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闯新路 迈大步 淮安推进科技创新与阳光扶贫深度融合

来源:淮安日报 日期: 2021-08-16

盛夏时节,走进我市的田间地头,发现到处洋溢着“科技风”——瓜蒌连片种植、稻虾共养共生、搭建科技蔬菜大棚……去年以来,我市启动科技“四位一体”精准助力阳光扶贫专项行动,推进科技创新与阳光扶贫深度融合,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科技管理部门应当积极作为,发挥科技职能优势,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市科技局局长孙志标说。截至目前,市科技局选派的14个科技帮扶团队已经为结对帮扶村引入新品种、新技术11个,打造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7个,开发精品红色研学路线2条,培育高附加值农产品品牌4个,精准带动150余户低收入农户脱贫,促进12个经济薄弱村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累计带动新增产值上千万元。

供需对接,让科技扶贫“发力点”更精准

日前,记者来到涟水县黄营镇守阳村,在当地种植大户李桂萍的食用菌大棚内,看到一个个排列整齐的菌棒上杏鲍菇长势喜人。“我原本不懂杏鲍菇种植,多亏了王教授,对我们手把手现场教学,杏鲍菇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告诉我们怎么做。如今,我承包了20个大棚,一个大棚生产4500斤杏鲍菇,销售额达1.8万元。”李桂萍口中的“王教授”,是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新风。王新风来到守阳村后,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废弃菌棒仿生态栽培技术”带到这里,利用闲置大棚,将附近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废弃菌棒进行再利用。“这个项目我先做示范,村民看到了效果、尝到了甜头,增强了他们脱贫的信心。”王新风说,2019年春,他又利用栽培杏鲍菇后的空置大棚,引种淮安市农科院选育的苏梦系列西瓜,邀请专家上门传授西瓜栽培技术,给栽培户带来0.4万元-0.5万元/亩收入,“瓜—菇”轮作栽培新模式现在深受当地栽培户的欢迎。

“农民需要什么样的项目,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技术支持,只有深入农村一线‘把脉问诊’,才能‘对症下药’。”市科技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初,围绕科技如何精准助力脱贫攻坚问题,市科技局邀请淮阴师范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院所有关专家组成调研组,赴我市经济薄弱村实地走访,发现我市经济薄弱村有技术和成果需求,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和影响,既缺乏有效的渠道去获取这些技术和成果,也缺乏相应的财力去购买技术和服务。为此,市科技局谋划科技人才、专业技术、科技项目和契约服务四位一体,精准助力经济薄弱村脱贫攻坚,用2年时间,实现挂钩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

在此背景下,一项项需求逐渐明晰,一条条信息公开发布,一个个对接接踵而至,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吴小伟团队、兰州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阴工学院、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等10多家单位及专家主动“请缨上阵”。

汇聚资源,为乡村振兴“高质量”添活力

时值盛夏,苏淮高新区淮洪路办事处双湖村的260亩瓜蒌长势正旺。这是瓜蒌生长的关键期,为保证科学的田间管理,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扶贫团队赴双湖村为瓜蒌基地送去了种植技术专场培训,双湖村瓜蒌种植是科技“四位一体”精准助力阳光扶贫的科技扶贫项目。“2016年,市科技局主动找到我,建议我引入这个项目,他们既帮扶技术,更帮建销路,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双湖村党总支书记孙在马说,在双湖村瓜蒌连片种植之初,市科技局在会同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还引导与引进企业签订合同,企业承诺给出收购的最低保护价,当年每亩地收入就达4100余元,收回了成本。孙在马介绍,260亩瓜蒌地由50多户村民流转而来,其中13户是贫困户,除了每亩地每年获得流转费1000元,在家留守的低收入老人还可以就近到瓜蒌地施肥、打草挣工资。

为帮助省定经济薄弱村淮阴区徐溜镇涵洞村加快脱贫,兰州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从搭建涵洞村生态文化旅游平台入手,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保存完好的原始田野风貌和完整的民俗文化,以生态旅游为抓手,以土特产销售为突破口,帮助涵洞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增收。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涵洞村文化旅游服务平台有望今年上线,土特产品正在着手进行商标注册和包装设计。通过生态文化旅游和土特产销售,今年涵洞村村集体有望实现脱贫。

此外,我市还注重资源扩充,形成内力外力齐发力的互动局面。优质特色西瓜基地建设项目团队从江苏省农科院引进推广苏蜜8号西瓜新品种;淮安区小湾村季桥硒米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团队引进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土伯·硒之源有机富硒肥用于水稻种植;在“互联网+”模式下戴梨园村中药材种植技术服务与产品推广销售势头正旺……

科学立项,让永续发展“新模式”可复制

建成340亩西瓜优质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自主育成的苏梦、苏创系列西瓜品种9个;推广瓜稻轮作、西瓜无籽化栽培种植模式2个,2019年春季西瓜生产实现亩产3560公斤,亩产值12500元;注册“酥嘴”商标品牌1个,并对接广州世果汇,落实西瓜订单60亩;通过合作社特色西瓜基地建设过程中提供务工机会、示范带动引领发展特色西瓜种植等方式,带动10户一般贫困户脱贫,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6万元……“确立科技扶贫项目必须紧扣农村实际、紧跟时代发展、紧贴农民实情,放远眼光、放长效应,既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更不能为了数量而不顾质量,要做一个成一个,做成一个带动一片,进而使贫困村强起来美起来、贫困户富起来好起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淮安样板’。”孙志标说。在去年6月初我市科技帮扶供需对接会上,46个有科技需求的经济薄弱村和102名备选科技特派员现场对接,促成了33个帮扶合作意向,最终遴选出14名牵头科技特派员、14个科技帮扶团队、14个可行性强的科技帮扶项目、13个经济薄弱村,并安排资金给予支持。

为进一步提升专项行动的内涵并发挥长效作用,2019年,我市在对专项行动实施情况进行客观研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育和打造专业服务“三农”创新创业的长效载体、高质量平台——国家级“星创天地”。“星创天地”是国家科技部近年来新规划建设的专门服务于“三农”创新创业的科技平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众创空间,是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我市以革命老区涟水县和淮阴区为重点,培育和打造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目前已经完成前期调研和载体规划,即将进入正式申报创建阶段。专项行动具体帮扶项目实施结束后,留存的国家级“星创天地”将为革命老区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提供高质量的科技平台支撑。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王伟东 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