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江苏70年:砥砺奋进七十载 江苏工业铸辉煌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日期: 2021-08-2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工业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越,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逐步建设成为门类较全、结构合理、发展高质的现代化工业,为江苏经济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七十年的辉煌成就
(一)工业生产跨越发展,支撑作用不可替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仅7.6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经过几十年的耕耘,江苏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总量迭创新高。2006年,江苏全部工业增加值迈上1万亿元台阶,达1.1万亿; 2011年突破2万亿元;2016年突破3万亿元;2018年突破3.6万亿(按可比价计算较1952年增长3001.9倍)。1953—2018年,江苏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9%(按可比价计算,下同),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3.7个百分点;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工业经济走在了全国前列,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国始终位居前三甲。
2018年,江苏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9.1 %;2007年以来,随着江苏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占全省GDP的比重虽有所下降(详见图1),但是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拉动作用仍不可替代。
图1 1952—2018年江苏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二)工业企业数量倍增,经济规模实现扩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工业企业队伍逐步壮大,经济规模不断扩张。1949年,全省工业企业仅有9049个,工业总产值只有15.9亿元;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全省工业总产值增至337.7亿元,较1949年增长20.2倍。1978—1997年,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由27257家增至40817家,企业单位数增长近五成;1998—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快速增长,由17957家增至36319家,企业单位数成倍增长;2007—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由41841家增至45675家,企业单位数增长9.2%。
随着江苏工业企业队伍的发展壮大,全省各项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总量均实现扩张。1997年,全省乡及乡以上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4566.4亿元,较1978年增长30.1倍;工业总产值8033.3亿元,较1978年增长25.3倍。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资产12万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万亿元、利润8491.9亿元,分别较199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12.1倍、16.4倍、55倍。截止2018年底,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资产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三)主要产品产量猛增,工业出口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主要生产纱、布、面粉、牙刷、肥皂等日用生活消费品,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全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猛增,产品种类逐步丰富。
粗钢产量由1949年的0.1万吨增至2018年的1亿吨,钢材由0.03万吨增至1.2亿吨,化肥由0.38万吨增至165.9万吨,水泥由3.1万吨增至1.5亿吨;汽车由1958年的259辆增至2018年的125.4万辆;化学纤维由1965年的0.54万吨增至2018年的1370.5万吨。与此同时,冰箱、空调、微型计算机设备、数码照相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品产量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少至多的飞跃,2018年产量分别达到839.8万台、512.4万台、6215万台、551.4万台、4924.6万部、12.1万辆、3605.9万千瓦、2.9万套。此外,江苏部分主要产品产量在全国的地位也举足轻重,2018年,化学农药原药、化学纤维、民用钢质船舶、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高达38.5%、27.3%、44.1%、32.4%、30.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迅猛增长,也有力地带动了全省工业出口的发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由1998年的1467.3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2.2万亿元,增长14.2倍,年均增长14.6%;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简称电子行业)对全省工业出口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电子行业出口交货值由1998年的206.8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1.1万亿元,年均增长21.8%;2018年,电子行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比重高达48.2%,占比较1998年提高34.1个百分点。
(四)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提质增效成果明显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江苏工业发展曲折,工业经济效益水平起伏不定;改革开放以后,江苏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改善,提质增效成果明显。
1、经济效益持续提升。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3%、9.4%,呈现出利润增长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分阶段来看,全省乡及乡以上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由1979年的312.6亿元增至1997年的7258亿元,增长22.2倍,年均增长19.1%;1998—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由7375.5亿元、151.5亿元增至4.1万亿、1906.9亿元,分别增长4.6倍、11.6倍;2007—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由5.3万亿、2765.8亿元增至12.8万亿、8491.9亿元,分别增长1.4倍、2.1倍。
