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诗意田园间描绘幸福画卷

来源:江苏文明网 日期: 2021-09-15

从空中俯瞰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青绿色的麦苗将连片的农田织成一大块绿毯,阡陌纵横间,几排粉墙黛瓦的房屋融入其中,共同构成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风景画。漫步其中,五彩墙绘、田园小景、健身步道、美丽庭院,俨然是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

把风景建在田埂上,将乡愁写在田野间。近年来,常阴沙以“群众满意”为行动“标尺”,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文明引领构建和谐家园,在诗意田园描绘幸福画卷。

深挖文化根脉

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

近日,2020年度苏州“康居特色村”名单发布,常阴沙的常南和常红社区双双上榜。

常南社区区域是常阴沙第一块由江滩冲击而成的土地。20世纪50年代,就有居民在此打鱼生活。常南社区因地制宜,以“长江渔文化”为主题规划设计“渔悦常南”文化村,个性化打造渔船八字门楼、“鱼跃龙门”美丽菜园、渔船码头等精品景点,传承弘扬了老一辈渔民“因势而为,激情昂扬”的奋斗精神;常红社区则是“东方红1号”种子培育起源地,社区以“稻香源头,红色力量”为主题,结合村庄布局,合理点缀景观小景,精心打造党建文化和廉洁文化小游园、美丽河道等亮点。占地2.5亩的健康主题菜园,以废旧材料制作的五彩栅栏分割,并以红色步道连接,不仅让菜园更灵动,更是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良好人居环境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支撑,直接关系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党工委书记钱晓锋说。

近年来,常阴沙深挖历史文化根脉,全力构建“村在景中,人在绿中,碧水蓝天”的田园村居,全力构建“留得住乡愁、忆得起乡情、听得见乡音”的美丽村庄。目前常阴沙已建成省级“康居村庄”1个、“美丽乡村”3个,苏州市“康居特色村”4个,保留村庄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在优质的人居环境基础上,常阴沙充分挖掘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资源,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常阴沙以沿江公路为轴打造10公里的“沿江田园景观带”,常西社区“3D艺术村”,常北社区“心理健康主题公园”“稻田画”“年代记忆村庄”,常兴社区“原乡茶馆”“油菜花海”等农文旅乡村景观,成为许多游客口中的“网红打卡地”。来过常阴沙的游客都说:“周末来这里看看美景,喝喝咖啡,去村庄里小公园转转,满眼都是‘小清新’‘文艺范’。”

聚焦百姓需求

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保服务,真是太贴心了。”近日,在常阴沙“医保服务零距离”志愿活动现场,常东社区居民王阿姨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完成了异地就医的结报手续。

常阴沙距离张家港市区较远,居民中不少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方便他们结报医药费,了解医保政策,园区组织志愿者团队深入社区,为居民急诊以及异地就医未能实时结算的医疗费用进行现场报销,宣传解读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大病保险等政策,打通医保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如何让老年人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到发展红利,也成为园区民生工作的重点。常阴沙通过政府购买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形式,以常阴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精心打造“老有颐养·幸福晚年”特色养老服务品牌,年服务老人上万人次,实现辖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并完成社会化托管运行,常态化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提升了常阴沙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此外,常阴沙通过全域推进实施村级医疗互助项目,打破传统救助壁垒,拓展社会救助模式,实现救助项目社会化;开展“独享暖阳”“椅路相伴”救助关爱项目,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依托“农旅资源”,发展乡村游学,丰富辖区学子的课余生活;“残疾人之家”链接适合残疾人的辅助性就业加工产品,开发“紫茉”文创产品,帮助残疾人增收创收……一件件惠民实事,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让常阴沙成为民生幸福美家园。

坚持内外兼修

文明引领构建和谐家园

走进常北社区十一组村民陈香的家里,宛如到了植物园。院子内摆满了各类绿植,房前屋后也栽种着瓜果、绿化小品。整个庭院干净整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平时一有空我就会收拾收拾“院子里外的植物,看着这些花花草草我也越干越起劲!”陈香说,“以前这房前屋后还是杂乱无章的菜园,这两年周围环境的变化,乡亲们都看在眼里。环境好了,我们日子也过得更舒心了。”

像陈香家这样的“美丽庭院”在常阴沙有50个。环境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农民的房前屋后。放眼看去,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村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焕然一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使得整个常阴沙出门见绿、移步见景。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倡导文明乡风,关键要注重激发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在新时代文明乡村建设中做到合心合力合为。”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希说。

在常西社区四组,路边一间白墙红瓦的小房子便是社区新建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这里不但可以为附近村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还有志愿者定期开展垃圾分类、阅读推广、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村民居住比较分散,仅靠社区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很难服务到所有村民,社区便把一些闲置农房改造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散落在田间地头,打造群众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的新阵地,在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逐步提升文明素养。”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张左平说。

发布“春光正好·携梦前行”16项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57次,参加人数4000余人次,总服务时长2.4万小时;率先在张家港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知晓率达到95%以上;建成1个24小时图书馆、8个农家书屋,服务辖区2万常住居民的阅读需求;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制定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多年前,常阴沙人民发挥勤劳朴实的“农垦精神”,硬是把荒滩草地变成了绿色家园;如今,常阴沙坚持内外兼修,让文明乡风吹遍农村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