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从随手“扔”到随手“分”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11-17
白雪 刘霞 刘春 王晓映
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满一年。
过去的365天里,“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在南京市民张越家里分类逐渐清晰,融入日常。但街道干部季叶兵仍时常需要通过垃圾袋信息,“破案”般倒查乱丢垃圾的居民,不断进行教育引导。尽管分类水平参差不齐,成效与问题并存,但垃圾分类这项新时尚正不容阻挡地成为市民现代文明生活的一部分。
从主管部门到分类指导员、垃圾清运人员、末端处置人员,从市民到街道负责人、法律专家,在南京强制推行垃圾分类的这一年里,他们经历了什么?我们从7个人7个视角进行立体管窥。
顺利起步
“可以说,南京垃圾分类实现了顺利起步。”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副处长龙瑞如此总结自己这一年最重要的工作。“《条例》施行的这一年,南京垃圾分类进步很大,小区基本上开展起来了。全市建了1万多个垃圾分类亭房,从全国来看,这样大范围推行的城市并不多。”
多年从事垃圾分类工作,龙瑞对分类推进的每一步都印象深刻:伴随着《条例》的实施,关于垃圾亭房设置、分类收运垃圾等配套政策相继推出;一座座清新整洁的垃圾亭房落地,成为小区的一道风景线;垃圾分类融入众多居民生活;分类指导员和志愿者纷纷“上岗”,在桶边耐心指导分类;收运、处置环节齐发力,确保分出的垃圾“各得其所”……
龙瑞不讳言问题:“前期推进速度较快,出现部分垃圾亭房设置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比如有的亭房垃圾投放口少,没有洗手池,或者空间太小容不下多个垃圾桶,桶摆到了外面,引发环境问题和居民的不满。”为方便居民投放,南京今年对垃圾亭房进行了“微改造”,通过增设雨棚、洗手池等,让分类投放设施更人性化。
在推进中,管理上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现在居民的分类习惯还没有巩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类指导员,如果指导员不在岗或不负责任,极易出现分类滑坡、甚至‘回潮’现象。”龙瑞直言,眼下南京居民小区的垃圾亭房,主要由街道引入的第三方公司、物业或街道托底管理。落实《条例》要求、让物业发挥主体责任“接棒”管理、解决指导员人工费用和运营成本增幅大等问题,都亟需通过部门联动、制度设计,建立长效机制。
龙瑞感慨,分类前和分类后暴露出的问题不一样,南京垃圾分类顺利起步后,需要继续对不同阶段暴露出的问题逐一攻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龙瑞有一次在建邺区某小区参加完活动等车时,一位老年居民迎上来向他提建议,希望垃圾亭房开放更人性化,方便大家分类投放。在一年无数场次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中,这一幕让他内心颇为感触,市民的热心参与说明垃圾分类不是政府单方面推动,“很多人都行动起来了,相信垃圾分类可以成为更多人的新习惯。”
全家磨合
南京垃圾强制分类刚实施时,栖霞区仙林街道南大和园居民张越担心家里每个房间至少要摆放两个垃圾桶,或全部换成网上热卖的分类专用桶。“实际上根本不需要。”张越在家中每个房间放了一个垃圾桶,厨房的装厨余垃圾,其余装其他垃圾。她发现,厨余垃圾分开后,每日及时丢出去,其他垃圾里不会有易腐烂物,袋子由原来的一两天换一次,变成了三四天换一次,反倒更方便。
“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常见的有果皮、剩饭剩菜、过期番茄酱,扫把、瓦片、垃圾袋这些猪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一年下来,张越已掌握了不少分类知识,但真正做起来,也遇到了困难。
“我们家其他垃圾里常常有混入。”张越无奈道,尽管丈夫和孩子都懂得要垃圾分类的道理,但图方便是人的本性。一次两次说不通,她戏称垃圾分类如今成了家庭矛盾“导火索”。
新习惯的养成有“阵痛”。说起这一年和垃圾分类的“接触”,她打开话匣子。“最差状态要数垃圾亭还未建成时,楼栋底下垃圾桶撤了,居民还丢在原处,我们只能一边怨声载道,一边捂着鼻子在垃圾堆上加一袋。”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后,小区垃圾分类逐渐步入“正轨”,每一栋楼的楼道里张贴着垃圾亭位置及督导员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让居民清楚新建好的垃圾亭位置。张越表示,总有些人没有正确分类,也是暴露出的问题。“愿意学的一教就会,不愿学的说破嘴皮也没用。”投垃圾时,她常观察,大部分居民下楼丢垃圾都拿着两三个袋子,这就是分类过的,只有一两成居民“顽固地不分垃圾”。
