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名城建设诠释“强富美高”新内涵
来源:扬州日报 日期: 2021-09-02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期望江苏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在这一总命题、总纲领的指引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与要求,扬州市委、市政府带领460万扬州人民,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的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名城扬州的精彩故事不断,赢得中央主要媒体的持续关注。2016年上半年,《人民日报》就在头版三次报道扬州:4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消息《扬州:治城先治水》,聚焦扬州水生态文明建设;5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主图报道扬州旅游新景区“马可波罗花世界”;5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微调查”栏目以扬州为样本聚焦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
8月20日晚,央视新闻联播以《扬州:休闲公园为百姓量身定制》为题,用1分33秒点赞扬州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去年8月8日,更以《江苏扬州:治城先治水 活水流起来》为题,用了1份56秒报道了我市这几年推进“清水活水”“不淹不涝”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梦想成于实干。从公园体系建设到水生态文明建设,从城市建设到民生福祉,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扬州干部群众一起想、一起干、一起苦,用名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行动诠释着“强富美高新扬州”的丰富内涵。
坚持创新发展,古城扬州聚焦基本产业、重大项目建设,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把经济发展抓好,关键还是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习近平 什么是“经济强”?就是要强在创新引领上,强在质量效益上,强在经济结构上,强在企业活力上。
回首过去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创新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坚定不移推进基本产业发展,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实现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为证: 这几年,全市新开工总投资10亿元(1亿美元)以上工业和服务业重大项目483个,是“十一五”的7.8倍;新竣工投产工业和服务业重大项目分别为143个和68个,是“十一五”的5.1倍和9.7倍;全市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38家,是“十一五”的3.2倍,实现了沿江100亿元、沿河5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两轮全覆盖……全市经济总量连跨3000亿元、4000亿元两大台阶,GDP在全国百强城市中的排名比2010年提升16位,人均GDP在苏中苏北地区率先超过省均水平。经济运行质态较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前三位,税收占比从“十二五”期初的71.3%提高到2015年的81.6%。 成绩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坚持。
过去五年,扬州经济在保持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 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质量和结构性指标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幅达14.6%,拉动工业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全市拥有研发机构企业占比位居全省第四,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3.9%,高出省均7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上争项目和资金连续多年保持在全省前列,为全市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创新,首先要搭建集聚创新资源的平台。2013年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科技产业综合体,确保沿江每个市(区)建成20万平方米、沿河每个县(市)建成10万平方米科技产业综合体,加快发展以“办公室”为载体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研发产业、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室经济”。截至目前,全市科技产业综合体已建成投入使用330万平方米,入驻各类企业700多家。科技产业综合体正成为扬州先进技术输出地、科创企业起锚地、创新发展策源地。
创新园区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创新的孵化器。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大力培育互联网产业,三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80万平方米,入驻各类软件、互联网企业680多家,集聚各类人才近2万人,先后培育孵化出智途科技、金泉网、阿尼信息等三家上市公司,成为扬州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去年9月29日,扬州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仅仅三个月后,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我市建设“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目前,我市正在集中力量打造江广融合区扬州软件园,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和扬子津科教园区融合发展以及高邮八桥农业科技园区等三大板块。未来,他们将成为支撑扬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和强力引擎。
兴城先兴人。扬州从金融、住房、子女就学、健康保健等几个方面制定了“6+1”人才政策,2014年起扬州每年实现人才净流入1万人以上,“十二五”期间,累计吸引16万名大学生在扬就业创业。到2015年底,全市人才总量69.69万人,比2010年增加25.2万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1人,入选省“双创计划”人才245名、团队12个。
推进实施“科教合作新长征计划”和“科技产业合作远征计划”。先后与中科院、北京中关村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等国内排名前十的理工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中科院、中关村协同创新产业基地,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大产业研究院先后落户扬州。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科教合作”计划共促成产学研合作协议2263项,103个与知名高校院所合作的项目成为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有力推动产业“调高调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民生实事,古城扬州聚焦就业创业,增加百姓收入,在促进“百姓富”上主动作为,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 什么是“百姓富”?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据统计,2015年外地人在扬州购房比例达到27.7%,其中77%为40岁以下的就业人员;居民年住院率低于全国2.4个百分点、全省2个百分点,慢性病发病率低于全国6.4个百分点、全省2.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8岁,比全国、全省分别高3.8岁和2.2岁。
