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搭建平台擦亮品牌 让海内外更多人才追梦来扬
来源:扬州日报 日期: 2022-05-09
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近年来,江苏扬州坚持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才促发展新局面。
聚焦“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资助市“绿扬金凤计划”双创团队17个、领军人才846名、优秀博士1466名;承办2021年全省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总决赛,搭建乡土人才创业孵化和创业指导平台;建成苏中地区首家国际人才社区……近年来,扬州持续加大人才招引、培养、服务力度,搭建平台筑巢引凤,不断完善举措,擦亮“追梦来扬 州(周)到爱才”品牌,全力打造海纳百川的逐梦之城、圆梦之地。
一个信号
人才政策持续优化,搭台筑巢打造人才共同体
重才、尊才、爱才、惜才,是扬州的优良传统。发展中的扬州,对人才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
政策永远服务需求,人才政策也是如此。扬州出台了以“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和“人才政策20条”为龙头,以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载体平台、金融支持、服务保障、荣誉奖励、行业领域等为支撑的“2+N”人才政策。数据显示,扬州10年间人口增加了10万,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互动并进的格局初步形成。2021年,扬州提出集聚高层次人才和优化城市人口结构要同频共振。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五年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新增在扬就业创业大学生10万名以上。扬州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财政局等多次赴苏州、杭州等地,调研学习人才工作先进经验,并按照“好于以往、优于周边”的要求,聚焦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起草相关实施细则,正式开始构建人才政策3.0体系。今年初召开的扬州市两会再次释放信号,人才政策将继续“加码”,搭台筑巢打造人才共同体——举办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实施人才“飞地”离岸创新工程;加强产业人才培育,依托在扬高等院校,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加强人才平台建设,推广设立开发园区“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专窗、专线、专员服务制度,为研发设计、成果转化、创业孵化提供全链条配套服务……随着年初“人才新政15条”的正式出台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来扬留扬回扬创业就业实施细则、天使梦想基金管理办法、招引卫生人才教育人才等9条实施细则的陆续推出,扬州人才政策3.0体系将基本构建完成。
招才引智有底气,更要接地气。2022年1月,扬州市委、市政府举办今年首场早茶会。
当天,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邀请14位创新创业人才共进早餐,听取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努力营造更为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他们中既有企业家、科研人员、技术能手,也有教师、医生、专家人才等,是各行各业的带头人和佼佼者。
“相关部门要认真梳理汇总、消化吸收,加强与各位创新创业人才对接沟通,切实把大家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服务创新创业人才、推动扬州人才工作的具体举措。”会上,张宝娟强调,要进一步做强人才工作载体。党委政府与用人单位要共同发力,制定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同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量身定制人才服务、供给人才产品、打造人才载体。
为了让人才工作既“增人数”又“得人心”,近年来,扬州市深入落实联系服务专家机制,市县乡千名干部结对联系千名人才,市党政领导带头,6年内累计慰问2300多名高层次人才,组织1200多名专家人才免费体检,发放人才“绿色通道”医疗证1000多张,扎实开展“爱国·奋斗·奉献”精神教育,举办“建党百年‘健’行初心”人才健步走活动,引领广大人才同向发力;发布3条寻找“好地方”红色记忆专线,让人才感知扬州、热爱扬州。
“刚从西安来到扬州时,面对新地方、新环境,我曾担心适应不了,但扬州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在早茶会上,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田莉蓉说,“两年来,市委人才办、市航空办、广陵区相关部门有关领导定期到公司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倾听人才心声诉求,落实好各项保障服务,提供安置住房,协调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扬州市委人才办、团市委、广陵区还定期举办相亲联谊活动,很多年轻人喜结连理、乔迁新居,在扬州彻底安了家。这些让我们很感动。”
一种理念
“人才磁场”效应不断增强,激活人才“春江水”
2021年,扬州市国家级人才工程、省“双创计划”“333工程”申报入选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数字是扬州吸引力提升的佐证,是扬州以“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结果,更是扬州紧抓大项目、大产业、大平台落户机遇,产才融合积极构建引才聚才“强磁场”带来的成效。
“留下来,就是因为想干事、能干事。”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技术中心副主任、材料研发中心主任陈刚说。作为“绿扬金凤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曾是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副教授的陈刚在扬州实现了从高校老师到技术管理者再到企业经营者的转变。
“在这里我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也找到了创一番新事业的可能。”全职加盟宝胜后,陈刚主要负责电线电缆新产品、新材料研发及项目管理。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他不断吸引这一领域的顶尖人才来扬、留扬。
