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能结构渐趋优化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日期: 2021-09-06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六
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全社会各领域进一步加大能源节约力度,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措施,加快关闭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能耗高和污染大的企业,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行业及终端能源品种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全省经济的较快发展。能源消费强度的不断降低,保证了全省“十一五”节能考核目标的超额完成,全省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能源供给稳定增长,有效保障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能源生产与供给状况持续改善。2011 年,江苏一次能源生产量与二次能源生产量分别为0.3 亿吨标准煤和1.4 亿吨标准煤,与2002 年相比,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生产量分别增长26% 和2 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6% 和13.6%。其中,2011 年全省原油生产量为189 万吨,天然气生产量为0.5 亿立方米,与2002 年相比,生产量分别增长20.4% 和1.3 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1% 和10%。2011 年全省火力发电量达到3730.9 亿千瓦时,与2002 年相比,火力发电量增长2 倍,年平均增长13.8%;核电生产从无到有,2011 年全省核电量达到160.7 亿千瓦时,2006—2011 年,五年间核电平均增长62.8%。原油加工量达到2963.9 万吨,与2002 年相比,原油加工量增长1.2 倍,年平均增长8.9%。江苏属于能源资源较为匮乏的省份,同时又是经济大省,为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需要从省外调入大量的能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非常高。2011 年,全省净调入(含进出口)能源总量2.5 亿吨标准煤,与2002 年相比,能源净调入量增长2.4 倍,年平均增长14.4%,能源供给稳定增长,有效支撑了全省经济的稳步发展。
二、能源消费总量稳步增长,品种消费结构渐趋优化
(一)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12.4%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能源消费总量稳步增长。2011 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76 亿吨标准煤,与2002 年相比,能源消费总量增长1.9 倍,年平均增长12.4%。其中,全省原煤消费量为2.5 亿吨、成品油为0.2 亿吨、电力为4281.6 亿千瓦小时,与2002 年相比,这三种能源品种的消费量分别增长1.7 倍、1 倍和2.4 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5%、8.4% 和14.7%。天然气消费量为93.7 亿立方米,与2002 年相比,消费量增长82.8 倍,年平均增长65.4%,在列入统计的能源品种中,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最快。
(二)终端能源品种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江苏清洁能源利用的步伐不断加快。从终端能源品种消费结构来看,2011 年与2002 年相比,原煤、成品油、天然气和电力四大主要能源消费品种的终端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呈现“两升两降”局面。其中,2011 年原煤终端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5.6%,所占比重与2002 年相比下降了5 个百分点;成品油终端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0%,所占比重与2002年相比下降了3.5 个百分点;天然气和电力等终端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8% 和46.2%,所占比重与2002 年相比分别提高2.7 个百分点和2.4 个百分点。终端能源品种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品种的选择上更趋向清洁化方向发展。
(三)能源转换效率逐步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政府节能降耗措施的强力执行,能源生产企业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生产设备与工艺,不断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使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稳步提高。2011 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生产所需能源的投入量为2.2 亿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66.2%。与2002 年相比,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提高4.1 个百分点,转换效率年平均提高0.7 个百分点。与2002 年能源转换效率相比,2011 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生产少投入能源近900 万吨标准煤。特别是电力行业积极推进“上大压小”和“替代发电”等多项措施,使全省平均发电煤耗逐年降低。2011 年,全省火力发电转换效率达到40.7%,与2002 年相比,转换效率提高5.5 个百分点,效率年平均增长1.6%,为全省节能降耗目标的完成作出了较大贡献。
(四)生活用能的质与量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均生活用能逐年提高。2011 年,全省人均生活用能为246 千克标准煤,与2002 年相比,人均生活用能量增长1.5 倍,人均生活用能以年平均10.9%的速度增长。其中,2011 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为517.6 千瓦时,与2002 年相比,人均生活用电量增长1.9 倍,年平均增长12.7%;人均生活用天然气为11.8立方米,与2002 年相比,用气量成百倍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81.8%。人均生活用煤量仅为2.7 公斤,与2002 年相比,人均生活用煤量下降85.1%,年平均下降19%,居民生活形成天然气使用量大幅上升与生活用煤量大幅下降的局面。人均生活用能的质与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增长。
三、能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省委省政府积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方针,在全社会各领域不断加大能源节约力度。特别是在“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目标被纳入政府考核体系,节能降耗措施的采取力度不断加大。随着能源单耗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一直保持较低增长速度。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7%,与2005 年相比,增幅回落16.8 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GDP 能耗降低率逐年下降,全省单位GDP 能耗降低率累计达到20.5%,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全省节能任务,能源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进入“十二五”时期,全省节能降耗工作力度持续加大,2011 年,全省单位GDP 能耗为0.6 吨标准煤/ 万元,单位GDP 能耗降低率为3.52%,已完成“十二五”期间节能降耗目标的18.1%,降低率在华东六省一市中位列第四位,单位GDP 能耗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工业领域是江苏节能降耗的主战场,在全省节能降耗难度较大、困难较多的形势下,积极采取各项节能措施,工业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 年的1.67 吨标准煤/ 万元,下降到2010 年的1.02 吨标准煤/ 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平均下降9.4%。2011 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已降至0.88 吨标准煤/ 万元,以相对较少的能源消耗支撑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GDP 电耗由2005 年的1198.2 千瓦时/ 万元,下降到2010 年1078.8 千瓦时/万元,年平均下降2.1%。2011 年单位GDP 电耗降至931.6 千瓦/ 万元。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节能降耗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取得显著成效。节能降耗对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正视全省节能降耗中存在的一些困难与问题,高耗能行业占工业主导地位的产业特征仍然明显,行业间节能效率的不均衡,省辖市节能降耗进展程度的不均衡,以及近几年节能空间的不断收窄,都使得要完成各时期的节能考核目标的难度增大,节能形势依旧严峻。因此,在“十二五”期间,仍要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调整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和低效益的劣势企业,加快发展资源消耗低、吸收就业多、附加价值高的服务业,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优化工业布局相结合,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力度。同时,还要更加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推进全省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作,特别是在重点耗能行业及企业继续加大节能降耗各项措施的落实,继续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进程。通过不断增强全省节能降耗工作成效,促使江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和能源结构上更加协调化、合理化,确保“十二五”全省节能降耗目标的顺利完成。通过注重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全省经济不断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