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江苏:提升文化“触达率”,添彩美好生活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3-16

文化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江苏如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本报记者专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智库秘书长、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凯教授。

记者: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目标。江苏重点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周凯:文化犹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浸染我们生活的每个时刻、每个场景、每个区域。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深深影响我们的价值观,是我们最深层的底色和基因,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关于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省党代会报告提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我省来说,首先要梳理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将其内容生动化、具象化,还要注重载体建设。文化要通过有形的文化产品来展现,必须要有一个载体或介质,目前我们的载体建设还比较稀缺。通过载体把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转化和创新,要有新鲜的创意,还要有相对完善的体制机制支撑。

记者: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江苏“十四五”期间的重要目标。江苏如何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周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这是一个既旧又新的话题。说“旧”,文化产业不是才提出来,已经提了若干年。说“新”,新的时代背景、新的时空条件、新的时间窗口期下,文化产业应该怎么走,往什么方向走?这是放在学者、业界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时代命题。

文化要产业化,但产业化不是简单的工业化。文化是无形的资产,不是有形的产品。在产业化过程中,从宏观到微观都要考虑到。首先,要有针对性、因地制宜,不能千城一面、千篇一律,要找到独特优势。其次,要不断挖掘新内涵、新角度。品味文化,就像读一本书,读第一遍和读第十遍的感悟是不一样的,应该常读常新。文化和文化产业是“非标品”,不是标准品,不可能有一样的管理模式、一样的内核。这种非标性、独特性和特色化,恰恰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对文化产业而言,一定要多视角、多侧面、多维度,这样才能形成新的文化触点。“文化+产业”还不够,还要“文化+科技”。文化是软实力,没有科技硬实力做支撑,它的表现形式会相对单调,体验感也不会令人印象特别深刻。还要“文化+旅游”,当然还有其他的“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产业链闭环:文化是灵魂和精髓,旅游是一种载体方式,科技支撑起生命力和闪光点。另外,还要形成产业自我造血能力,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因为若无法治的土壤,再好的创意也会慢慢枯萎。

记者: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的竞争就是文化产业人才的竞争。您认为,应该怎样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周凯:任何产业的核心都是人,文化产业尤其要重视人。有些地方建立文化产业学校、开设文化产业专业,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但也要看到,文化产业涵盖很多领域,比如会展设计、影视传媒、动漫出版等。指望通过两三年时间就把这些不同细分领域的知识一网打尽,不太现实,所以目前确实存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我认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该以“业”为主,基于“业”的底座,相关领域的学科或课程都要修读,还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阅历比学历更重要,见识比知识更重要,创新比记忆更重要。做文化产业,很多东西没有标准答案,要靠创新思维去解决。所以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不能照搬课堂教学方法,而要重视“走出去”,在实践的大潮中历练。再者,使用人才要有宽松的环境,营造鼓励创新、激发创意、宽容失败的氛围。一段道路,把起点和终点两头规定好,至于中途开不开车、开多少码都不作限制,给他们最充分的空间,才能产生最好的作品。这是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拥有的境界和视野。

记者:如何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周凯:江苏不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倡导全民阅读,推动书香江苏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智慧便捷的城乡文化生活圈。在现有的良好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再往前走几步。比如说,在理念上要真正认识到文化赋能的强大力量,多些包容“十年不鸣”的耐心和定力,多些让“小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远见卓识。还要尽力营造更多的城乡公共空间,不断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品位,让群众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文化的土壤更加肥沃,文化的氛围更加浓厚,文化的人才更加集聚,文化的产品更加丰盈,文化的“触达率”更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是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