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江苏宿迁:“花井”化景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日期: 2021-12-10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王集镇的花井社区,名字很美,听说过去闭塞贫穷落后,群众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土地是老岗地,下雨天走路,一脚陷在泥巴里半天拔不出来。

花井社区现在情况怎么样了?10月29日下午,记者到花井社区驻点采访。

行走在花井社区的乡间道路上,眼前一片丰收景象:广袤的稻田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弯了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稻香;600亩连片西瓜大棚里,满地是滚圆的西瓜;藕塘里,几位穿着皮衩的农民正在水里起藕;蔬菜大棚里,七八名村民忙着摘辣椒,装满了一袋子就抬到大棚外面称重;养殖场里猪肥牛壮,鱼塘里鱼儿欢腾跳跃;板材加工厂里,七八十名村民在忙碌,有的锯木头、有的旋切,有的打包……

村民把摘好的辣椒抬出来称重

这还是过去的那个花井社区吗?花井社区党总支书记胡栋解答了记者心中的疑惑。

变化首先源于交通的改变。七八年前,新245省道从社区穿境而过,和乡道刘三路接上了头。社区干部看得透彻,路通了就要让财路进来,产业才能打通脱贫的“任督二脉”。他们决心让这条路开启社区发展的新思路,成为社区发展的致富路。

胡栋在拆迁现场检查

社区干部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胡栋和县残联联合办了残疾人之家,召集本地20多名残疾人打工,组装一次性剃须刀;嵇高光办起了养殖场,饲养几百头牛和几千只鹅;黄同胜办起了家装公司……

当地村民在木材加工厂打工

看到家乡的变化,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成为致富的主力军。村民张茂盛利用泗阳的劳动力优势和木材优势,返乡办起了泗阳县强龙木材加工厂。厂里加工出来的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成了本地的纳税大户,不仅自己发家致富,而且带动了近百名当地村民就业。

年过七旬的老人都来木材加工厂上班赚钱

在花井社区,就连一些残疾人也不甘落后。右手残疾的刘绪茂就是一个靠规模化种植脱贫致富的典型。过去刘绪茂家里穷,没文化,加之右手残疾,想致富,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外出打过工,做过泥瓦匠、贴过瓷砖,比别人付出得多,收获却很少。新的时代给了他新的机遇。2017年,刘绪茂瞅准了机会,一次性流转了140多亩土地种粮食。尝到甜头之后,他今年再次流转了40亩土地。刘绪茂自豪地说:“谁说种地不能致富,规模种地照样可以赚钱。”

大棚里蔬菜长势旺

路通了,一些外地客商主动带着资金、技术来到花井社区。浙江台州刘先生流转600亩土地种大棚西瓜,沭阳李先生流转50亩土地种大棚蔬菜,新沂蔡先生流转100亩土地种植花卉……当地留守的“闲人”都成了他们项目工地上可以赚钱的“忙人”。

花井社区也是泗阳县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特色社区,社区有27个村民小组1412户7100人。其中回族占了4个小组,287户,1412人。

600亩连片西瓜大棚

花井社区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上级民委支持下,坚持以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切入点,推进特色村寨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近年来,社区不断向上级争取民族发展资金,其中投入100余万元发展特色村寨及千亩桃树产业,投入100余万元建起高效大棚蔬菜产业园,投入50万元入股当地的米厂。这些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并解决了近40户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和脱贫。

看看、转转、聊聊,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在大棚里干活的村民下班了,他们的欢笑声也散落在回家的路上。

摘好的一袋袋辣椒被抬出大棚

晚上8时,几位社区干部又打着手电筒,到田地里检查秸秆禁烧情况。凡是收割过水稻的田地,他们都过去检查一遍才放心。最后,又安排一位社区干部守夜,其他人才回家休息。

当晚,记者住在社区干部孙反修的家里,带着下午看到、听到的一切,和喧嚣了一天的村庄一起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醒来,天已经大亮。热情的孙反修已经烧好了早饭。早饭后,记者在附近转了一圈,发现这里的生活环境非常好:不仅有一排排漂亮的五层楼房,还有“别墅区”。水电、网络、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人们在这里安家乐业。一户户庭院美、室内美、厨厕美、生活美、邻里美的“五美庭院”,让人俨然步入了“世外桃源”。

“桃林名苑”小区环境优美

孙反修告诉记者,这是“桃林名苑”小区,社区的农房改善项目,目前一期近800套已经住满,二期正在建设中。这两年,社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为方便群众休闲娱乐、邻里议事,花井社区向省民委争取150万元特色村寨资金,兴建了社区群众活动中心。中心内设有卫生室、老人活动室、少儿活动室、图书室等,并完成了健身路径和篮球场建设,提高了特色村寨建设水平。同时,还积极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点、残疾人之家、居家养老服务站,较好地改善了社区活动和就业环境。

社区也有漂亮的幼儿园

现在的花井社区,通过外在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的努力,已然破茧化蝶,每年集体收入超过100万元,成为泗阳县新245省道沿线的“五朵金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