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战收官
来源:宿迁日报社 日期: 2021-07-20
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消除贫困,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艰苦奋战;
有这样一群老人,退而不休,老而弥坚,扶贫助困,躬耕田间;
有这样一群老干部,再苦再累,无怨无悔,乐当贫困户精神依归;
有这样一群老党员,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怀家国。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退下来却闲不下来的宿迁老干部,走弱村、进穷村,出点子、找路子、掏票子,把助推乡村振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当成党交给自己的新任务!
2020年12月,大捷在望,记者走进广袤田野,撷取一张张难忘的面孔,描摹宿迁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中那一群坚毅的身影……
他们像钉子,铆在哪里都有力;
像基石,铺在哪里都坚实
阳光跳上S324省道两侧的女贞树梢时,张用宪赶到宿豫区保安乡丰庄社区。
山楂林叶果几乎落尽,山楂地套作的萝卜、菊花青等蔬菜沾染着白霜。忙着收萝卜的丰庄小组脱贫户吉以娟看见张用宪,高兴地招呼大家围拢。
“张老,这棵树的果子还没长大就炸了,什么原因啊?”
“我家山楂个头大却不甜,怎么办啊?”
……
零下5度的山楂园,从寂冷变生动。
山楂园里,张用宪向丰庄社区居民传授冬季剪枝诀窍
这种场景,张用宪每次来,都会出现——这位用经验、学识、专长帮近百农户脱贫的老林业专家,所到之处,燃起致富希望。
有48年党龄的张用宪退休前是宿豫区林科所所长,这些年,走村入户找“贫根”、开“药方”。他指导栽植的这片山楂林给当地40户低收入家庭提供就业机会。
柴沂河水欢快地流淌。
电话响了,沭阳县刘集镇郇河村脱贫户陈业军请他来看看自己种的那片林子该如何保温……
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脱贫攻坚战中,像张用宪这样冲在最前、守到最后的老科技工作者,全市有1000余名。
田头花生秧子堆成垛,脚下的沙土松软湿润。
2020年12月20日,51年党龄的张再平今年第14趟来到泗阳县来安街道双桥村周庄组,指导花生种植户管理冬麦。
区划调整前,双桥村属于八集乡,所产的“八集小花生”闻名遐迩。前几年,这个品牌却险遭灭顶之灾——一筐花生半筐虫,农户不得已用禁药防治。虫灭了,药物残留超标,口感苦涩,“八集小花生”声誉受损。
退休前担任泗阳县农业局副局长的张再平和泗阳县扶贫开发协会的老专家伸出援手,改良品种,优选药肥,打响了一场“花生保卫战”。
老党员张再平(中)在研究脱贫户周汉成家今年小花生的品质
2017年5月,张再平选择周庄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德喜家10亩地做试验,起垄、播种、施肥,初花、盛花、结果,全程指导。
120天后,亩产由常规种植的400斤提高到650斤。加上种麦稻收入,陈德喜家一举脱贫。
2019年,花生示范种植面积增加到280亩,帮助26户低收入户实现脱贫。
双桥人算了笔账:种一亩花生要比种玉米增收500元以上;加工成花生油出售,每斤又增值0.5元,这样每亩花生收入可达3000元。
如今,来安街道花生示范种植面积已达500亩。江苏百年苏花食品集团与农户签了购销合同,生产车间就在双桥村近旁。
小花生给八集人带来财富。田还是那些田,光景却早已不同。
老干部的身躯不再挺拔,可奔波在地头,即便瘦削也高大。
他们有青松的风骨,扎根乡土;
有绿杨的热情,向阳生长
门前菊花绽放,平添一抹明亮生动的温暖。
2020年12月21日上午,66岁的低保户李明国坐在李庄小区的家门口晒太阳。
李恒忠端着刚烙好的单饼走来——两家近在咫尺,惦记着李明国腿有残疾,两个女儿都出嫁了,李恒忠一天来好几趟。放下单饼,李恒忠就进屋换灯泡。李恒忠退休前是泗阳县李口中心小学校长,自学了电工技术。谁家插座没电了,灯头不亮了,第一个就想到他。
老党员李恒忠和他帮扶的低保户李明国(左一)在拉家常
揉揉眼睛,抹去眼泪,李明国回忆起,李庄村金码组的老房子没拆迁时,李恒忠把自家房子借给他养蚕,买好化肥农药帮着撒到田里……
