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青山行不尽,在李新艺术展感受“时间”的若即若离

来源:交汇点 日期: 2022-08-18

一些小众艺术空间正成为文艺爱好者的新乐园。7月10日,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主办,锦创艺术馆承办,新路教育协办的“青山行不尽——李新艺术展” 在南京锦创艺术馆开幕。上世纪50年代的南京鼓楼是什么模样?60年代的炼钢厂、矿区曾经有着怎样的辉煌?90年代的乡村藏着哪些珍贵记忆?参观者在跨越五十年的油画中感受时代的痕迹,却又发现,虽然描绘的社会生活在变迁,但创作者的笔触并无很大的跳跃性,时间仿佛在他的画笔中凝固,他只是 平静地讲述着不同年代的见闻录。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出自唐代崔颢的《舟行入剡》,不仅是对山色绵延之美的感慨,更是文脉传承的写照。李新(1923-2000)是中国早期油画先驱者之一颜文樑先生的学生,也是我国独立培养的第一代美术教育家。其先后任教于苏州美专、华东艺专和南京艺术学院,在南艺执教的数十年间,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艺术家。其风景画与人物画最具代表性,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色。一方面经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李新风景画作品呈现出中国文化特有意境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传统的技法表达;另一方面因对现实主义创作体系的学习,人物画作品呈现严谨写实的风格特征,以较为规范严格的方式进行创作,这也与其长期在教学一线密不可分。整体来看,其作品多将个人风格掩藏在时代之下,虽跨越六十余年的时代变迁,却始终保持着对创作谨慎而勤恳态度。

本次展览展出李新数十幅作品,涵盖了他自20世纪40年代始至90年代的创作、写生、临摹等,共分为静物、人物、民俗、时代建设、风景写生、青山行不尽等六个部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李新的艺术创作。

《神女峰》  1980年

《神女峰》 1980年

《炼钢厂》 1961年

《炼钢厂》 1961年

著名画家、南京艺术学院 原院长冯健亲表示,李新是其学习油画进入创作阶段的启蒙老师之一,给他们讲授肖像画创作与油画创作课程。“印象比较深的是李老师讲肖像画创作的时候说,肖像创作不同于肖像写生,好的写生也可以成为好的肖像画,两者有一定的区别,但也有一定的联系。对于肖像画创作来讲,要体现创作人物的个性、性格特点、外貌等等,要有典型性,这样的一些内容最早是李老师传授给我的。在我的笔记总结中,还有一些油画创作要注意典型环境的典型形象的内容,都是现实主义创作的理论,想来也是李老师教给我的。这些都是作为学生阶段时留下的印象。”

著名画家、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苏天赐在文章中谈到李新创作时写道:“均衡而明丽的画面,展示着大自然的种种温柔。这里没有惊雷疾雨,飘拂着和风,一片宁静。即使面对飞流,依然保持着静观的乐趣。”

《乡村》 1954年

《乡村》 1954年

“半个世纪以来,他默默地耕耘在美术教育园地里,育人不倦,他那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受到了大家的尊敬。教学工作的繁忙没有影响和限制他对油画艺术的追求,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于绘画,他把整个精力扑在事业上,埋头于艺术中。”在著名画家,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张华清看来,李新在艺术创作上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深入社会生活,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他在作品中倾注了对生活的热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爱恋,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和不断的艺术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和艺术触觉,不断注入新的生机,焕发着艺术的青春。”

据悉,此次展览持续至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