2、提质增效成果明显。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为12.1%、6.9%、6.6%,分别较1998年提高3.7个、4.5个、4.5个百分点;从企业经营状况来看,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4.5%,与1998年相比,下降9.8个百分点,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从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人均利润等指标来看,1998—2018年,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人均利润分别由12.7万元、0.3万元增至138.3万元、9.2万元,单位劳动的产出稳步提升,工业企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五)结构调整有序推进,优化升级成效显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工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工业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江苏工业所有制结构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通过1954—1956年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非公有制经济直线下降,公有制经济迅速上升;1978年,江苏工业经济处于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二分天下的阶段,国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1.5%,集体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方针,江苏工业经济成份日趋多元化,所有制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逐步形成,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民营、私营工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江苏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企业个数来看,2018年,江苏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675家;其中,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9578家,占全省比重21%;私营工业企业28747家,占全省比重高达62.9%;国有控股和集体工业企业1215家,仅占全省比重2.7%。从分经济类型增加值以及从业人员占比来看,2018年,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7.3%(国有工业占3%),从业人员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6.5%(国有工业占0.7%);集体工业增加值占比为0.2%,从业人员占比为0.2%;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增加值占比为37%,从业人员占比为37.6%;私营工业增加值占比为32.1%,从业人员占比为40.9%。2018年,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5.5%,民营工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6%(私营企业为28.6%)。可见,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以及民营工业不仅有力的推动了江苏工业经济的发展,在稳定就业方面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与此同时,国有控股工业也在不断做优做强,虽然在全省工业中的各项占比均有所下降,但是在重要战略性领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18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占比达40.7%,资产占比达80.7%,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87.9%;水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占比达47.2%,资产占比达75.7%,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66.2%。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工业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为主;机械、化工经过后续追赶发展,至上世纪70年代末,纺织、机械、化工、食品成为江苏四大重点行业;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机械、纺织、化工、食品、建材、冶金六大支柱行业基本形成;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新兴行业大量涌现,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值占比不断上升。2000年以来,以电子行业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迅速崛起,2003年,电子行业一跃成为江苏第一大支柱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而其他高技术行业如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也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江苏高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18年,江苏高技术行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1.3%;2011—2018年,江苏高技术行业产值年均增长11.8%。在高技术行业支撑作用日益显著的同时,化工、钢铁等传统行业也在转型升级。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63”专项行动、环保督查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钢铁、化工行业落后产能逐步消减,“地条钢”企业全部取缔出清、“僵尸企业”有序清退,行业获利能力、生产效率稳步向上。
目前,江苏工业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日益明晰,以电子、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化工、通用设备制造、钢铁、汽车、纺织、专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十大行业为主要支撑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2018年,江苏十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比重近七成,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1.2%。
3、南中北发展趋于协调。解放初期,江苏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地区工业开始逐步发力。改革开放后,苏南地区工业经济率先发展,成为全省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引领全省工业发展;苏中、苏北地区也迎头赶上,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南中北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从增加值增速来看,1999—2018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3.4%、14.7%、14.9%,年均增速苏北快于苏中,苏中快于苏南(详见图2)。分阶段来看,1999—2004年,苏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快于苏中、苏北;2005—2007年,苏中率先发力,增速跃居三地之首,苏北增速也开始反超苏南;2008—2016年,苏北赶超势头强劲,引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成为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后起之秀;2017—2018年,苏北受环保整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增速虽出现短期回落,但是从整体来看,苏北快于苏中、苏中快于苏南的区域协调共同发展格局已经日渐成形。
图2 1999—2018年苏南、苏中、苏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二、工业发展历程
回顾七十年江苏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其间虽有一些起伏与调整,但是总体发展稳中向好,工业经济发展大体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工业恢复与改造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虽有所增长,但规模依然偏小。1952年,全省仅实现工业产值25.5亿元;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1954—1956年,江苏基本完成了对私营工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和对城乡手工业进行合作化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时期,国家在江苏基本没有安排重点工业建设投资项目,同时江苏肩负着援建国家156项重点工程项目的任务,“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主要靠充分利用和发挥原有工业的潜在力量。1953—1957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
(二)大跃进与大调整阶段(1958—1965年)
