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江文化为主轴,构建省域文化共同体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8-09
当前,江苏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发轫期,“文化强省”使命在途。紧扣长江文化对江苏文脉的影响机理,充分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点面结合,以长江文化助力省域文化共同体建设,是当前江苏文脉建设的题中之义。
江苏文化虽丰富多元、支流丰茂,但也恰因此而呈现出失焦发散、主线尘隐的现象。面对新时代“文化强省”的建设要求,江苏文脉需要一条一以贯之的“主脉”,江苏省域文化需要一条凝魂聚力的“主轴”。浩荡长江恰为江苏省域文化共同体提供了有力“轴心”。
建设长江文化对于江苏省域文化共同体建设具有联通性意义。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铸造了中国地理的基本格局,并且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长江文化。在长江黄金水道的串连下,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与江苏文化展开对接、碰撞、交融。这不仅构成了长江文化的开放性、复杂性与异质性,也使得长江文化包容万方、和谐共荣。长江文化对于异质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在效用上为江苏省域文化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腹地,使得江苏省域文化具备了某种集大成性;另一方面在策略上启示着江苏省域文化建设应在凝聚内核与兼容并蓄之间取得平衡。
长江文化对于江苏省域文化共同体建设具有规定性意义。作为脱胎于清初江南省的省级行政区域,江苏文化的生成离不开长江的限定与规约。从历时性的角度来说,作为中国历史早期的“边缘”地带,江苏文化从其形成伊始就受到来自中原文化的规约和谛视,而其通道正是长江。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关江苏的文化记忆和文化产品,大多与长江密切相关,长江成为江苏文化的重要母题。从共时性的角度来说,长江的横贯将江苏大体分为苏北和苏南两大地理区域,使得南北别异成为江苏文化地理的基本格局。
长江文化对于江苏省域文化共同体建设具有代表性意义。尽管江苏文化元素纷繁众多,但长江却是江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不仅江苏文化的代表性城市大多位于长江流域,而且江苏文化的主要资源也都分布在长江两岸。201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的20个“江苏符号”,有19个位于长江流域。以“扬子江”为习称的长江中下游,不仅是传统“江南”文化的现实空间场域,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先行区。以扬州、苏州为代表的古典江南城市与以无锡、南通为代表的近代工商城市交相辉映,而南京更因古今历史的汇聚而成为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之城,长江文化在实质上构成了江苏省域文化的内核。
为更好发挥长江文化主轴作用,使之成为建设江苏省域文化共同体的基干力量,在江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进程中,应打好“长江牌”、发好“长江力”、唱好“长江歌”。
统合长江力量,擦亮“水韵”品牌。一方面要做大“水”文章,将江苏尤其是长江流域的水韵因子,整合到长江文化这一概念的统摄中,从传媒、宣传、教育等领域入手,在更为广阔的文化维度,挖掘内涵、拓展外延、建立联结、生成关系,对各地“水韵”文旅资源作出维度一致、线索明晰、指向明确、特色凸显的新阐释,为“水韵江苏”品牌提供更为坚实的现实支撑。另一方面要做足“韵”内涵,以长江的大美、大景、大关切,涵盖和阐发江苏各地文化的小情、小趣、小风格,将长江文化刚健不息、有容乃大的精神因子注入“水韵江苏”品牌内涵,绘就点睛之笔,从而构建起更能在全国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中脱颖而出的“水韵”品牌。
汇聚长江资源,打造文旅体系。要注重发挥长江资源的综合性与丰富性,使江苏成为长江文化的汇聚地,并以此构建高质量的文旅融合体系。首先,要把握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与流域兄弟省市形成密切联动,共绘蓝图、一图到底,共同促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完整性、一体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取长补短,使江苏段在比较优势的发挥与比较劣势的规避中成为“精彩区段”,实现江苏文旅“大循环”。其次,要把握长江经济带建设契机,创新体制机制,与流域兄弟省市协作,发挥长江文化各区段优势,进一步打造高质量跨省长江文化旅游线,并将江苏段作为其起点或终点,在多种文化的融创互动中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高品质融合,并使得江苏成为长江文旅经济体系的“端点”和“龙头”,促进江苏文旅“外循环”。最后,要以长江文化为切口,深挖江苏旅游市场潜力,结合市场需求,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近代文化等多种省内长江文化旅游线标签化、系列化,促进江苏文旅“内循环”。
挖掘长江内涵,润泽江苏文脉。新时代,站在全新的历史高度上,长江文化内涵应得到进一步挖掘,成为江苏文脉的润泽性力量。建议:一是建强科研院所,围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定位,提升站位、着眼未来,支持长江文化研究机构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在各地建设分支,承担研究、智库的双重任务,以实体化的运行模式促进长江文化研究落地。二是强化科研项目导向,继续在省社科基金中设立专项,并在立项数量和资助力度上予以更大支持,以便吸引全国专家学者襄助长江文化研究。三是持续推进“江苏文库”项目,鼓励更多长江文化研究成果进入文库,并鼓励各市增强研究意识,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史志编写过程中,专设《长江文化卷》,增进长江文化融合传播和显示度。以此为基础,还可适时组织力量,开设专栏专题或编写丛书,使之成为凝聚江苏文脉,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化工程。
长江之流,浩浩荡荡;江苏文脉,绵延流长。伴随着江苏省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长江文化将在江苏省域文化共同体建设中担当主轴、砥柱中流。
(作者分别为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无锡分院副院长,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无锡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为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长江文化研究”专项“长江文化对江苏文脉的影响机理研究”〈21CJB004〉、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水韵江苏’文旅品牌的资源整合与内蕴升华”〈21YB2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