南京市厨余垃圾每天的收集处理数量已达1100吨。厨余垃圾投放不方便,也是问题之一。“每次刷卡打开厨余垃圾桶,一股泔水味迎面而来,太难闻了,也容易脏手,希望有更优的分类投放方式。”张越直言。
绿色亭房
“不要自己动手去碰垃圾,若居民扔垃圾没扔对,要反复劝说使其自己改正。”一年前,垃圾分类指导员李孝兰上岗时,街道领导这样要求她,目的是帮助市民习惯养成。她从早忙到晚,不仅手脚忙、嘴巴也忙。
南京全市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投入了1万多名指导员,建造了10202个垃圾亭房。
10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江心洲胜科星州府澜苑小区的地下车库。地库宽敞干净略显冷清,行至地库中部,氛围突然变得温馨起来,一个被绿色植物环绕的垃圾亭房出现,李孝兰笑盈盈地走了出来。
在这里做分类指导员一年多,李孝兰已经和这里的居民熟稔得像老朋友,居民口中的“李师傅”“李姐”“李阿姨”都是她。
10月27日是周三,李孝兰休息的日子。虽然有一天没来,但她发现垃圾亭房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各归其位,垃圾桶边干干净净,没有异味……
这处温馨整洁的垃圾亭房,是李孝兰这一年来最有成就感的地方。去年澜苑小区在撤桶设点时,遇到了和其他小区一样的问题:居民对设点的位置有争议,既不想离自家楼栋太近,也不想离得太远。江心洲街道城市管理部副部长段频对居民们表示:“干净整洁的垃圾亭房一定不会影响周边环境的。给我们一个机会,好吗?”立下“军令状”的段频转头便对分类指导员们提出要求:“一定要把站点搞干净,不要有异味,别让老百姓嫌弃。”
最容易产生异味的是厨余垃圾桶,常规要求是每天用高压水枪冲洗。今年5月份,街道担心天气热起来后厨余垃圾有腐烂味道,给每个站点配发了线香。事实上,由于小区居民习惯养成不错,厨余垃圾还未变质便被倒掉了。但是李孝兰仍每日点燃线香,希望让居民对垃圾亭房更添好感。
从一年前手脚忙、嘴巴也忙,到现在看到居民们自觉分类、对厨余破袋投放,李孝兰“清闲”了许多。闲不住的她,把居民扔到垃圾亭房的绿植重新打理,养得鲜活蓬勃,让盈盈绿意围绕着这个垃圾亭房。
有奖有罚
“垃圾分类最难做的工作是调动居民参与。”南京市秦淮区大光路街道城市管理部副主任季叶兵直言。
今年8月,在辖区一个垃圾收集点,总有人在分类指导员休息间隙乱丢垃圾,指导员只好进行二次分拣。季叶兵支招通过袋子上的信息找到了垃圾“主人”,进行了初次劝导。但是,不分类垃圾还是时常“光顾”垃圾亭,只是信息被撕掉了。“咋一个垃圾分类搞得跟情报工作似的,需要斗智斗勇?”季叶兵无奈地说。
今年3月,大光路街道82个小区的垃圾分类管理全部移交物业。移交后,大光路街道制定了物业考评制度。分类准确性、厨余垃圾量、桶边卫生……街道依据标准对物业进行排名,列出红黑榜。季叶兵介绍,目前八成物业做得较好,红榜物业每个垃圾分类收集点每月可获得1000元补贴,一般一个红榜物业每月有三四千元的补贴;黑榜物业会受到一两千元的处罚,主要起警示作用。季叶兵算了一笔账,物业“接棒”小区垃圾分类管理近8个月来,大光路街道每月用于奖励物业的资金就有1.8万元。自去年11月1日以来,街道已累计为居民的垃圾分类积分卡兑换价值约1万元的生活用品。
看着垃圾分类工作在物业层面运转起来,季叶兵很欣慰,但不敢松懈。他们密织“监督网”,每两个社区设一名协管员,协管员每天早上7点至9点、晚上6点至9点巡查社区,拍照留存分类情况、制成表格,反馈给物业。社区网格员也承担起宣传垃圾分类、发现分类问题的责任,每名网格员负责两三千名居民,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劝导不分类的居民。一年来,街道有20余名居民因垃圾不分类受到处罚。
“激励、处罚都能有效推动垃圾分类,我们还是以奖励劝导为主。”季叶兵说。
垃圾“班车”
10月28日下午两点半,南京市鼓楼区石头城垃圾中转站道路一侧,停着几辆标识醒目的“厨余垃圾清运车”。运完垃圾的张元元正在对车消毒。
张元元是鼓楼管养集团的一名厨余垃圾清运人员。公司给他安排的工作,是鼓楼区44个小区60个垃圾收集点的厨余垃圾,每天至少清运一次。这一年里,他每天重复着这样的作息和流程:清晨四点半起床,五点半出车,按排定好的“公交化”路线,去小区收厨余垃圾,再运到中转站。顺利的话,他会在上午9点前收满一车,送中转站后将车辆消毒,再到其他小区继续收垃圾,直到下午两三点收运结束。
平常,他一天运两车,收运厨余垃圾5吨左右。“夏天瓜果多,厨余垃圾量大,需要清运两次,最忙的时候,晚上9点多才运完。”张元元说。
第一个收运小区是古平岗37号,最后一个是石头城新村……线路哪里容易堵车,张元元早已心中有数。到达垃圾收集点后,他动作麻利地检查分类情况、托桶、称重、记录垃圾情况,再扫描收集点位二维码、录入相关信息、给点位分类质量评ABC等级。
熟稔,来自磕磕绊绊后的反复调整。“南京刚开始实施垃圾强制分类时,很多人没有分类习惯,我们常和分类指导员一起分拣垃圾,很耽误时间。清运时间也没协调好,有时会引发小区堵车,还被投诉扰民。”张元元告诉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协调,清运才顺畅。一年下来,很多C等级的收集点都转为A等级了。
