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智慧治理:生态文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江苏实践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9-05

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到实践中需要关注一个核心议题,即如何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增强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能力。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

一个运转良好的现代化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妥善处理生态文明领域问题,共同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其中,政府主体的能力既是检验国家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识,又是影响国家生态文明治理效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政府主体的生态文明治理能力体现在其生态文明决策的执行能力,包括法治化治理能力、基础保障能力、智慧治理能力等。随着数字中国建设进程的深入,政府的智慧治理能力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生态环境领域,政府的智慧治理能力有着多维体现,如环境信息感知能力、环境信息加工能力、环境监管执法能力、环境交流引导能力等。具体包括:

第一,同化融合来自卫星遥感、无人机、在线监测监控等环境大数据,打破数据孤岛,验证现有调查、监测、监控数据可靠性,填补数据缺失,提高数据时空分辨率,提升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信息感知和加工能力。第二,基于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新技术,通过扫描大量环境数据集,挖掘环境主体行为规律,增强对环境违法主体行为的评估、预测、预警能力,进而提升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监管执法能力。第三,基于环保投诉、社交媒体等爆发式增长的数据,模拟环境舆情的发酵过程和衰减规律,识别风险交流和干预的黄金窗口期,提升现代化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公众交流和引导能力。

江苏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智慧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在智慧信息感知能力建设方面,随着自动监控试点工程、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已初步建立网格化企业监控体系。其次,在智慧信息加工能力建设方面,建设了“监测、监控、执法、执纪”4大系统,完成了生态环境质量、自然生态质量、污染源管理等八类215项数据资源归集工作。此外,在智慧监管执法能力建设方面,通过排污、监测、工况、用电、视频等数据的模糊智能匹配,智能筛选环境问题线索,环保精准执法能力显著提升。在智慧交流引导能力建设方面,以生态环境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为9万家环保信用参评企业赋予“环保脸谱”。通过“环保脸谱”的方式直观展现地方政府和企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促使双方合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同时促进公众监督。

为巩固江苏省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领跑地位,省生态环境厅正在推进两项创新性实践。一是打造“数字+智慧+协同”的非现场环境监管新模式。在建立健全“1+5+N”非现场监管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价值,通过开展非现场的监测、检查、执法、管理工作,构建了全覆盖的数据智能感知体系、智慧化的数据治理与科学决策支持体系、线上线下联动的环境精准执法体系、全链式的多部门协同管理工作体系,形成“数据自动产生-自动研判决策-自动推动执法-自动跟踪反馈”的闭环模式。二是推进国家智能环境治理实验基地建设。针对生态环境数据研判能力不足、监管智能化技术方法薄弱等问题,充分融合现有环保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突破基于深度学习的企业环境风险智能画像和精准执法技术、涉废企业危废产量预测与瞒报行为智能甄别技术、入江排污口污染超标快速预警溯源技术等。依托国家智能环境治理实验基地建设任务,在省内重点区域进行应用示范,跟踪评估应用成效和影响,打造一批智能社会治理的示范和样板,提升全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