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山万水 苏铜携手奔小康
来源:苏州日报 日期: 2021-08-30
2019年11月8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由苏州市和铜仁市联合向中科院申报的一颗国际编号为“215210”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梵净山星”。
“梵净山星”闪耀苍穹,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在全面小康征途中的一段奇缘: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铜仁,深居武陵山腹地,两地一东一西,相距千里。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苏州与铜仁牵手,结下了对口帮扶关系。
2016年,苏州市对口帮扶铜仁市工作上升到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范畴。
2017年4月,江苏省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工作队开拔,首批队员正式到铜仁赴任。
3年来,苏铜甘苦相依,在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整村帮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扶贫协作格局。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要求,苏州要把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当做自家事,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对苏铜扶贫协作工作批示指出,要持续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扶贫协作,确保铜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奔腾急,战犹酣!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在最关键的冲刺阶段,苏铜扶贫协作如何一鼓作气、续写典范?让我们与“梵净山星”一起,解读奋斗者们用智慧与汗水写在黔东北大地上的答案。
优势衔接,苏州产业项目遍地开花
初夏时节,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耗时1个多小时才从铜仁市区来到江口县桃映镇小屯村。站在山头放眼望去,这里绿树掩映、植被茂密,宛如世外桃源。
据了解,小屯村以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后来江口县引进苏铜鹿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成梅花鹿养殖基地,目前已养梅花鹿500多头,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养鹿所需的青储饲料主要从当地收购,由村集体和企业发动村民种植玉米,再以500元/吨的价格回收玉米秸秆,土地收益大幅增加。有听力障碍的贫困群众李昌友给梅花鹿喂着饲料,嘴边浮起笑意。他每月工资2700元,既能解决温饱问题,又能照顾家里两位老人。
苏铜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家明介绍,公司基地正在修建车间用于加工鹿茸和制酒,今后会雇用更多像李昌友一样的当地村民。桃映镇计划将梅花鹿产业作为当地的龙头产业来发展,并带动龙虎村、溪口村、瓮会村等周边村寨,确保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户稳定增收。 铜仁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以来,铜仁市已成功引进284家东部企业,带动近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对照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办法》,苏铜两地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制度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在“自选动作”上先人一步,为全国扶贫减贫探路子、摸经验。
东西协作像一根杠杆,一方面撬动了苏州企业投资铜仁的热潮,另一方面帮助铜仁贫困人口找到了就业脱贫的新路径。
记者走进万山区旺家花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立刻被眼前的忙碌景象吸引:明亮的厂房里,数十台机器整齐排列,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在一阵阵“嗒嗒”声中,五颜六色的原材料飞快地生成一件件新衣服……
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苏州高新区投入扶贫协作资金,帮助旺家花园安置点开起了扶贫“微工厂”。
此外,万山区与苏州高新区还在旺家花园安置点共建了万山区人力资源市场,填补了万山区固定劳动力交易场所空白,为万山区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使旺家花园安置点成为贵州省第一个拥有人力资源市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铜仁万山区与苏州高新区深化劳务协作,是两地扶贫协作的一个缩影。通过苏铜劳务协作平台,苏州累计援建铜仁扶贫车间64个,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2339人。同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推荐等方式,帮助铜仁1.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江苏就业或在贵州省内就地就近就业。
输血+造血,帮扶机制打通“铜货入苏”销路
哪里有强烈的政治担当,哪里就有生动的扶贫实践、扎实的脱贫成果。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贵州省1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铜仁市计划今年摘帽的最后一个贫困县,铜仁剩余的22个未出列贫困村均集中在沿河县。去年,苏州市工商联50个直属商会与铜仁市50个深度贫困村和一类贫困村结对。
沿河县获得了来自苏州民间力量的重点帮扶。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21日,苏州市工商联又组织沙钢、亨通、同程网络科技、东山精密、江南嘉捷电梯、路之遥科技、中亿丰建设集团、波司登、雅鹿、苏州汽车客运集团等10家重点民营企业以及张家港市新一代企业家商会、香樟文化产业联合会2家行业商会,与沿河县剩余未结对的12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实现了对沿河县22个未出列贫困村的结对帮扶全覆盖。
各民营企业(商会)捐赠资金120万元,并在劳务就业扶贫、消费扶贫、产业项目协作、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进行帮扶,助力“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
既要帮扶,也要互助。经过多年发展,铜仁万山已初步实现了“把山沟沟变成城市居民菜篮子”的目标,但随着规模的增大,新的难题也摆在了万山眼前:销路在哪里?
