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苏州日报 日期: 2021-08-30
苏州市扶贫工作和对口扶贫协作综述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决打好包括精准脱贫在内的三大攻坚战。近年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扎实做好各项扶贫工作。
全市对内扶贫工作,以积极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对低收入等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帮扶为两大重点,在“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上下硬功,真扶贫、扶真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市对口扶贫协作包括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江苏省内南北挂钩合作、江苏沿海开发等,苏州对口扶贫协作用心用情用力,为全省、全国扶贫工作贡献苏州力量。
经济薄弱村转化村村年稳定性收入要达250万元
衙甪里村位于吴中区金庭镇西部,百姓主要收入来源为农副业和外出务工,农副业以碧螺春茶为主,以枇杷、银杏、板栗、柑橘、青梅等花果为辅。因为地处沿太湖保护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2017年4月,苏州供电公司的杨建华作为市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依托国家电网行业资源和党建优势,积极探索衙甪里村绿色发展脱贫致富新模式。通过建立“党建+扶贫”工作模式,创新“电力+清洁”发展模式,实施“创新+品牌”产业模式,2018年该村村级稳定收入达454万元,实现脱贫目标。
衙甪里村的脱贫转化,是全市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转化的一个缩影。
2014年,市委、市政府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转化工作,明确到2016年底,全市村村实现村级稳定收入超200万元。一方面进一步细化帮扶责任。建立结对挂钩帮扶制度,明确100个市级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挂钩帮扶100个经济薄弱村,选派优秀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另一方面,指导基层使用好帮扶政策。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三优三保”行动、“一村二楼宇”等政策,统筹谋划薄弱村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此外,不断提升“造血”功能。2017年又梳理了薄弱村富民载体项目,对100个经济薄弱村富民载体建设实施了重点扶持,拨款帮扶转化资金5682万元扶持薄弱村,切实增强发展后劲。目前,全市181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年稳定性收入达200万元以上。
我市从2018年到2020年,新确定了100个市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为进一步夯实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的发展根基,促进集体经济均衡发展,力争到2020年底完成村级集体年稳定性收入达到250万元、人均年稳定性收入1000元的目标任务,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全用于支持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富民载体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补贴。目前,财政资金下拨6350万元支持52个帮扶转化项目和3000万元补贴264个公共服务项目。
我市加大扶持项目建设,增加薄弱村经济收入。由各市(区)或镇(街道)整合薄弱村资源,组建联合经济实体,通过抱团、联合、异地发展方式联建(购)物业项目。今年,100个薄弱村共申报52个项目,其中抱团项目25个,独立项目27个,2018年延续项目28个,新立项目24个,52个项目总投资161062万元,村级实际出资33520万元,预计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213万元。
同时,不断完善薄弱村基础设施。今年,我市薄弱村又申报公共服务项目264个,项目所用资金6149.3万元,惠及农村人数306673人,各市(区)配套资金736.2万元。
继续实施“100个市级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挂钩帮扶100个经济薄弱村”。通过挂钩结对指导和帮助薄弱村理清发展思路,协调解决发展中的瓶颈和困难,落实好帮扶措施。同时,充分发挥帮扶单位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薄弱村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今年,选派第三批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第一书记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根据薄弱村现有资源,在坚持城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下,有的放矢地探寻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新路子。如,相城区阳澄湖镇沈周村的前后任第一书记蒋华伟、王毓宁,一茬接着一茬干,不断做大做强“太空莲”基地,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此外,我市还加强资金监管,建设“阳光扶贫+”监管平台。在原有“阳光扶贫·智慧e农”监管系统基础上开发升级“阳光扶贫+”监管平台,把新一轮100个薄弱村帮扶转化项目和公共服务财政资金全部纳入监管平台,对帮扶转化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资金实现全程监管,确保扶贫资金精准滴灌到项目。
帮扶困难群体筑牢民生保障最后一道“安全网”
为推进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根据低保标准自然调整机制,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我市低保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由945元/月提高至995元/月;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提高到1393元/月,孤儿养育标准分别提高到2510元/月(集中)、2070元/月(分散)。其他救助(补贴)标准按原政策规定随低保标准同步调整。
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最后一道“安全网”。我市历来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作用,加快健全完善救助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服务平台,社会救助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苏州特色的现代救助新格局。
这一新格局主要体现为:确保“兜住底”,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编密“安全网”,创新边缘群体救助机制;破解“因病致贫”,建立多重医疗救助体系;引入“商业保险”,率先覆盖全市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增加“附加值”,加大困难群体社会帮扶力度。
救助标准不断提高。从2007年起,我市建立了低保标准自然调整机制,其他标准同步调整。近几年,低保标准调整保持与我市上年度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同步增长,始终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地级市前列。
