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新时代鱼米之乡: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12-2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这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有力抓手,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文件。

对比去年收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新一轮方案在总体目标上,从推动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江苏如何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记者从苏南、苏中、苏北各选取了3个村落,探寻他们的整治之道,管窥全省如何作答。

昆山:江南水乡庭院美

永新村位于昆山东南端,与上海青浦区接壤。初冬时节,行驶在田间小路上,双向两车道的沥青路平坦干净。路旁是成片已经收割过的稻田,还残留着些许稻香。田园美景中,错落有致的江南水乡风格的乡村别墅,在湖水波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精致。

六如墩,是永新村的一个自然村落。从高空看,村里的两个湖如同两只水汪汪的葫芦,六如墩村也称“葫芦村”。“村里的湖原先是个鱼塘,大家环保意识差,风一吹,湖水臭得很,而且房前屋后都是垃圾,看起来乱糟糟。”村民王治芳家门口挂着“苏州市美丽庭院示范户”的木牌,她告诉记者,一家人都热衷于美化自家庭院环境,特别是儿媳对绿植花卉种植颇有研究,屋前屋后都摆起了自家养的花卉。

江南水乡的韵味,离不开一汪碧水。“水面上的芦苇、睡莲和水面下的水草都是帮助水质净化的,好似‘水下森林’。”昆山淀山湖镇永新村村委会副主任蔡顺华带着记者在六如墩河边一边走,一边介绍,“我们对村里的污水截污纳管,再对河道进行清理,包括清淤、边坡整治等。六如墩河道整治很重要,因为水系最终汇入上海和江苏交界的淀山湖。随着环境整治,村里的农家乐逐步火了起来。”

吴淞江畔的金华村曾是一个四面环水、出门需渡船的小渔村。如今,村内的中心广场竟然已建起咖啡馆、设计院、工作室、展示空间等田园综合体。

“春夏时节最美,只要开车从村旁经过,我相信车上的人会被窗外的景色吸引。农旅发展,我们认为最关键是生态效益。”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党委副书记汤自强带着记者走进一处庄园,园内种植了波斯菊、粉黛乱子草、德国柳叶马鞭草、薰衣草、向日葵等多种花卉,挖土车和工人们正在忙碌劳作,为来年春天的花季作准备。“这是2018年金华村通过租赁村内土地,引进的金华花海项目,让这片原先只有一些‘散乱污’小厂房的荒地改头换面。”

乡村环境变好后,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凸显。12月初,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市北健身公园上榜“2021全省最美乡村健身公园”年度榜。

记者走入公园,看到园内建有乡村大舞台、法治长廊、木质栈道、篮球场、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小桥流水、木质庭院内,公园将周市镇人文历史、法治文化、廉孝文化等内容整理成一篇篇小故事,印刻在公园里。“市北健身公园占地近150亩,由尉州广场、市北法苑、农民公园连接组成,面向全镇北片近10万市民免费开放。” 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党委书记吴根平介绍,事实上,刚开始推行人居环境整治时,很多村民并不理解。“有村民问我,‘搞绿化建公园,大家能致富吗?’我们就想办法,白天整治环境,晚上找村民聊天,我们就说啊,‘以后大家多去公园,少去医院,不也是一种致富吗?’”吴根平就是通过这样聊天的小“窍门”,让村民逐渐接受并全力支持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现在,我们已经是昆山农村人居环境‘红榜’上的常客。”

吴根平所说的“红榜”,是2019年昆山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考核。值得一提的是,“环境卫生红黑榜”此次正式写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昆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昆山针对自然村的定位以及村庄现状,将760个自然村分为“特色精品村”“特色康居村”等4类,每期按照这4大分类评选“红黑榜”。同时,考评结果与区镇年度目标考核、村干部年终报酬直接挂钩,让“干好干坏不一样”,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红黑榜”制度先后在苏州全市推广。

海门:设施升级更宜居

“改造完后美观又大方。”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67岁的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颐生村村民陆善兵十分感慨。他家路旁的小水沟,原先无人维护,沟渠旁的泥土塌陷,沟里长满杂草,现在两边种上了芦苇等绿植,河水清澈,倒映出村里面貌一新的白墙黑瓦。“以前这就是个水塘,现在夏天还能看到荷花。”他指着离家不远的池塘说,每天早上5点起床后,便能看到村里的保洁员在打扫街道,打捞河里漂浮的垃圾。

陆善兵家后院的小屋也刷上了白漆,厕所间里是新安装的抽水马桶。“在海门、启东一带,农村的旱厕一般和羊棚、鸡棚等修建在一起,又叫做‘三棚’。”海门区人居办相关负责人张李兵介绍,这些小屋外观比较简陋,且建筑本身不牢固,今年海门区印发《南通市海门区农村“三棚”整治试点工作意见》,维修、美化、重建或拆除8个村累计5000多户6000多个“三棚”。

在修建院门时,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原先改造规划设计门宽是2.3米,一般私家车宽1.8米,要是这么建,车子很难拐弯停进院子。”陆善兵说,村里很多人家都有私家车,修建院门和篱笆是为了防止车被村里玩耍的小孩刮花,后来在村民们的提议下,门宽改成了3米。

