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8-23

苏州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苏州是邓小平同志印证“小康”构想的地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勾画现代化目标”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江苏包括苏州的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成为苏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遵循。

苏州是全省全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从改革开放之初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转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借助浦东开发开放实现“内转外”,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量转质”,苏州奋力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先行者排头兵,扎扎实实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和水平。“经济强”的基础优势更加雄厚,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涵盖35个工业大类、167个工业中类和491个工业小类,恒力、沙钢、盛虹3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百姓富”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7.1万元和3.76万元、均位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三位,人均期望寿命达83.82岁、位列全国第一。“环境美”的生态底色日益鲜明,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城市名片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五连冠”,获评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全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苏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的结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关心指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其中有五条经验弥足珍贵、值得总结。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关键在党。我们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一切工作都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展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就一定能够不断续写新的伟大篇章,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不懈调结构、转方式,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物质基础。我们注重通过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为全省、全国制造业转型探索新路。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就一定能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我们每年梳理一批就业、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实事,持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我们坚持用双脚丈量民生,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践充分证明,只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就一定能汇聚起强大合力,推动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苏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块试验田、高产田,我们在中央“四梁八柱”改革框架下推进改革,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改革方案和文件,创新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实机制,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苏州自贸片区等70余项省级以上试点。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就一定能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苏州大地上诞生的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正是对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激励我们砥砺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上世纪80年代,吴江乡镇干部摆渡从上海请来“星期天工程师”,船靠不上岸,就把人背上岸,千方百计建成了全市第一家电缆厂。正是靠着这种吃苦不言苦、处难不畏难的精神,昆山建成全国第一家自费开发区、张家港获批全国首家内河型保税港区、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加快建设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把“可以勾画”的目标真实展现出来,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建设更具活力的创新之城,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一区两中心”。建设更加包容的开放之城,全力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度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加快推动沪苏同城化。建设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做好昆曲、评弹、苏工苏作等保护传承,精心打造“运河十景”,加快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建设全国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引领区,全面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更美底色的生态之城,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太湖生态岛、阳澄湖水源生态涵养区、特色田园乡村等建设。建设更有温度的宜居之城,持续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提升普高招生占比、新增三甲医院若干家,让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都感受到家的温馨。建设更为和谐的善治之城,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创新“一网通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会治理机制,提高公共安全服务保障能力,筑牢城市安全底线。

(许昆林 作者为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