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丨扬州:挑起“金扁担”增收有底气
来源:“学习强国”扬州学习平台 日期: 2021-11-25
“说句心里话,过去做梦也没有想到,做农民也会干出名堂来。现在一年收入几十万,着实让别人羡慕呢。”今年36岁的宝应县夏集镇三洋河村农民郑飞,靠他的勤劳和智慧,艰苦创业,奋力打拼,展示了现代农民的风采。
有手艺才能立身。2001年,郑飞初中毕业以后便去上海学习汽车修理手艺。3年后,有了一技之长的郑飞,回到家里开始创业。他的父亲为他买了一台稻麦联合收割机后,需要外出跨区作业。从那时起,20岁的郑飞正式与农机、与农业结缘。就这样,郑飞每年都会出去跨区收割,先后到过湖北、河南、安徽、辽宁、黑龙江等地。当时,出去跨区作业特别辛苦。白天下地干活,收工后还要找地方睡觉。挣钱不容易,收割机跨区作业的人都舍不得花钱住宾馆,只能在街上找个走廊搭个蚊帐睡觉。碰到夜里下雨就麻烦了,还要起来搭帐篷,几乎每天如此。以前都是租车,后来家里又买了卡车来运输收割机,晚上睡觉可以在卡车里了,方便多了。
到了2016年,收割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跨区收割收入也没以前那么高了。在这个时候,郑飞发现国家扶持“三农”方面的好政策愈来愈多。他觉得回家承包土地,做农机服务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2016年,他果断承包了三洋河村的200亩土地,用来种植水稻和小麦。
当年,由于连续阴雨天气,抢收上来的水稻水分含量超标。为了解决资金周转难题,本来丰产的水稻只能贱卖给附近的米厂。郑飞心中十分难受。于是,他萌生了自己购买粮食烘干机以减少风险的想法。说干就干,2017年3月,在镇农机部门热心帮助下,郑飞筹资100多万元,购置6组粮食烘干机,成立了“宝应县翠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017年通过粮食收购烘干,获利近90万元。为了延伸产业链条,他先后购置高速插秧机、大型拖拉机、无人植保飞机等现代大型农机具,为周边乡镇的粮食种植大户提供“机插秧、机植保、机烘干”的一条龙农机化服务。
2018年,在宝应县范围内,无人植保飞机作业达13000多亩、机插秧面积达8000亩、规模化集中育秧面积达50多亩。
郑飞现在承包集体土地600多亩,用于种植稻麦。他舍得投入,农机设备应有尽有,拥有粮食烘干机6组、乘坐式高速插秧机4台(其中智能无人驾驶插秧机2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3台、久保田大型拖拉机1台、无人植保飞机2台,购置农机具总价值近300万元,实现了种植规模化、生产现代化,已成为全县小有名气的“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真是有奔头的产业。以前人工插秧,人工撒肥,人工打药……现在从育秧开始使用育秧机械,使用插秧机代替人工插秧,使用无人植保飞机施肥,喷洒农药,粮食种植全程机械化,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一到收获的季节,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荣誉感。”如今的郑飞,爱上了高科技,尝到了现代农业带来的诸多便利。
郑飞明年准备扩大农田承包面积达1000亩,从工厂化流水线集中育苗→机插秧→机植保→机施肥→机收割→机烘干→机条播(小麦)→机开沟,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为更多的农户提供示范,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只要向前走,幸福就会跟后头。”郑飞,一个憨厚的小伙子,不畏风雨,敢于拼闯,执着前行,从一名机械维修工华丽转身为“新型职业农民”。在奔小康的路上,郑飞收获了丰收的果实,更尝到了幸福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