2019年2月,李口镇推进集中居住,李庄村需要整体拆迁,李恒忠带头签字;2019年5月24日,他第一个搬离,安置费都没要。“我是党员,给集体节约一分钱也是好的。”49年党龄的李恒忠说。在他带动下,李庄村顺利完成拆迁。
金码组原先的那片宅基地顺利还田,如今小麦长势喜人。
年华老去,精神长春;心有阳光,守住本真。宿迁近3万名离退休老干部成为脱贫攻坚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清清的沟渠边,小黄狗撒着欢。桃树林里,枝条悄悄发了芽。
“留一根结果枝、一根预备枝。落剪要果断,枝枝要见光。”2020年12月20日早晨,江永安在大棚里“授课”,在农场里帮工的洪桥社区居民江春平和3名专程从瑶沟乡、车门乡赶来学剪枝的果农边看边记边练习。
江永安在自己的农场里给桃树剪枝
江永安退休前是泗洪县青阳街道农技中心主任,他的农场占地53亩。剪枝、打杈、除草、采摘……农忙时,江永安总是优先雇佣附近青阳街道洪桥社区的低收入户,每天70元,日结日清。
“退休了闲不住啊,个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算富。能帮着乡亲们脱贫致富,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36年党龄的江永安说。4年来,他累计帮助15户低收入户实现脱贫。
“我们跟江主任学到了技术,以后就不怕受穷了。”已经脱贫的江春平说。
沾满两腿泥,群众心欢喜;拍拍一身土,群众心不堵。老干部把自己当成扶贫战线上的普通一兵,“稳扎根”“勤做事”。
他们如战友,并肩啃下“硬骨头”;
如父兄,困厄之中搭把手
滴水成冰的夜,打着手电筒出门,陈登举焦急而欢喜——前面庄子姚兆加家母羊难产了。消毒、剖腹、缝合……忙活大半夜,5头小羊下生。
36年党龄的陈登举,退休前是泗阳县爱园兽医站站长。69岁的姚兆加是泗阳县里仁乡宴钱村的脱贫“困难户”,家里地少人口多,老的老小的小,没几个劳动力。
老党员陈登举(右二)查看脱贫户姚兆加家波尔山羊的生长情况
乡里乡亲的,陈登举想着得搭把手。姚兆加以前养过羊,两头三头的,没赚头。两人一合计,觉得养波尔山羊是条路。2019年初,陈登举出钱出点子出技术,帮老姚建羊圈,买种羊。高床养殖冬温夏凉、保持羊体卫生;青饲喂养节约成本。有了陈登举的指导,老姚的羊繁殖率、成活率高,体型大、肉质好,售价高。2019年,姚兆加养羊80头,获利5万元,成功脱贫致富。今年,又扩大了养殖规模……
冬夜的星空下面,希望在蔓延。
老干部与扶贫对象“点对点”“面对面”的直接帮扶,让“硬骨头”变“软”,让瘠田成沃土。
“听说晶晶交了入党申请书?”“李阳有女朋友没?”2020年12月21日,党员活动日活动结束后,泗洪县青阳街道老干部支部周宏、许保琴等老党员聚在一起,交流彼此“扶贫孙子”“扶贫孙女”的近况。
这个支部的老党员提起结对帮扶的孤弃儿童,都用“扶贫孙子”“扶贫孙女”这个满含怜爱的称呼。
11年过去了,周宏还记得初见晶晶的那个雪天。她靠在双目失明的爷爷身旁,提到早逝的父亲和不告而别的母亲,眼泪直淌。
泗洪县青阳街道老干部支部的老党员周宏(右一)讲述她和“扶贫孙女”晶晶之间的故事
64岁的周宏自此多了个孙女。她每个月都骑12公里路送米油送衣服送生活费。车把和后座挂得满满当当,周宏骑得歪歪扭扭。
2018年夏天,晶晶考取南京邮电大学。支部给晶晶开欢送会挂大红花,还筹了两万元生活费。周宏笑呵呵地买衣服被子行李箱,还塞了2000元现金。晶晶品学兼优,最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梦想和周宏奶奶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13年来,母亲早逝,父亲患有精神疾病的李羚、李阳姐弟让老党员许保琴很怜惜。第一眼,她很惊异:15岁的李羚居然头发都白了;第二眼,两姐弟借居的麻纺厂车间老旧破败。姐弟俩一声“奶奶”喊出,她抹着眼泪将两人领回家,管吃管穿管出学费。李羚大学毕业结婚成家,许保琴的心算放下了一半。
对于晶晶和李阳来说,在“党员爷爷”“党员奶奶”十余年的呵护下,生活的苦涩已逐渐淡去。
扶贫扶智。多年来,泗洪县青阳街道老干部支部的138名老干部帮扶了97名贫困户子女,23人考上大学,1人从大学入伍。
现在,全市有6000余名离退休党员结对留守儿童、贫困儿童,让过早感受生活艰辛的孩子看到这个世界的“小美好”,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