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守护碧水东流 激发绿色动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南京作为

来源: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日期: 2021-07-28

▲大胜关大桥、大胜关铁路桥横跨长江,凸显南京滨江风光。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 江豚频现成雨花滨江一景。武家敏摄

▲ 秦淮新河入江口景观重点打造沿江观景平台、江豚主题景墙等。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2020南钢微马健康跑比赛现场。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 通讯员 葛飞摄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元旦假期刚过,南京江南江北又掀起创新创业的热潮。 一江碧水,浩荡东流。溯源而上,时间回到五年前的今天——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2018年4月26日、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武汉、南京,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从上游重庆到中游武汉,再到下游南京,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事关全局的区域发展战略的顶层规划一天天清晰起来,各项要求在南京和各地一步步得到落实推进。 

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水润万物、泽被四方,万古长流、历经沧桑。南京,因江而生、因江而兴、因江而盛。 

五年来,南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好总书记重要指示,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中坚决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坚定不移用好总书记开出的治理良方,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推动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坚定不移走好总书记指明的发展新路,牢记“强富美高”谆谆嘱托,确立“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发展愿景,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鲜明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2016年以来,全市2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从63.6%上升到100%,7条省控入江支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从42.8%上升到100%,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水环境监测指标持续向好、水平指数继续位居全省第1;空气优良率从64.4%上升到82.3%,PM2.5浓度从57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8.8微克/立方米,全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消减约25%,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消减约10%。 

“一江碧水向东流”,长江南京段重现蓝天碧波美景。

随着长江水生态的改善、水质的提升,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江豚逐年增多,长江南京段已成为野生江豚种群稳定的栖息地,南京是唯一在市中心能看到野生江豚活动的沿江城市。通过最新科考数据显示,江豚数量从5年前20多头,增加到目前50多头,长江生态效益不断显现。 

守护母亲河,水清“豚”先知。“长江天使”微笑背后,是我市不断加码的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 

据介绍,2016年以来,我市已治理黑臭河道150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从190万吨提升到291万吨;实施沿江绿化造林1万亩,完成长江湿地修复7000亩,沿江干流两岸生态绿化贯通率达到85%以上。 

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南京建立挂钩负责机制,5条最难治理的省控入江支流由市四套班子“一把手”专门挂钩负责,每月专项调度推进。去年,挂钩负责制实现对全部28条入江支流全覆盖。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构建了覆盖全市所有水体和小微水体的四级河湖长责任体系。2019年以来,全市3000余名河湖长共巡河近40万次,有效促进了河湖水环境保护。 

与此同时,南京还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捕退捕重要批示,长江干流南京段及水生生物保护区219艘渔船全部完成退捕;全市长江流域1366艘渔船、2675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个洲新济洲,原有千余户居民全部搬迁,高水平实施生态保护和湿地涵养,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样板区。 

布局两岸“客厅”塑主轴

水清岸绿后,如何让江走进城、让人走近江,让“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成为历史? 

去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召开长江大保护工作推进会,发布《南京魅力滨江2035》规划及一江两岸“九大城市客厅”设计规划并公开征求意见,一体推进生态修复、风貌保护、文脉延续、品质提升,规划建设河西鱼嘴、欢乐滨江、绿博园、宝船遗址公园、下关滨江商务区、上元门、幕燕风貌区、江北新区定山、绿水湾等九大城市客厅,打造“还江于民”的城市滨水新空间和独具魅力的“南京外滩”,塑造南京新时代山水城市主轴、世界级魅力人文江岸。 

坚持对标一流、创新实干,我市正不断加快推动“一江两岸”地区展现多彩魅力、实现全面跃升—— 

保护优先、守好“底色”,突出生态廊道、饮水安全、人文风貌领域抓实保护工作,构建有内容、有记忆、有活力的岸线空间。 

重点突破、增添“亮色”,建设和实施一批标志性、示范性的建筑设施、场馆景观、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滨江岸线的全面贯通。 

优化功能、塑造“特色”,培育科技产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功能业态,使“一江两岸”成为功能完备、人气集聚、活力旺盛的新兴区域。 

以人为本、彰显“暖色”,提高九大客厅的公共开放性、交通可达性、配套完善性,打造还江于民、造福于民的城市滨水新空间。 

将“一江两岸”放到更宏大的南京版图上来看,我市已确立“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市域空间格局,积极构建江南、江北“双主城”,推动“东西南北中”全市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长江南京段空间承载力,加快实现城市发展迈出秦淮河、跨越扬子江。

静静依偎在母亲河北岸,江北新区去年迎来成立五周年的日子。 

五年来,伴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叠加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制度创新优势,江北新区大力推进基因之城、芯片之城、新金融中心“两城一中心”建设,GDP增加1300亿元、年均增速达13%,常住人口增加近80万,江北新区现代化新主城正加速到来。

升级沿江产业“换动能”

一边是清澈江水,一边是生态化厂区。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南京召开后一周,600多名跑友齐聚长江岸线南钢段刚刚整治完成的“南钢生态湿地园”。 

这是一场在“炼铁高炉”下进行的马拉松比赛,这是一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成果展示,这是一家诞生在长江边上企业对“母亲河”的深情回馈。 

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说,近年来,南钢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优先,累计投入80余亿元,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和工艺,全面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实现超低排放。 

与此同时,南钢还心系社区发展与产城融合,以高于标准、融于城市的理念,致力于社企周边的山体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覆绿江北新区部分长江岸线,建成1000余亩的滨江湿地生态园,提升了长江岸线环境面貌。 

南钢岸线的复绿和产业的升级,正在南京长江岸线“复制”。 

近年来,南京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和“三线一单”制度,深入实施化工企业“四个一批”、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一系列行动。2016年以来,全市共关闭化工企业115家,拆除码头37个,整治“散乱污”企业1811家。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实现“零化工生产企业”。 

2016年以来,南京还深入推进150个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全市共拆除干流岸线项目160个,主城区35公里岸线生产功能基本退出。 

“腾笼换鸟”,落后产能的淘汰为绿色发展腾挪出空间。 

近年来,我市聚力发展“4+4+1”主导产业,聚焦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八大产业链”实施强链补链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和含金量。去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10.2%,占规上工业比重5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8%,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16.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名城”南京,坚持用科技手段解决长江生态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拿出了科技治江的“南京方案”——建设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 

目前,中心已构建“三院二平台四支撑”核心体系,已集聚40多家生态环境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取得微界面强化反应、化工废水“近零排放”等重大技术突破,加盟研究所孵化企业500多家,申请专利1100多项。 

长江大保护已深入人心,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还在路上。 

“十四五”时期,南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长江南京段生态持续改善,在长江经济带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涌动更加澎湃的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