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党建领航风帆劲 乡村振兴阔步走

来源:宿迁日报社 日期: 2021-10-02

“党员干部与老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现在的生活,宿迁市宿豫区关庙镇卓水河村村民周道荣喜笑颜开,“住的是两层小楼,拿的是地租和工资双份钱,家前屋后还有小菜园,入镇进城都有水泥路,比想象得还要好哩!”

 “决定事业发展的不是困难险阻有多大,而是组织力量有多大、‘战斗堡垒’作用有多大。”据宿豫区关庙镇党委书记刘义介绍,近年来,关庙镇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鲜明导向,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发挥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加快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住有优居 房子、院子、村子面貌同步改善

在关庙镇陆相新型社区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房屋主体结构建设,施工单位增加人员、机械,全力赶超施工进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刘义认为,群众过得好不好,首先看住房。自2015年起,关庙镇在夯实基层基础的基础上,以农房改善工作为统揽,高质量建设农房项目,大力度整治人居环境,深化基层治理创新,努力做到房子、院子、村子面貌同步改善。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我们组建党员先锋队,想在先、干在前,优化施工调度,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力促工程早日竣工投入使用。”陆相新型社区项目经理郇小磊说。

作为关庙镇农房改善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陆相新型社区规划占地287.8亩,总建筑面积达6.45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村民议事室、电商服务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幼儿园等设施,预计今年年底交付使用。

为保障陆相新型社区项目高质量建设,该镇安排党员干部进驻现场,联合村党委全程帮办,并对房屋质量进行监督。“有党委帮我盯着,还多次组织我们到施工现场参观,我们对房屋质量绝对放心。”村民程维忠说。

陆相新型社区正在快速建设,而水汉网格居民早已住进新农房。“新水汉不仅建得好,外表光鲜,还管得好,很文明。”周道荣告诉记者,在关庙镇党委指导下,卓水河村党委探索推行居民自治“积分制”管理,以积分记录美丑,以积分兑换奖励,激励大家踊跃参与村务治理,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据介绍,卓水河村围绕社会治安、城乡建设、家庭生活、公益美德等方面制定了正负面清单,按照“一事一记录、一周一审核、一月一公示”要求,将加减分信息公示汇总,积分的名次与每年享受服务、表彰奖励等挂钩,积极营造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互助、自力更生、热心公益活动的良好风尚。

高标准建设管理与农房改善项目同步,关庙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民动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及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全面推进户厕改造,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卓庄、陆相、崇河、二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行政村占比85.7%,实现农村净化、绿化、美化,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富有产业 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联动”

“俺这小龙虾是青壳虾,壳薄肉多,好吃!”曾经的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刘新洪,在镇党委安排技术员教他技术、帮他拓展市场等帮扶下,逐步变身为养殖大户,每到龙虾打捞旺季,每天都有2000多斤优质龙虾从他的养殖基地运往全国各地,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了他人脱贫。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我们依托靠近324省道的交通优势,推广‘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科学规划,流转土地,不断做强稻虾共作、特色水产和有机果蔬等高效农业,在提高农业效益的同时,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刘义介绍说,关庙镇高效农业面积已达11658亩。

 “我们吸纳带动有创业意向的低收入户依托合作社创业,没有创业能力的低收入户通过获取土地租让金、经营收益金、就业酬金、入股分红金等实现增收致富。”卓水河村稻虾共作合作社负责人高行其说,合作社已带动60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推动农业增效,关庙镇还主动引培农业龙头企业,仅去年就新招引农业项目4个,完成规模基地类项目1个,设施类项目2个,在建规模基地类项目1个,其中猕猴桃基地等3个项目已通过市重大项目认定,完成村企联建项目15个,持续加快农业“接二连三”。 

与加快农业增效同步,该镇还注重在工业发展一线锻炼干部,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去年全年共计召开工业招商工作会议20余次,克服疫情影响,搜集有价值线索80余条,新签约落户宿迁高新区项目2个,完成3亿元开竣工项目各1个;新签约落户镇全民创业园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股改挂牌项目1个,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5个,净增2个。

工业项目致富带动效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我在镇全民创业园内的宿迁市凯丽纺织有限公司上班,骑电动车十几分钟就到,每个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还方便照顾家里。”提起在家门口就业,关庙镇和平村袁春梅的脸上写满了幸福。2005年凯丽纺织落户关庙镇全面创业园后,让袁春梅等120余名周边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随着农业、工业提质增效,关庙镇人气、商气加快集聚,促进了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以和平村为例,沿街两层楼房如两条长龙,蔬菜店、水果店、超市、饭馆等,应有尽有,十分热闹。“生意很好,收入很可观,这都是党员干部用汗水给我们换来的。”在这里经营面食店的邵小云说。 

如今,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联动”,让关庙镇群众口袋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困有保障 解难题、办实事、优配套集成民生“幸福网

“多亏党的扶贫好政策,俺不仅捡回了一条命,还能打工赚点钱。”原先,患有心脏疾病的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谢某一直没钱去大医院检查治疗,身体每况愈下。后来,镇村党员干部协调医疗小组上门为她诊治、入院治疗。

谢某告诉记者,住院期间全部治疗费用合计4954.12元,根据当时的报销政策,新农合报销1500元,另外近3500元自费部分,镇村干部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协调解决。“康复后,党员干部又推荐我到附近‘三来一加’加工点赚钱。”她感激地说。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庙镇付出真心,常态化走访发现群众遇到的“烦心事”“糟心事”,着力办好老百姓各项“急难愁盼”问题,集成民生“幸福网”。谢开荣的幸福生活就是最好注脚。 

聚焦民生最短板,关庙镇在精准脱贫的基础上,精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仅去年就发放扶贫项目分红143.49万元,水电费补贴53.55万元;此外,组织低收入农户招聘会、技能培训10场,提供就业岗位近600个,坚决防止因病、因学返贫等现象。 

以党建引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关庙镇去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增147人,登记新参加医疗保险550人次;“家庭医生”签约11602人,建立健康档案34619份;发放低保金332.78万元;开展各类文艺演出28场次、志愿服务320余次,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 

积极回应群众拉长配套设施短板诉求,关庙镇扎实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全面更新,先后完成董永路、卓水路等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启动卓庄桥和桂溏桥等农田水利项目改造提升;同时,结合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统筹实施农村点亮工程,解决群众夜间出行安全问题。

成效到底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过去,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和平村村民王苏美说,党委政府把“四好农村路”修到了群众“家门口”,出行越来越方便,很多村民还沿路做起了小生意。 

围绕“事要解决”基本诉求,关庙镇健全源头排查、化解机制,与“一事一议”化解信访积案同步,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举一反三,力求从信访个案中发现经济社会发展面上问题,针对性堵塞制度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 

“很多问题,还没好意思开口,党员干部已经伸出手来帮。”卓水河村村民张波说,得知家里生活困难后,镇村干部主动上门,将他家纳入低保来帮,并积极为孩子申请贫困助学金,协调校车接送上学,“心里暖暖的,感到很幸福!” 

党建领航风帆劲,乡村振兴阔步走。刘义表示,关庙镇将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乘风破浪,用奋斗创造更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