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沭阳丁大庄村:选好带头人 大步奔小康
来源: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 日期: 2021-10-18
开栏的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进征程中留下了一个个坚实脚印。即日起宿迁日报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专栏,记录宿迁大地上奋斗圆梦的生动实践,讲述精彩动人的小康故事。
连续五年考核全镇第一、全镇第一家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村居、全镇第一个实现无旱厕的村居……
在沭阳县马厂镇,说起丁大庄村,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选对带头人,共奔小康路。在丁大庄村村民的眼里,这些年村里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关键在于选对了带头人。
这个带头人就是王树东。2013年初,王树东正式当选丁大庄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8年多。这些年,他团结村“两委”干部一起抓作风、谋发展、闯出路,带着全村群众大步奔小康,得到了群众一致认可和点赞。
破除陈规,党员作风“实起来”
想干事,能成事,干部作风是关键。
“对于一个村来说,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和表率作用,是保障村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王树东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第一把火”就烧向了村里的党员干部。
因为有一件事,让王树东觉得作风问题已经到了非整不可的地步。
2014年初,王树东带着村里的党员参加镇总结表彰大会。散会后,有一个党员问王树东:“中午怎么安排啊?”王树东听到后一头雾水,后来有党员提醒,他才知道,原来村里竟然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党员来开会,不但要吃顿便饭,还要发50块钱“辛苦费”。
“如果不给所谓的‘辛苦费’‘误工费’,党员就不来参会。”王树东了解情况后很震惊,参加党员会议和组织生活,本来就是每个党员的义务,怎么变成了和党组织讨价还价的筹码?
态度决定作风,作风影响能力。王树东下定决心,要彻底改掉党员干部的坏习惯,锻造好作风。他首先走访村里觉悟较高的老党员,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在随后的党支部大会上,王树东宣布取消了之前所有不合理的规定。
“对于不服从管理的党员,严格按照党员管理条例处理,绝不留情,毫不手软。”王树东借此机会,给村里所有党员干部立下了规矩,党员干部作风从此开始发生转变。
这些年,丁大庄村一直把党员干部的作风抓在前面,既抓出了党组织凝聚力,也抓出了村集体的战斗力。王树东说,近年来村里的不少工作都走在全镇乃至全县前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员作表率、干群一条心。
去年11月,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村里的旱厕要全部拆除。村里召开党员大会后,所有党员干部带头自拆,不到一星期,村里所有旱厕全部拆除,丁大庄村成为马厂镇第一个无旱厕的村居。
好作风出战斗力,得益于良好的党员干部作风,这些年,丁大庄村党支部的组织力更强了,推动工作的动力更足了,群众的点赞肯定也更多了。
盘活资产,集体腰包“鼓起来”
2020年,丁大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8万元,是马厂镇第一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居。
“锅”里有粮,“碗”里才会香。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是每个村居都绕不开的话题。
手中无米,唤鸡不理。王树东深知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上任后他首先“盯”上了村里被人侵占的集体资产。
丁大庄村搬到新的村部后,原来的老村部空了出来。村里有几户村民就临时搬进去居住,这一住就是好几年,没有给村集体交过一分钱。
“谁占用集体资产久了,好像群众心里也就默认了,而且村干部和大家都是左邻右舍,低头不见抬头见,有的还沾亲带故,有时候想收回但抹不开面子。”丁大庄村一位老党员回忆说。
但王树东可顾不上这些,他带着村“两委”干部挨家上门做工作,成功收回了老村部使用权,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重新发包,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6800元。
“集体的资产就是集体的,我如果做了老好人,对侵占行为不闻不问,那就是损害集体利益。”每当有人说王树东推动工作时不讲情面,王树东总是这样回应。
王树东趁热打铁,收回近100亩的苗圃、盘活村里的闲置老学校……承包出去后,村集体又增加了近10万元的收入。正因为王树东的坚持,2018年丁大庄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超过了18万元,但是他还不满足。
2019年,借着全市公共空间治理的东风,王树东大力推进这项工作,丁大庄村在公共空间治理中再次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
村子里庄台前后有不少小鱼塘,由于淤泥堵塞,常年废弃。2019年,村里投入了近10万元,对小鱼塘进行了清理改造,重新发包,每年租金4万多元;丁庄大沟夹滩,有70多亩地长期被村民一家一户分占,村集体收回后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承包了出去……
截至2020年底,丁大庄村一共收回了被侵占的土地489亩,在平台上重新发包后,直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丁大庄村也成功跻身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村居。
带动民富,群众收入“涨起来”
集体腰包鼓了,群众的收入也要跟上。
丁大庄村大力发展花木产业,引进华东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丁大庄村一共有2460亩耕地,目前花木种植面积近2000亩,近80%的土地都种上了花木。
“每亩地每年租金是950元,平时我在花木基地打工平均每月还能赚个两千多元。”村民严玉平说。目前,该花木基地带动7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近3万元。
除了引进企业带动村民增收,王树东自己也尝试发展高效农业,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村干部就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王树东经常这样说。2014年,王树东到外地学习技术后,试着种了150亩的芡实。
“市场行情稳定的情况下,除掉成本,每亩芡实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王树东说。
看到王树东种植芡实赚钱了,不少村民也动了心,现在村里已经有7户农户跟着王树东一起种芡实,好几户还是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
村民陆学义是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之前一直找不到脱贫路子。王树东得知他有种植芡实的意愿,主动上门教授技术,村集体提供资金帮助,手把手教着陆学义种了28亩芡实,目前陆学义已经成功脱贫。
“去年种植芡实纯收入在7万元左右,今年要是行情好,肯定还能再卖个好价钱。”谈及未来,陆学义信心满满。
据了解,“十三五”初,丁大庄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才7000多元,2020年底,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3000多元,丁大庄村村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