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常州武进:聚天下英才、绘发展“新景”

来源:武进日报 日期: 2021-08-11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过去的2018年,常州武进交出了“人才工作综合考核全市第一”的亮丽成绩单:“龙城英才计划”创业人才项目AB类11个、C类92个;创新人才项目10个;省“双创人才”新增创业类10个、高技能类2个、创新类8个,占全市比例达50%,另有5人入选省“双创博士”;4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人入选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入围省“333工程”,1家人才企业新三板挂牌……

水集才有鱼聚,木茂才有鸟栖。蓄势发展的武进,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求人才——

“政”利而“才”丰,出求贤康庄路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武进区拥有各类人才资源近25万人,高层次人才数约2.1万人;累计引进领军人才团队998个,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9人;累计入选省“双创团队”6个、省“双创人才”125个;设立外籍院士工作室3家,“千人计划”产业研究院3个;领军人才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折射的是政策红利。

近年来,围绕人才“首选之区”建设目标,武进区深入实施“武进英才计划”,给予引进的发达国家院士最高1000万元创业资金;给予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最高100万元生活费补贴和100万元购房补贴;给予领军型创业人才100万~700万元的创业资金和20万元的人才公寓补贴……

2017年,《武进区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武进英才“荣誉工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重磅政策出台;2018年,各领域人才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武进区人才发展行动计划政策白皮书(2018—2020年)”编制,涉及领军型创新人才、领军型创业人才、产业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14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做到“一个行业领域,一个行动计划”。此举推动武进区人才工作晋档扩面,加快实现党管人才从“双创”领域向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社会事业等领域全覆盖。

2017年入选省“双创计划”高技能类创新人才的史欣兵,是一位一线技术岗位工人。2016年,他来到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因对多路换向阀和斜盘式轴向柱塞双泵进行了工艺改进,使中国自主品牌取代进口液压元件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武进区着力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考核机制。去年,首次通过十大重点项目对各主管职能部门实施积分考核,对全区16个区级机关部门的人才工作实现整体推进、形成合力。同时,按照“乡镇打基础、开发区出成绩”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关于2018年度镇、开发区人才工作单项考核的实施意见》,科学设置26项考核指标,直击工作痛点和问题难点。

多部门、多板块协调推进招才引智,充分彰显了武进对“第一资源”的迫切需求。“政策红包”层出不穷,“人才地图”拓展延伸,为推动武进高质量发展出了一条求贤康庄路。

“人才经济”传佳音 ,彰显澎湃新动能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

在武进,政策“含金量”打造的引才“强磁场”,正在最大限度转化为创新动力、创业活力,人才企业的澎湃动能正在逐步显现。

2017年3月20日,碳元科技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创造了武进企业上市的最快纪录。掌门人徐世中还记得2010年带着处在研究阶段的高导热膜技术来到武进时的情景,“作为‘龙城英才计划’重点支持企业,创业过程离不开政府政策、资金、厂房等的支持,他们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对于专注技术的创业者来说,是最适宜的土壤。”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第11批科技镇长团武进团副团长曹荣根还有另一个身份:泓准达电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2017年,他到武进挂职任区科技局副局长,把泓准达的总部设在了武进国家高新区。

“我来武进,肩负了产、学、研三项任务。”曹荣根说。泓准达是一家专注服务于半导体全产业链的第三方机构;而作为区科技局副局长,曹荣根正在筹备成立武进区集成电路协会,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位于中以常州创新园的江苏绿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上海搬迁至武进仅一年多时间,就挂牌新三板,成为中以常州创新园第一家中以合作上市企业。作为湖塘科技产业园第一家入驻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张勇创办的欣瑞德(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6项医用导管固定装置的专利证书,获得“江苏省双创人才”创业类支持……

数据显示:2018年,全区人才企业开票销售达55.05亿元,同比增长24.53%;税收2.58亿元,同比增长39.46%。年开票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人才企业58家,其中,开票销售1亿元以上人才企业9家,5000万~1亿元人才企业12家。

截至目前,领军型创业人才企业中,碳元科技主板上市;第六元素、朗恩斯科技、铭赛机器人、瞻驰光电等9家企业新三板挂牌。


涵养发展“生态圈”,按下招才引智“快进键”

“曾经,人才项目属于‘无米之炊’;如今,招才引智成了‘有源之水’。”武进国家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缪爱国说。

在武进国家高新区,一支50多人的“双招双引”专业团队,实现了招商与招才工作同部署、同推进。2018年,高新区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12个,占全市的30%。近年来,武进国家高新区相继制定出台“金梧桐人才计划”1.0、2.0版本;与常创投等机构合作设立全市第一支市场化参股人才基金;元旦过后,园区人才公寓正式启用……

一系列配套环境的提升,按下了招才引智的“快进键”。然而,招才引智只是“上半场”,引来了“千里马”,如何留得住,考验着“伯乐”的智慧。目前,全区拥有武进科创中心、中以常州创新园、轨道交通产业园等各类载体超过520万平方米,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产业聚才,才兴产业。智能装备、轨道交通、石墨烯、绿色建筑、医疗健康……“产业链”与“人才链”正实现互动共荣。位于西太湖医疗产业孵化园的常州朗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2016年“龙城英才计划”引进项目,专注于肺介入微创诊疗技术及相关产品开发。目前,企业多个产品进入CFDA注册程序,其中,磁导航精准活检系统的设备和高值耗材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公司创始人马家骏告诉记者:“2016年选择落户西太湖,就是看中这里产业集聚的优势。落户后,园区为我们在一期租用厂房周边预留了充分的空间。随着企业发展,预留空间渐渐利用起来。”

在服务方面,武进区创新实施武进英才“荣誉工程”,设立“荣誉卡”制度,在子女入学、医疗健康、文体休闲等方面提供9大类25项高质量服务;建立完善高端人才安居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公寓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资金,往往是横亘在创新创业人才发展道路上的一道难题。去年12月,一场“资者见智”武进对接会,为资本与人才搭建了新“鹊桥”。现场共签订投融资协议16项,其中8家领军人才创业企业获得江苏银行、江南银行“人才贷”低息贷款共1550万元,8家领军人才创业企业获得创投机构股权投资超2.3亿元。

潮涌新征程,新一轮发展风鹏正举。当前,武进区正不断深化项目池、资金池、政策池、人才社区“三池一社区”建设,实施新一轮“武进英才计划”,“全视角”培育创新产业集群、“全场景”建设高端创新平台、“全要素”构建人才科创生态,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