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路上的苏式实践观——苏州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启示录(上)
来源:《苏州日报》 日期: 2021-07-21
编者按
“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庄严宣告,在苏州城乡引发一片欢跃。
苏州是邓小平同志“小康构想”的印证地。今天,在苏州,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美好图景已远远超过人们当初的期盼。从一个不起眼的消费型城市一跃而变成全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从经济上平淡无奇的江南小城,华丽转身为熔古铸今的国际都会,苏州的小康之路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更积累了哪些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又为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带来哪些有益启示?苏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苏州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启示录”(上、中、下三篇),敬请关注。
2021年6月5日,苏州,求是杂志社和江苏省委主办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成功举行。
这是时隔12年,苏州再次被国内理论界聚焦的高光时刻——2009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江苏省委在苏举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两次研讨,主题一字之差,内涵却有天壤之别,彰显的是苏州这个“小康中国”样本成长发展的鲜活历史。
苏州是小康的“故乡”。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此印证“小康构想”,“小康社会”自此成为苏州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从此,苏州人始终满怀雄心壮志,咬定“小康”目标不放松,敏于行事、勇于探索、敢于担当,形成了独特的苏式实践观,精彩了苏州小康建设的成色,为“小康中国”贡献了苏州经验。
从经济上平淡无奇的“江南小城”,华丽转身为熔古铸今的“国际都会”,巨变源自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和精准把握,始终以中央精神定向领航,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张蓝图续绘到底的发展定力
“小康”是苏州人最为耳熟能详的词语之一。
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实现小康战略目标后不久,1983年2月6日,邓小平同志来苏视察。看到城乡“到处喜气洋洋”,了解到苏州准备提前5年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他兴奋地看到了“小康中国”的光明前景。“能不能提前翻两番?”一句嘱托,点燃了苏州干部群众如火的创业激情,苏州的小康蓝图就此起笔。
这一年春,32岁的常熟白茆镇山泾服装厂厂长高德康,骑着新换的摩托车到上海采购送货。看到上海首届羽博会上抢购的大场面,他嗅出了大商机。高德康的波司登启航了,更多的“波司登”也从田野里成长起来。在改革开放前期大约15年的时间里,苏州乡镇工业产值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支撑了全市经济总量2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苏州率先实现“农转工”的历史性转变。1988年,苏州工农业总产值提前实现“翻两番”。
全球经济犹如一汪蓝海,敢于赶海弄潮,才能风生水起逐浪高。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苏州全力推动外资、外贸、外经“三外齐上”,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内转外”的发展格局强势推动地区生产总值于1996年、2002年先后突破千亿元和两千亿元大关。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翌年春,江苏省委作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定。苏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把“两个率先”确定为新世纪新阶段的总目标,牵引着全市上下合力向前奔跑。2011年,苏州国内生产总值跻身“万亿元俱乐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紧扣“强富美高”总要求,以更高标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强”的基础优势加快蓄集,“百姓富”的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环境美”的生态底色日益鲜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城市名片持续擦亮……
纵观苏州小康建设历程,苏州始终是紧跟中央部署的先行者。中央谋划的重大战略,苏州往往抓得早、起势快;全国都在做的事,苏州的标准要求往往定得高、谋得远。追梦路上,苏州人一张蓝图续绘接力,一代接着一代干,小康底色越发丰厚: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7531元增至70966元。苏州以0.09%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2%的经济总量、2.4%的税收和6.9%的进出口总额,高水平全面小康有了现实模样。
苏州不是“制度高地”,也不是“政策洼地”,但始终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以先行先试激发机遇自励——
100多张“通行证”背后的机遇逻辑
熟悉苏州的人都说,苏州干部拼抢意识很强。国家或省的改革试点、先行试验任务,苏州人视为发展机遇,当仁不让,志在必得。
“试点的牌子不能当票子,怎么是机遇?”“试验就是试错,失败了怎么办?”……面对外界的不解,苏州的回答是:试点试验,就是“尚方宝剑”。有了它,就能披荆斩棘,大胆探索。一旦试点试验成功,就有了先发优势。这不是机遇么!
这样的机遇逻辑,道出的是苏州人在小康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预见性。
从上世纪80年代的金融管理体制、土地使用制度、农村教育等改革试点,到90年代的医保制度、旅游行业改革等试点探索,再到本世纪初建设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探索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苏州累计承担国家、省级各项试点任务100多项。苏州始终把试点试验视为创新突破的“政策通行证”、主动倒逼的“发展加压棒”、赢得优势的“制胜先手棋”,让试点试验在小康建设各领域“全面播种”“次第花开”。
在苏州高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国家级试点深入推进,“承包地换社会保障、宅基地换住房”的“双地联动”机制,帮农民算好了“进城账”“离农账”“后路账”;在张家港,村民自治试点全面铺开,从“替民作主”到“由民作主”,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以更强烈的机遇自励担起先行使命,积极争取、主动承担重大改革试点任务: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8+1”布局中,苏州独占3席,扛起打造核心区的重要任务;在江苏自贸区119.97平方公里范围中,苏州片区面积超过一半,肩负着构筑改革试验高地的使命;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中,苏州生态家底厚实,承担起战略先行、示范引领的重要职责。
时刻保持“摸石过河”的清醒头脑,秉持“推石上山”的坚韧耐力,试点试验“四两拨千斤”,一批批改革试点由“盆景”变成独特“风景”。
一个城市的发展,一个地区的进步,最根本的支撑是什么?是这个地区这个城市千千万万建设者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奋斗精神——
“三大法宝”凝练的精神传家宝
今年“七一”前夕,吴惠芳、郁霞秋、黄强3名张家港党员进京接受全国“两优一先”表彰,这是新时代“张家港精神”又一个闪亮时刻。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苏州小康建设的历程一再印证:精神之火一旦点燃,就会越燃越旺;精神共鸣一旦触发,就能催生磅礴力量。
上世纪80年代,苏州干部群众在党组织带领下,凭着“四千四万”精神,推动苏州快速走上了农村经济腾飞、农民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90年代,“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三大法宝”树起了干事创业的精神标杆,推动苏州的发展确立了“领跑优势”。秦振华、常德盛、崔根良等一批坚守初心、造福人民的奋斗者、带头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
以“三大法宝”强化行动自觉,苏州人从不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以一贯的创新精神突破一个又一个发展上限。至今,苏州人还传颂着这么几句话:“别人没干过的事,先干起来!”这说的是苏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看上去不具备条件的事,善于创造条件干!”这说的是张家港办成全国首家内河港型保税区;“别人不敢想的,我们大胆试!”说的是昆山自费创办开发区,领改革风气之先;“别人先做的事情,学得更快、干得更好!”这说的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创中新合作国家级典范。
如今“三大法宝”这一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苏州符号”,有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敢担当的抗疫精神、久久为功的脱贫攻坚精神……它们正成为苏州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精神富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今天,年轻的奋斗者们正以咬住目标不偏移的定力、抢抓机遇不迟疑的作为、敢于挑战不畏难的姿态,标定新时代的精神坐标,书写新时代的精彩答卷。
(苏报记者 张波 钱怡 周奉超 朱雪芬 姜昊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