惠等政策,让更多残疾人获得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