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高新区:数字化“转”出新局面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7-27
本月初,工信部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2022)》,江阴高新区在全国230个国家级经开区、168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列全国第37名,较2021年上升5位。
先进制造,智慧“数”造。今年以来,江阴高新区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园区智慧化转型升级,奋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智能制造示范区、现代产业样板区,为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国际化园区增添新动能。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旗下“兴澄特钢”,是江阴高新区“新制造”标杆企业。走进生产车间,数字化带来的变化真实可感。企业副总经理王永建介绍,企业创新打造的钢资产流转的全过程数字化平台日前成功启用,综合运用“物、大、云、智、移”技术,对28820个一级采集点、18个全工序的数据进行自动跟踪和采集,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全产业链溯源,设备综合效率提高20%以上,质量追溯周期从8小时降至1秒。凭借该数字化平台,兴澄特钢获国家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成为全国首个跻身备案清单的钢铁企业。
智能化“改”出新天地,数字化“转”出新局面。在这条新赛道上,江阴高新区的大中小企业纷纷拿出“智”“数”双全的智慧、敢“改”善“转”的勇气,主动改、积极转,一个个“数字样板间”扑面而来,令人惊叹。天江药业坚持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构建起“中医药+互联网+物流网”直通车,年销量以30%的速度递增。天澄装备导入精益数字化管理,将制造周期缩短20%、产能提升15%、在制品库存减少20%。
“对以制造业立命的江阴高新区而言,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江阴市副市长、江阴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顾文瑜介绍,江阴高新区土地空间小、要素资源紧,过去盲目“铺摊子”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时代所需、发展所需,是不得不走、必须走好的新赛道。”顾文瑜说。
踏上新赛道,江阴高新区努力以企业的大转型推动结构的大优化,以效率的大提升推动能耗的大减量。近年来,高新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星级上云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标杆版”“标准版”“适配版”多元化解决方案,让更多企业“敢转”“愿转”。
聚焦产业链和专业细分领域,江阴高新区大力引进培育数字化系统集成服务商和工业互联网总部项目,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去年5月,高新区携手爱波瑞集团共同打造江阴新制造促进中心,为区内企业提供工业软件与精益管理咨询服务、数字化人才培训服务,推动天澄装备、龙腾管件等一批企业转型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爱波瑞入选2021年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平台。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良好的数字生态。去年9月,江阴高新区出台《数字化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建设、招引智能化重点项目、培育数字化试点示范等十大行动,以政府侧投入牵引撬动企业侧投入,持续完善“免费诊断+投入补助+创牌奖励+产出激励”等支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服务、资源有机衔接,全面推动“智改数转”。去年,江阴高新区通过新制造学院实训中心,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人才培训服务,累计完成线上培训610人次、线下871人次。政府从15个方面拿出1万至500万元不等的奖励资金,全面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目前,江阴高新区已有13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实施数字化改造后,平均用工减少16%、运营成本降低19%、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4%、生产效率提高23%,数字化转型效果提升明显。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培育企业1家、省星级上云企业11家。预计到2023年,全区将新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和省星级上云企业20个以上,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贯标认证、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省市智能工厂、智能车间2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