“根据可回收垃圾量,可以积分兑换小礼品,我换到过洗洁精、毛巾。”50岁的海门区常乐镇中南村村民赵佩说,村里刚开始推行分类时,自己也分不太清楚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但保洁人员会反复提醒,慢慢都知道了,比如塑料瓶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是有害垃圾,要分开投放。

今年以来,海门区共集中转运农村生活垃圾18.72万余吨,全区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运村占比100%,无害化处理率100%。“过去村里用水泥修建露天垃圾投放池,平时有异味、下雨天有污水,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现在全都改换成了带盖、密闭的垃圾桶,每6-8户就有一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海门区城管局环卫科科员石华东说,区政府还投入800余万元,于2020年和2021年,分两批对6座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的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更新25吨垃圾转运车5辆、可卸式垃圾转运箱体8个,提升转运效率。

在乡村公共空间改造方面,海门区常乐镇官公河村的九龙岛文化湿地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馆”和“文化大礼堂”。“农耕文化馆内摆放着从村民家里收集到的各式农业生产工具、旧家具等。文化大礼堂由废旧集市改造而来,有大屏幕、音响等设备,租用一次舞台是5000元,比市区里3万-4万元一次便宜多了,使用桌椅每套100元。”村委会副主任张琰说,文化大礼堂的场地预约已经排到明年5月,可以办婚礼、庆祝孩子满月或周岁等,平时村里的文艺演出、党政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记者在礼堂内的墙上还看到了《红白事办理流程及标准》,“红事办理标准”一项中提议,婚宴不超过10桌,每桌按10人计不超过380元(包括菜、烟、酒),亲戚朋友随礼不超过200元。

铜山:各具风情引客来

东南望紫薇,西南倚湖水。沐国学遗风,伴造化奇石。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倪园村位于悬水湖畔,因奇石众多,当地村民就地取之建房,久而久之形成石墙石院石阶石巷的独特山村风貌。多年前,偏僻贫瘠是村子标签,几年前当地开始进行环境整治,面貌焕然一新。

12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倪园村的川上香油坊,店主尹龙正在操作间查看香油酿造。“香油全是自家酿造,好多游客买了带回家。”尹龙拿起一瓶香油说,随着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门口一年前还是狭窄的土路,现在拓宽变成水泥路,家里的旱厕也改了抽水马桶。很多人在村里就能挣到钱。我这个小门店一年纯利润也有十几万元,还上过央视哩!”

“我们统一规划整修道路,为263户村民免费将旱厕改水厕,建设污水管网。接着摸排整体情况,收回空闲房屋统一招商。村居外观上修旧如旧,保留石墙石院石板路的苏北传统民居特色。再依托附近的悬水湖和正在建设的徐州园博园,计划发展乡村旅游。”倪园村团委书记苏李介绍,如今村里有了民宿、农家乐、瓷园、书画展示,今年已经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正在积极申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向北驱车一小时可到达柳泉镇塔山自然村,这里隶属行政村北村村,虽然也保留了较多石头建筑,却是一派渔家风情。漫步村中,主路为柏油路,民居间为石板路,墙上绘着渔文化图案,用于分类的垃圾桶整洁摆放在路边。

“北村村下辖3个自然村,为了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我们先后实施道路改扩建、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绿化、亮化、房屋立面改造、智能公厕建设和网络改造等8大工程,3个自然村按‘塔山渔情’‘耕读文化’和‘梦里田园’的主题有针对性地改建。如今仅公厕就有18个,塔山村就有3个污水处理站。”北村村党委书记刘广铎介绍,环境好了要考虑经济发展,村里制定“一山一湖一古村”建设楼山岛度假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如今建有游船码头、旅游环道、柳泉水寨、北村市集餐饮一条街,还有观荷园、葡萄园等观赏采摘项目。“未来将进一步培植乡村旅游产业,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移步换景,汉王镇紫山村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一幢幢明清徽派建筑风格的民房依山而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村内外立面与厕所改造、河道管网清淤疏通等基础设施整治的同时,紫山村投资千万元,将山体整体立体式改造,并覆盖10万多株不同类别的草木花卉,原生态田园风光特色在这里一览无余。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并不孤立,我们通过打造美丽环境来发展美丽经济。比如紫山村现在有陌上云居、栖云民宿、陶艺坊、租赁汉服等10多个富民项目,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次。”汉王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居环境提升后,更要做好后续管护工作。未来的人居环境整治将更聚焦于美丽宜居,同时加强产业培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让美丽经济成效进一步彰显。

“围绕全域整治,我们将加大工作统筹推进力度。”铜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建中告诉记者,今年,铜山将重点围绕黄河故道沿线和吕梁、汉王、沿微山湖三大特色田园乡村片区等“一带三区”的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推进片区村庄人居环境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对经济基础薄弱的东部乡镇,重点实施补短补软。同时对全区1230个自然村进行横向到边、竖向到底“拉网式”梳理排查整改提升,不留死角,不留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