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江苏省林业局:履行植树义务 助力“双碳”行动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3-14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举措,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以来,全省人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广泛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形成了从领导到群众,从机关到学校,从地方到军营,从城市到农村的群众性绿化氛围,建成了一批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绿化工程,走出了一条“有景必有林、有林必成景”的新时代平原绿化特色之路,为筑牢美丽江苏生态基底、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林业力量。

2021年全省国土绿化

取得新成绩

2021年,全省各级各地科学、生态、务实开展国土绿化,义务植树蓬勃开展,国土绿化成效显著。新增造林绿化23.9万亩,建成绿美村庄505个,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超过3万亩,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全省义务植树1283万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30个、“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42个,组织义务植树活动5898场。纵深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助力打造长三角森林城市群。各地以基地为依托,根据不同季节,开展植树种花、认建认养、绿化讲座、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举办植树节云直播、微信小视频、抖音等线上宣传活动780场,参与人次达560万。

多措并举

确保国土绿化成效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多年来,省四套班子领导在南京长江岸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等林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省政府分管领导多次调研林业和国土绿化工作,受省总林长委托,召开全省林长制工作推进会并作工作部署。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各市县党政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组织召开造林绿化工作会、现场会等,迅速掀起全省造林绿化热潮。

二是造林绿化科学规范。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国办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通知精神,不踩耕地保护红线。在全省大规模植树造林用地落实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实现大地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科学挖掘植树造林潜力,更加重视在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废弃地,以及沿路、水、城、村、厂等十边隙地上造林,加强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把种树像种植农作物一样精细化经营管理,推动全省林业走出了一条“有景必有林、有林必成景”的精致平原绿化特色之路。

三是突出重点严格督查。着力加强江河湖海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和大运河文化带绿化建设,加快建设千里海疆绿色长廊。配合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战略实施,制定绿美村庄建设工程标准,持续高质量推进绿美村庄建设。省林业局及时印发营造林生产计划,专题研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局领导分片带队开展造林绿化调研督导。针对强对流天气袭击,及时下发紧急通知、组织现场救灾指导。举办全省营造林技术培训班和全省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技术暨“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培训班强化技术指导。

四是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省绿委办印发了《关于统筹开展2021年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制作小视频和电视片,通过新华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介进行宣传。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义务植树”线上线下植树活动。随着植树节绿化宣传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深入开展,“植树造林、种花养草”的理念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的意识里、生活中、行动上,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形成了植绿爱绿护绿良好社会新风尚。

科学推进

2022年国土绿化工作

谋划精准绿化造林,助力江苏更绿更美。2022年,全省国土绿化以“塑亮点、构建网、栽乔木、用壮苗、慎截干”为工作要求,坚持一手抓生态保护修复,一手抓绿美景观塑造,全省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建设绿美村庄500个,全面构建城乡一体、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群众认可的绿化格局和森林生态体系。

大力推进生态屏障建设。林业和国土绿化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主体地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着眼大局开展国土绿化,充分抓住生态文明持续推进、“双碳”目标反向倒逼等重大契机,把全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努力增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系统抓好以沿海、沿京杭大运河、沿江、沿淮河等“两纵两横”生态廊道为骨架,以绿色通道、沿水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为补充的纵横交错绿色生态屏障。强化创新驱动,优化森林生态屏障结构和功能,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通过持续努力,为全社会构建更加稳固的生态屏障,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态空间,全力筑牢“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绿色生态基底。

充分挖掘造林潜力空间。在严格执行国办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通知要求的基础上,挖掘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开展造林绿化。首先是不折不扣抓好林业用地上的一般灌木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低质低效林地的造林绿化。其次是深挖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村庄用地、未利用地等的潜力开展绿化。再次是把发展和完善农田林网作为新时期造林和国土绿化的重要内容。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设计,充分利用空间,宜多行则多行;统筹农机耕作和病虫害防治的便利性,在符合规程和防护需求的前提下,预留好农机通道、控制合适的网格面积;综合林带胁地影响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窄冠、防护效果好、有经济价值的乔木树种造林。