“刚开始分类时,我们去运垃圾,有居民说垃圾分类撑不过俩月,转眼一年了,很多人已经养成了分类习惯。”面对质疑声,张元元总向居民耐心解释,“政府投资了那么多钱,做了这么多工作,我们也在努力,垃圾分类一定会坚持下去。”
张元元希望政府把垃圾分类再抓严一点,他也相信会有更多人养成分类习惯。“我们就是后勤保障,不管什么天气,都要去工作,越是节假日,出车频率越高,一定要保证垃圾日产日清。”
变废为宝
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是南京最大、处理最全面的厨余垃圾处理厂。一片高大的厂房和几个巨大的白色罐子,组成了这个现代化的“吃垃圾工厂”。在这里,“吃”进去的是餐厨和厨余垃圾,“吐”出来的是有价值的沼气、毛油、料渣,可以转化为电、柴油、有机肥。
作为预处理车间负责人,1994年出生的刘宇见证着工厂从无到有,车间餐厨废弃物和厨余垃圾处置能力从10吨到400吨、600吨再到如今的1100吨。
预处理车间的主要功能,是将从居民小区运来的厨余垃圾和餐馆运来的餐厨废弃物在流水线上进行机器和人工分拣。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因为厨余垃圾“变化多端”而变得异常复杂。在最初调试设备时,刘宇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厨余含水率的设计参数与实际差别很大,而且每天都不一样。这就要求,设备必须每天根据当日厨余垃圾的含水率调试转速、温度等。
“每天凌晨5点,厨余垃圾到达后先化验各项参数,再调试设备,才能开工。”刘宇和同事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南京垃圾强制分类刚开始时,刘宇每天不到5点就要起床,忙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才能休息。有三四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吃住都在工厂。
尽管有通风、杀菌等设施,厨余垃圾处理车间还是难免有些异味。这个90后男孩最尴尬的经历是乘地铁回家,一进车厢,身边的人全走开了。幸运的是,女朋友没有嫌弃“有味道”的刘宇,去年12月份与他有情人终成眷属。
如今,车间的运转流程已经很成熟,刘宇每天只需要进场巡视三次。他最担心的是机器故障,一旦发生就要全力抢修,保证每天能完成餐厨垃圾处理量。他呼吁南京市民,垃圾分类时请更加仔细一点,因为厨余垃圾中混入的异物往往是导致机器故障的最大原因。
没有退路
“目标是通过立法手段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全环节实现规范化管理,通过教育在先、惩罚在后的立法理念,让大家形成分类习惯,继而推进垃圾分类事业。尽管这个目标还未完全实现,但南京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正在朝着目标不断前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地方立法与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汤善鹏教授参与了《条例》的制定,在他看来,这一年,在主管部门、街道、社区、物业等多方宣传下,南京市民的分类意识有了很大提升,垃圾分类全链条在较顺畅地运行。
《条例》施行这一年,汤善鹏对南京的垃圾分类保持高度关注。在家里,他身体力行,早已养成分类习惯。“我们家厨房和客厅都放着两分类垃圾桶,一边投厨余垃圾,一边投其他垃圾,顺手就可以把这两类家中产生最多的垃圾分开。”自身做好分类的同时,他也时常关注小区的分类情况。“有的小区分类指导员撤掉了,有的小区在垃圾亭房外还放着老式垃圾桶,这些对推行垃圾分类很不利,一旦没人监督,居民很容易乱投。小区要设置好集中投放设施,保证投放容量,做到及时清运,该撤的桶要彻底撤掉。”
在汤善鹏看来,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习惯养成前,需要进行常态化约束,不然易出现行为‘疲态’,可能今天分好了,明天又分不好了。”他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方主体责任,尤其是强化物业企业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的义务落实力度。同时,需强化分类指导员的指导责任和业主委员会在小区垃圾分类自治管理中的统一决策功能,不拘一格创新指导、监管手段。此外,政府的执法效能需进一步加强,通过处罚、信用管理、红黑榜、考核、奖励等方式促进业主、小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政府投入了很多经费做这件事,这不是搞花架子,垃圾分类不能打退堂鼓,也没有退路。”汤善鹏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