“二五”时期,由于“左”倾思潮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片面夸大调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热潮,扰乱了原有的工业生产正常秩序,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1958—1960年全省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高达59.2%,1961年开始,生产急剧下降,当年全省工业产值比上年下降37.7%,1962年又比上年下降17.1%,纱、布、纸、水泥等产品1962年的产量下跌到1957年以前的水平。1963—1965年,持续三年的国民经济大调整开始进行,江苏工业逐步走上正轨,生产开始稳步回升。1963年,全省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3%,1964年增长26.4%,1965年又增长32%;196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调整前的1962年均成倍增长。1958—1965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
(三)十年动乱与过渡阶段(1966—1978年)
1966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在一片混乱声中开场,“文革”初期,在一系列极左口号冲击下,城市工业首当其冲,多数工厂停工停产。1967年、1968年全省工业产值均比1966年下降18%左右。“三五”、“四五”两个五年计划,一直处于“文革”之中,工业生产形势十分严峻。1976—1978年,“文革”结束后的“五五”前三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5%,在“大干快上”、“全面跃进”口号下,再度出现追求高指标、高积累现象,江苏工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处于“文革”结束到改革开放的过渡时期。1966—1978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3%。
(四)改革开放与振兴阶段(1979—1988年)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从1979年起,围绕“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全省全面进入三年调整时期,以企业改革为先导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开。1979—1980年,全省各地国营工业企业开展扩大经营自主权的试点,1981—1982年,扩权让利发展成为以责权利相结合为特点的经济责任制,1983年又开始了利改税的改革试点工作。1984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全省围绕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大中型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深化改革,国营工业企业的厂长负责制、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制,一系列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为核心的改革形式陆续全面推开。1979—1988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
(五)治理整顿与加速发展阶段(1989—1993年)
1988年9月,鉴于当时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开始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1989年,治理整顿的措施陆续到位并发挥效应,但工业生产在降温中下跌过猛,9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的负增长。1990年,中央在改进总量控制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连续5个月的工业负增长得到扭转。1991年上半年,工业生产和效益出现回升,但夏季又遭受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四季度工业生产虽迅速恢复,但经济效益始终处于低谷。1992年,根据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发展,加快改革”的战略方针,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之势。1989—1993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7%,其中,1992年、1993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达30.9%、23.2%。
(六)调整转变与改革攻坚阶段(1994—2002年)
由于1992、1993年经济“过热”,从1993年下半年起开始强调“软着陆”、“点刹车”。在宏观调控“双紧”的大背景下,全省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趋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全省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伐加快。1997年,全省把调整结构作为振兴江苏经济的第三次机遇,组织实施“97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年”活动,有效提高了全省工业经济的素质,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上升,规模经济优势得到加强。1998年,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脱困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地方各级政府这一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全省工业战线的攻坚任务。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面对跨国公司和境外产品的快速进入,企业经营在竞争压力增加的同时,又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2002年,围绕加快发展、应对入世主题,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由点爆式攻坚转向整体式推进,全省超过80%的国有工业企业成功实现改制,国有经济经过改制重组后,机制优势初步显现。1994—2002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
(七)跨越与科学发展阶段(2003—2007年)
2002年,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以电子行业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飞速发展。2004—2007年,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调整中求发展,一方面淘汰落后高耗能行业产能,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技术行业,全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生产效益增长形成良性互动。2003—2007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1%,这一时期也是江苏工业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八)增速换挡与转型升级阶段(2008—2018年)
2008年,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江苏工业积极应对,工业生产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2009—2010年,江苏工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2011年,江苏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注重新旧动能转换,虽然自2014年开始,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至个位数,但在增速换挡的同时,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稳中向好。2016年以来,江苏工业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出清的同时,加快培育更多产业新增长点和结构性力量,推动全省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2008—2018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
七十年的砥砺奋进,江苏工业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结构升级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取得了辉煌成就。放眼未来,全省工业战线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致力将江苏打造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