此时,苏州高新区送来了破题“金钥匙”。苏高新集团投资1.5亿元,在万山经开区建设苏高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打造贵菜进入长三角的物流集散地,促进万山区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帮助“黔货出山”“铜货入苏”。
今年2月,苏高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建成投用,并与苏州鸿海食品、食行生鲜以及万山区当地的亿创电商公司等三家龙头企业展开合作,将当地农特产品收购后发往苏州、上海等长三角城市,进一步打通万山乃至铜仁农业产业革命“大动脉”,让当地农业规模化发展后顾无忧。
驻足回望,一个个大项目开花结果。2019年,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铜仁建成主销苏州的绿色农产品直供基地3.22万亩,在苏州开设贵州铜仁“梵净山珍”(苏州)展示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旗舰店、专柜等)31个,在苏销售铜仁农特产品5.7亿元,惠及贫困户21886人,苏铜两地互助的心贴得更近,协作的手牵得更紧。
有福同享,铜仁民生故事透着苏州温度
在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坪茶村,每天中午和傍晚,79岁的老党员曾三妹准时来到“昆碧幸福里”吃饭。“每天中餐和晚餐两顿在这里吃,生病了还有医生给我们看,对我们很关心,感觉很幸福。”曾三妹老人边吃边说。
每天跟曾三妹一起在“幸福里”吃饭的有20多人,大多是坪茶村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及多病老人。村里4名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有专人定时上门送餐。“幸福里”的志愿者服务队还会定期陪伴老人聊天、看电视,给老人过生日,让老人感受到家人般的关心、家庭里的幸福。
作为碧江区首个综合关爱中心,“昆碧幸福里”原先是一座废弃的村小。2018年7月,由昆山市投入80万元修建,旨在为当地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等“三留守”人群打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慈爱之家。自2019年4月投入使用以来,该项目已覆盖坪茶村五保户17人、留守儿童65人、留守妇女40人,帮助坪茶村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妇有所依、群有所乐。
2017年以来,铜仁市把江苏省和苏州市帮扶的资金、人才、技术,与自身的资源、生态、劳动力等优势资源有机结合,精心实施帮扶项目1042个,覆盖贫困人口69万人。
同时,社会参与扶贫力量持续增强。仅2019年,苏州市各类爱心企业、行业协会、地方商会、公益组织、慈善机构等捐赠扶贫物款7368万元,惠及铜仁贫困人口超过4万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苏铜两地从单向扶贫到产业对接,从经济援助到社会事业多领域深度合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补齐民生保障短板。
人才支援,扶贫与 扶志扶智有机结合
2017年以来,一批批苏州专业人才来到铜仁持续“造血”,带动东西部扶贫协作不断向深里走、向实里走。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玉屏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来自太仓市实验中学的陆振东老师挂职担任校长。记者电话连线时,陆校长正在与当地教育局领导商议推广该校“组团式”教育帮扶试点经验的相关工作。2018年,陆振东等三位太仓名师到玉屏一中“组团”支教,任玉屏一中正副校长,全方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他们的努力下,玉屏一中2019年初三毕业班中考平均分超出该县第二名学校39分。他介绍,玉屏县教育“组团式”帮扶模式已作为国家发改委第二批新型城镇化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2019年,苏州市累计选派129名党政干部,408名教师、医生、农技人员等专技人才到铜仁挂职或开展1个月以上专业帮扶工作,两地联手打造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试点21个。
江苏省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工作队领队,铜仁市委常委、副市长查颖冬说:“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既是一种磨炼和考验,更是一种情怀和责任。下一步,我们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燃的状态、更硬的作风,为铜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贡献,用初心和使命书写出一份让两地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