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记宿迁市宿豫区90后大学生村官王曼的创业故事
来源:宿迁日报 日期: 2021-09-23
她是个90后女孩,却已带动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她到村两年,已为村里引进一个“三来一加”项目、创办一个专业合作社、搞活一个乡镇加工厂、把“三来一加”产品“搬”上淘宝网。
“还准备将镇里300亩优质草莓也推到网上,目前正与京东接洽。”如今,她又兼起侍岭镇京东推广员,在耐心帮助村民线上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同时,还在思考借力“互联网 ”,推广乡镇特色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
她,就是王曼,宿豫区侍岭镇大墩村大学生村官。2013年,王曼怀揣服务农村理想,毅然报考村官,毕业后来到村里,“逼”自己很快适应简陋的工作条件,认认真真访民情、踏踏实实办好事,以智慧为墨、青春为笔,写就大学生村官创业惠民的动人故事。
逐户走访后,下决心引进“三来一加”
“别看人不大,很有主见,点子也多,还特别能吃苦!”接触不久,大墩村农业大户徐永学就发现,王曼不只是个“黄毛丫头”。“她真心想干事。逐户走访,帮人家干家务、学着跟村里人唠家常,哪家住哪、家里几口人、什么营生,很快就心中有数了。”
在村里两个月,王曼难得遇到青壮年,都是留守妇女、老人和孩子。“男的外出务工,留下的除了种地、照顾老和小,还能不能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门口再赚些钱呢?”她了解到很多留守妇女和老人都愿意做点手工活,既充实生活,又赚到钱。于是,她想到并决心招引“三来一加”项目进村。
经过深思熟虑,王曼将想法汇报给镇村领导并寻求支持。得到首肯后,在村党支部的积极帮助下,她四处奔走,按村民们的要求,筛选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后的2014年2月,王曼成功谈好合作,借用徐永学家闲置的房屋,注册成立宿豫区曼腾服装加工厂,做起“三来一加”。
“还能拿回家做,家里活一件不耽误。”村民毛厚英熟练地钉着扣子。她说,自己年纪大,上不了机器,可就是剪剪线头、钉钉扣子,每月也能赚不少。“小曼可没我这么轻松了。这孩子心气高,要跑更多订单、要再扩大规模带动更多村民,特别是刚做那会儿,有的货物检验不合格,她还得组织返工。手把手地教,她有时候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每到发工资时,看到村民乐呵呵地攥着钱,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觉得再辛苦都值得!”王曼告诉记者,在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加工厂很快走上正轨,如今,面积已由开始时不到100平方米扩大到150多平方米,机器由3台增加到12台,带动就业由11人增长到近30人。
赶在夏收前,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
“三伏天,她跟在机械后面,测量留茬高度,超过15公分,立即要求农机手调整,必须在10-15公分。”村民高维强至今记得去年夏收时,王曼冒着酷暑指挥大型机械为自家收割小麦的场景。“不是她创办农机合作社,别说秸秆全量还田,恐怕我收割都找不到机械。”
去年入夏,曼腾服装加工厂刚走上正轨,眼看夏收就要到了,王曼与秸秆禁烧问题狭路相逢。要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的目标,秸秆全量还田是最好的选择。“可大墩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村里农业大户少,根本没有大型机械怎么全量还田?”王曼说,时间紧、任务重,当时都快难死了。
“她脑子转得快、嘴巴甜,想出好办法筹钱买机械,筹到钱又里里外外跑手续。”大墩村党支部书记夏方友回忆,王曼通过向结对帮扶单位争取、到镇里企业拉赞助和村干部集体出资等方式,筹钱购买了4台带切碎装置的收割机和5台秸秆还田机,赶在夏收前,创办了宿迁市再清农机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每到农忙,王曼都有选择地跟着机械下田。“看着自己合作社的机械为老百姓收割,心里踏实,也是一种幸福。”王曼说,她还得监督农机手作业,确保留茬高度合理、秸秆切得足够碎,以更好增加土壤肥力,让村民在省时省力省钱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
有了大型机械助力,去年,大墩村在夏、秋秸秆禁烧工作中都实现了“零火点”,并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秸秆全量还田的目标任务,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更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称赞。
借力“互联网 ”, 创造乡村发展新亮点
“这是我们推出的情侣款口罩,已在很多淘宝店上架。”在宿豫区曼飞工艺品加工厂,30多名妇女熟练地操作机器,精美的口罩批量“诞生”。王曼兴奋地说,这些产品除运往镇江等地,还作为市金种子网络大赛指定网货,将被“搬”上淘宝网店。
“别看现在红红火火,带动了百来号人就业,半年多前都快关门了。”夏方友告诉记者,宿豫区曼飞工艺品加工厂前身是个小型手套厂,因资金问题,去年下半年濒临倒闭。“王曼知道后,见有厂房、有机器、有工人,认为基础很好,就把10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全投了进去,重新装修,添置机器,重振旗鼓,也干起‘三来一加’。”
去年9月份,我市举办了“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王曼灵机一动:“厂里,包括村里其它‘三来一加’产品,可不可以借机会到网上推广?”说干就干,在获得上级加工企业同意后,她立即联系大赛组委会,推介产品。经过严格审核,大墩村20种不同类型的口罩正式成为大赛组委会的指定网货。村里产品销售量激增。
成功将村里生产的“三来一加”产品推荐给组委会之后,王曼也在摸索中开始了自己的网络创业路。在她的精心打理下,她的宿迁家纺1号网店很快摆脱“冷落”,迅速红火起来,仅仅三个月时间就成功交易500多笔、17万多元,收获“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市第三周周冠军、区第二周周冠军和第二月月冠军,获评市月赛十佳选手和年度新秀。
在成绩面前,她却坚定地说:“获奖不是目的,我只是想带动我们村更多有能力的人创业,特别是借力‘互联网 ’,投身到网络创业大潮,创造乡村发展新亮点,在实现个人致富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