随着“绿扬金凤计划”的持续实施,一大批人才项目在扬州这片沃土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泽景汽车电子公司“掌门人”吕湘连也是“绿扬金凤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其研发的相关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5项。为帮助泽景加大投入、打开市场,扬州天使(人才)专项资金提供了300万元股权投资,为企业新技术研发注入一针“强心剂”,先后撬动上汽产投、顺为资本等风险投资3.2亿元。扬州市国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曾经的300万元投资如今以5000万元挂牌转让,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和领军人才企业的发展潜力。
扶上马,送一程。2021年3月,泽景被认定为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快速发展的泽景,还带动了仪征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一个人才项目,创成一个企业,带动一方产业。泽景是与扬州重点发展产业匹配度较高的人才项目加速成长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印证。
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重点产业也是涵养人才的“活水”。扬州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12年来,围绕“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扬州累计资助“绿扬金凤计划”双创团队17个、领军人才846名、优秀博士1466名。坚持“高精尖缺”和需求导向,探索建立科技人才“揭榜挂帅”机制,2021年,征集发布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783项、关键技术需求208项。克服疫情不利影响,“请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线上”和“线下”联动,首次采用“城市分站赛+总决赛”“线上+线下”的模式,在北京、西安、扬州3地举办“绿扬金凤”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吸引451个优质高层次人才项目参赛。实施青年大学生“百千万”行动计划,举办“百名博士扬州实践”“千名大学生看扬州”“万名大学生社会见习”等活动,吸引近1.2万名优秀年轻人才关注扬州,打造了青年人才就业创业优选之地。持续赋能科技镇长团“团+组”等“四项制度”,组建第4批7个产才对接专家组,210名专家团员精准服务186家科技企业,为技术攻关、项目合作问诊把脉。创新开展科技镇长团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结对共建工作,遴选新一批46名团员结对68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团室共建”工作列入2021年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十大任务。
拿出真金白银吸引人才来扬州创新创业只是第一步,有没有量身定制的培养、服务和管理举措,直接影响到人才的事业发展和最终去留。
近年来,扬州市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人才发展的“强引擎”。2021年遴选第5期151名“英才培育计划”人才,首次全部支持40周岁以下青年人才,组建第5批37个市级“名师工作室”,遴选第6期62名“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学员。特别是面向“双一流”高校选聘100名扬州优秀青年人才,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扬州市还承办了2021年全省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总决赛,搭建乡土人才创业孵化平台和创业指导平台,运河“扬家匠”乡土人才“三带”创业园正式开园,扬州乡土人才市场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创新推出“扬州好地方 大师造好物”乡土人才创业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推广乡土人才网络直播,市场化开发小程序店铺、抖音、视频号、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推出一批深受欢迎的“网红爆款”,产品推广VCR累计点击量达136.3万人次,“藕遇绿杨春”茶藕礼盒销售额超100万元。
一流生态
打造“双向奔赴”发展热土,用好综合优势营造人才“新生态”
人才和城市,是“双向奔赴”的互相选择。为引进、培养和留住人才,近年来扬州下足了功夫,花尽了心思。
2021年5月,江苏聚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扬州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致力于大功率充电设备和安全充电数据化产品的开发。企业联合创办人赵宇说,在企业注册等多个环节,扬州都提供了贴心服务。更让赵宇感动的是,扬州还建起了人才公寓,为来扬创业者解决了住宿这一燃眉之急。“人才公寓环境舒适、设施齐全,还配套了健身房等设施,让我们感受到了扬州对人才的满满诚意。”赵宇说。
位于曙光路518号的人才公寓
聚焦办好人才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聚力打造创新创业最优生态。2021年,扬州建成苏中地区首家国际人才社区,一次性投入使用人才公寓811套,集成打造人才宜居、教育文化、医疗健康、创新创业的“类海外”人才工作生活场景,为青年创新创业就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包括工商注册、法务咨询、政策扶持、项目指导、人才招聘等。
当前城市的人才争夺,也转向了对人才生态的综合考验。扬州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和赵宇一样,越来越多的来扬留扬人才,感受到了扬州的暖意。
2021年11月12日,高层次人才科学健身讲堂在游泳健身中心正式开讲,并现场发放了“扬州人才健身券”。“健身福利贴心又给力。”2021年扬州市优秀青年人才计划成员葛秉青拿到健身券后开心地表示。
连续17年面向科创企业家、领军人才评选“十大经济新闻人物”;围绕青年人才联谊,每年结合年度时事热点,举办10期交友联谊活动;创新举办高层次人才科学健身讲座,发放人才旅游券、健身券,累计发放绿扬英才卡452张……
扬州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人才不同时期的需求不同,如创业初期对人力、财力和资源支持更有需求,成长与发展阶段则需要稳定的环境和制度协助科研成果转换落地。“为此,我们聚焦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等方面构建了一条人才‘生态链’,使整个‘生态环境’达到最优。”
引才、留才、育才,扬州诚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