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紧抓时代机遇,实现一次次“华丽转身” 苏州:用创造性实践精彩演绎小康构想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7-28
在中国,很少有一座城市能像苏州这样,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联系得如此紧密。
1983年初春,邓小平同志到苏州等地调研,实地考察“小康”目标的可行性。他从苏州人民取得的成绩中看到了实现“小康”目标的光明前景。
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
纵观苏州的小康建设历程,充分体现了历任中央领导对苏州实践的高度关注与殷切期望。苏州人牢记嘱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秉持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信念,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实践,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来,全力种好小康社会建设的“试验田”,探索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小康路径”。
最近,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化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20》,根据全面小康指数和小康经济、小康生活、小康文化、小康生态、小康治理等分项指数,苏州排名全国第三;在百名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中,昆山、张家港、太仓、常熟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三、第五位。
率先实现“农转工”的历史性转变,小康社会建设步入“快车道”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区域经济突飞猛进,被誉为“离土不离乡”的“苏南模式”。
从1978年到1986年,乡镇工业(包括村办企业)产值年均递增34.9%。1986年产值达到123亿元,占到全市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到20世纪80年代末更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乡镇企业在苏州人“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道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中迅速发展壮大,一大批欣欣向荣的小城镇在苏州拔地而起,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
可以说,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有效促进了苏州市域内工业化生产要素的相对集聚,优化了生产力布局,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熟练技术工人,也孕育了未来苏州的一大批创业英雄,为日后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为工业总产值长期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基础。在改革开放前期的大约15年时间里,苏州的经济总量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主要靠乡镇工业30%以上的年递增速度得以支撑。在乡镇企业的大力推动下,苏州1990年的GDP迈上了200亿元的台阶,比1980年的41亿元增长了4倍,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工业化初具形态,已经稳居江苏第一经济大市地位。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模式,迈出了我国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关键一步。经由乡镇企业大发展,苏州率先实现“农转工”的历史性转变,助推小康社会建设步入“快车道”。1978年,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4元,而1987年,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944元,摆脱了贫困状况,走向了基本小康。
率先实现“内转外”的历史性转变,极大拓展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平台和空间
从上世纪90年代到“十一五”末,苏州进入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飞跃阶段。这一阶段,苏州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中国加入WTO等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外资、外贸、外经“三外齐上”,各级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成为集聚发展要素的主战场和主力军,园区经济成为苏州显著特色。在开发区的带动下,苏州一举建设成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的外向型经济高地。
1984年,昆山自费开发建设工业新区,第一家外资企业“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外经贸部批准,由此拉开了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序幕。区别于国家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苏州开放型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注重开发区载体建设。在政策优惠上,苏州远不如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但是,苏州充分利用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重视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各类开发区建设。位于古城东部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开发区建设的“领头羊”,也是中国与新加坡政府间经济合作的重要项目。位于古城西部的苏州高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成为落实全市“科教兴市”战略的排头兵。此外,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也都各具特色。
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推动苏州发展格局再次发生历史性巨变。伴随外资大量涌入苏州,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也随外资一同进入。大批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生产规模大、产品竞争力强的制造业企业促进了苏州工业产品和结构的调整优化。苏州由此进入了全球经济的分工合作体系,并且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城市,经济地位和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2010年,GDP超过9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8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近十分之一,成为城市发展“百舸争流”中的佼佼者。
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2004年初,苏州制定了促进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2007年,苏州又出台为期四年的关于实施民营经济新一轮腾飞计划的意见。
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国有经济一起相融互促,增强了经济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2010年,全市各级财政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60元,分别增长11%和11.5%。
加快推动“量转质”的历史性转变,小康社会建设进入全面提升发展内涵期
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苏州发展开始遇到“成长的烦恼”,苏州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切实加大贯彻落实和探索实践的力度,以创新的发展思路和务实的工作举措,不断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2011年,苏州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717.2亿元,在“GDP万亿元俱乐部”中全国仅有7座城市,苏州排在第6位。当年,苏州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也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00.9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6位……这些数字清楚表明,苏州已经身处一个光彩耀目的发展高平台,但与此同时,苏州清醒地认识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高附加值产品还不多,产业仍处价值链中低端,未从根本上解决大而不强等问题;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外来人口激增,常住人口已达1000多万,社会管理面临突出矛盾;目前全市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28%,能源消耗中原煤占比高达40%,再依赖原有路径,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等众多制约因素将日趋弱化苏州曾经拥有的比较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苏州勇挑全省创新发展引领者的责任担当,把创新放在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来统筹谋划、一体布局,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苏州遵循产业科技发展规律,统筹政府与社会各方资源,营造有利于创新成果孕育成长的生态系统。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广泛“招院引所”,补足高校和科创资源匮乏的短板。把风险投资和政府引导资金紧密结合,通过市场的筛选和配置,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苏州持续深耕“创新生态”,高校、科研机构、人才、企业、金融机构等“创新因子”被充分激活,在日积月累中扎下根系,经过多年积累,苏州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从过去的跟跑变成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正处在由“量变”向“质变”跃升的关键节点。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苏州奋斗目标、路径选择上坚持试点、试验、示范不动摇,目标定位上立足率先、排头、先行不懈怠,工作重点上牢牢守住生态、开放、创新不放松,并以此在更高坐标系中谋划苏州未来,凝心聚力推动“思想再解放、目标再攀高、开放再出发”,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有理由相信,在新思想指引下探索前行的苏州人,一定会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创造出更加流光溢彩的“新样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更加辉煌壮丽的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