深入推进部门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充分发挥绿委办职能,积极协调交通、水利、住建、教育、农业等部门认真履行部门绿化责任,协调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参与支持国土绿化。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积极宣传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等。积极指导“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做好义务植树宣传标识等硬件建设,大力营造“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江苏”的良好氛围。继续大胆创新,积极开展公众喜爱的各种线上线下植树活动。积极组织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广大公民营建各类纪念林,铭志于树,寄情于林。积极开展身边增绿活动,鼓励城市居民利用屋顶阳台、自家小院、建筑外立面、室内空间等开展“立体植树种花种草”活动,鼓励农村公民利用农村边角地、废弃地等开展四旁植树活动。

持续强化生态创建引领。以沿江市县为重点全面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积极打造长三角森林城市群。以建设和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市县为契机,遵循城乡一体绿化理念,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绿化工作。采用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违种绿等方式,努力扩大城区绿地面积,将森林科学有机融入城市空间。加强生态廊道和自然景观建设,发展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市民村民广场、小区游园,推动森林进城进村、森林环城环村、森林连城连村。

着力推进绿美村庄建设。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将乡村绿化美化列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在总结梳理前期建设成效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的要求,持续大力开展绿美村庄建设。紧密结合苏北农房改善、美丽乡村等开展绿美村庄建设,把重点放在提高整体绿量上,以乔木树种造林为主,在庭院宅旁、公共绿地、村庄闲置地上因地制宜种植乡土树种、彩化美化树种,推进村庄“一带三网”绿化,加强村庄原生植被、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古树名木保护,提升美化和生态宜居水平,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全力推进森林质量提升。持续开展森林抚育。适时开展抚育采伐、补植、修枝、浇水、施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高效林农复合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活立木蓄积。修复退化林改造低效林。对于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迟滞、系统功能退化林分或低质低效林分,逐步采取树种更替、补植补播等造林经营措施,改善林分结构。推进森林珍贵化彩色化。通过工程造林、伐后更新、补植改造等方式逐步增加珍贵林木比重。在通道两侧、城镇周边、公园景点等区域大力实施绿化色彩配置,为美丽江苏增添“靓丽颜值”。加强衰弱古树名木抢救复壮。对生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科学制定技术方案,及时组织抢救复壮。

突出抓好科学节俭绿化。科学、生态、节俭是江苏要长期坚持和贯彻的国土绿化基本原则。尊重自然规律,适地适树选好树种,避免盲目应用外来树种,纠正不顾实际片面强求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等不科学的绿化方式。杜绝不科学的过密造林、截干造林和反季节造林,提倡使用全冠种苗。遵循经济规律,有效借助自然力量培育森林,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算好城乡绿化的成本效益账。反对违规采挖大树造林和片面追求一步成林、一夜成景、搞形象工程等情况,摒弃追求奢华、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的不科学绿化发展模式,大力推行以乔木为主、低养护成本的因地制宜节约型绿化模式,切实将科学节俭绿化理念落到实处。

全面促进林业增汇减排。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要求,不断增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增加林业碳汇,在扩大森林资源面积、提升森林资源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积极推进木竹加工产业“节能、降耗、减排”和木竹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研究推广高碳汇能力的树种和造林模式,探索构建林业碳汇交易体系。减少碳汇损失,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减少林地流失、林木减少和森林退化,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造林施工中充分保护原生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尽量避免全垦整地以及对土壤的过多扰动,避免长距离调运绿化种苗等。加强良种应用,加大林木良种选育应用力度,坚持适地适树,优化造林模式,提高乡土树种和混交林比例。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绿化国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攻坚克难,切实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奋力开创江苏国土绿化新局面,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和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林业贡献,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