救助制度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苏州市社会救助实施办法》《苏州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苏州市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残疾人“两补”、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低保、低保对象就业成本扣除创新性工作,不断优化政策,规范工作流程,织牢编密兜底保障网。
救助机制不断创新。201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开发核对平台,对全市生活、住房、医疗等在册救助对象及新申请对象开展信息核对,精准识别、精准救助。2015年,试点“救急难”工作,全面建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工作机制,强调主动发现、及时救助。2017年,创新建立“一户一档一策”精准帮扶机制,将“精准扶贫”思路引入社会救助,摸清困难群众底数,针对性开展个性化帮扶。
救助范围不断扩大。2016年,我市将临时救助范围从户籍人口拓展到持居住证的常住人口,解决突发性、紧迫性、暂时性生活困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7年,拓展特困人员保障范围,将“收入总和低于我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的“二无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今年,又出台了《关于做好生活困难家庭重病重残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加大重病重残“单人保”政策落实力度,有序放宽重病重残进入低保的准入条件,持续推进困难群众全面小康进程。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围绕民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创新了许多惠民机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8项机制:低保边缘救助机制、城乡特困供养制度、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党员关爱机制、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制度、“一户一档一策”精准帮扶机制、精准服务和督查平台。如,着眼解决“因病致贫”问题,2004年,我市在省内率先探索建立低保边缘救助机制,将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2倍以内的“因病致贫”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救助病种由起初4类扩大至15类,有效解决了这部分对象医疗后顾之忧。目前此类对象约1.05万人。
对口扶贫协作苏州举全市之力推进携手奔小康
去年3月,张家港市善港村与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中界镇高峰村建立起整村推进帮扶对子。善港驻高峰村工作队把支部党建目标任务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有机融合,实施系列“党建+”项目,从支部联建、文化共建、产业同建、乡村齐治等4个方面着手推进。目前,该村已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基地+贫困户”的方式,投入300多万元建成有机产业园60亩,从苏州引进网纹瓜、瓜蒌子等高新特色品种20多个,正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种子库”,已直接带动高峰村50户199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这是我市加强对口扶贫协作的一个剪影。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贵州省铜仁市及其所辖10个县区)是我市对口扶贫协作的一个重点。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会会议精神,举全市之力推进携手奔小康工作,着力形成县与县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结对共建模式,助力结对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统计,今年以来,苏铜两地互访考察572批6475人次,其中,苏州赴铜仁考察391批3694人次。累计达成合作协议项目160个、意向项目141个。
苏州市在全国率先实施5个“一百工程”,每年组织100名教师、100名医生、100名教授、100名艺术家、100家旅行社(导游)走进铜仁开展交流活动,进行“传帮带”,铜仁市每年选派一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和社会人才到东部交流学习,成效显著。今年苏州选派109名党政干部、402名专业人才赴铜挂职帮扶。铜仁市选派42名党政干部、303名专业人才来苏州挂职学习。
我市还实施“三支”人才组团式帮扶,在结对县之间开展组团式支教、支医、支农“三支”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医务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到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开展人才支援工作。“三支”工作时限由原先1个月以上,延伸到“三支”专技人员帮扶时间全市一年以上的各10人以上,半年以上的各20人以上,全市“三支”人员共260人以上。
目前,苏州市累计有100个镇(街道、开发区)、409个村(社区、协会、商会、企业)、438所学校、127所医院与铜仁市的122个贫困乡镇、446个贫困村、542所学校、193所医院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其中,铜仁市319个深度贫困村和镇以上中小学、卫生院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在铜仁碧江区、万山区等已摘帽地区,与之结对的昆山市、高新区等地还组织热心公益的爱心家庭、企业、文明单位与2029户未脱贫家庭结对给予帮扶支持。
据介绍,我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践“五位一体”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结对帮扶新模式,从市县、乡镇、村村、村企、园区五个层面实现全面结对。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率先实现乡镇结对帮扶全覆盖;率先实现对沿河50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
同时,推动苏州的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与铜仁的资源、生态、劳动力等优势互补结合,促进县区产业合作进一步深化。一方面,着力引导“企业入铜”,加强共建园区建设,将苏铜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承接苏州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和加快转型发展的示范区。我市各板块与铜仁各区县共建17个园区,今年引导19个企业入驻园区,带动122名贫困人口就业。另一方面,着力推进“黔货进苏”,助推消费扶贫。目前,铜仁市在苏州市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18次,设立农产品展销中心(旗舰店、专柜等)23个,通过江苏省帮扶销售农特产品1.67亿元,带动1.4万名贫困人口增收。
此外,着力旅游资源双向流动,推进文化旅游合作。以梵净山成功“申遗”为契机,持续深入开展“百家苏州旅行社走进铜仁”活动,积极打造苏州·铜仁旅游精品路线。今年,铜仁市到苏州市开展旅游推介活动16次,吸引6.2万余江苏籍游客赴铜旅游。与帮扶城市开展贫困乡村旅游合作项目7个,有效带动贫困人口1235名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