外地人涌向扬州购房反映的是城市宜居宜业的环境,本地居民慢性病发病率和住院率低,人均期望寿命逐年增长,反映的是老百姓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的提升……这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扬州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连续15年出台聚焦民生的“一号文件”,把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从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呼吸上新鲜空气、有稳定的就业”等基本民生,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快乐”的本质需求,每年集中力量办几件大事,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让老百姓更多更好地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最基本的民生就是最重要的民生。五年来,我市投入45亿元在全省第二家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投入10多亿元推动“1161”菜篮子工程、“115”鲜奶工程;投入50亿元,在苏中苏北第一家实现被征地农民转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每年投入13.5亿元,在主城三区实现社会保障和民政福利“同城同步同标”;投入173亿元,实施了老小区、老街巷、老庄台、老宿舍等“八老”改造;在全国率先出台困境家庭救急救难保障体系,确保每一个困难家庭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儿童有学上、上好学。 健康快乐是民生的本质需求。为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就医难问题,扬州率先打造“15公里半径医疗急救圈”,推进苏北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推进18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如今,扬州正在构建“颐养之城”指标体系,努力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为了让人民群众动起来、乐起来,扬州把城市中心最美丽、最金贵,很多城市用来建设CBD(中央商务区)的黄金区域,用来打造景色优美、充满活力的CAD城市公园(中央活动区)。8月27日上午,我市又有16个生态体育休闲公园正式建成并向市民开放,标志着全市首批60个生态体育休闲公园全部建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是最根本的民生。近几年,为了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我市通过“组团办学”“教师交流”等工程推动教育资源均衡优化配置,并在市区实现义务教育“零择校”。从2012年起,我市在高考生源减少1万多人的情况下,普通类本二上线人数连续四年保持在万人以上。2016年本一、本二上线率达57.6%,其中400分以上学生首次突破百人大关,达115人。 一个个关系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不断推进完成,赢得了百姓的点赞,绘就了一条不断上扬的“民生幸福曲线”。 在推进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的同时,扬州千方百计提高百姓收入,老百姓的“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2015年,扬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53元,同比增加2096元,增长8.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46元,同比增加2624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19元,同比增加1335元,增长8.7%。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98:1,城乡差距明显低于全省2.29:1和全国2.73:1的水平。
在宏观形势偏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不利环境下,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其背后就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民为本、坚持富民为先,在百姓就业上花大力气,在百姓创业上下真功夫。为让百姓“有稳定的就业”,全市加快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打造充分就业城市,全市各类就业服务机构每年推荐的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全市城镇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扬州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的好政策: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创业;提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全市累计投放了近五亿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创业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的有关优惠政策…… 坚守城市发展个性化定位和高品质要求,高起点推进城市规划设计,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绘就了一幅“绿杨城郭新扬州”的美丽画卷 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习近平 什么是“环境美”?就是要拥有城市特色之美、自然环境之美、绿色生态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和在江苏调研考察时,多次提到扬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瘦西湖水环境整治,这不仅是对扬州这座城市特别的厚爱,也是对扬州名城建设的厚望。
谆谆嘱托、殷殷期望,化成古城扬州不懈的努力与实践。 建设世界名城,就要坚守城市发展个性化定位和高品质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的规划眼光、建设水平和服务标准,赋予城市不可替代的文化记忆。坚持紧凑城市、精明发展的理念,立足城园一体、水城共生的特色,突出区域融合、空间整合、产城结合的要求,更高起点推进城市规划设计,努力打造一个古今交融、形神兼备、布局优化的名城。 绿色是扬州的城市底色。回望过去五年,这座千年古城既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扬州速度”,又将一枚枚“生态奖牌”挂在胸前:先后荣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水生态文化建设试点城市等一系列称号。
“十二五”期间,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出“生态强市”发展战略,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态优化、生活改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正在全力建设“美丽宜居新扬州”,奋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
“治城先治水”。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近年来,扬州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水生态文明建设。投入20多亿元,建设“不淹不涝”城市,先后整治城市积水点68个,改造升级排水管网238公里,彻底消除了城市逢大雨即涝的现象。投入近百亿元,推进“清水活水”工程。去年9月29日,扬州建城2500周年城庆之日,“九闸同开 活水润城”工程启用,大运河以西主城区90平方公里内总长140公里的35条河流实现了活水环绕,一举改变了部分河道水系断头、水质黑臭等水生态难题,惠及百万市民。 “十二五”期间,扬州大力推进“绿杨城郭新扬州”行动计划,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5%专项用于城市绿化,每年新增植树500万株,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了清水潭、枣林湾、“七河八岛”等九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中心建设。 扬州还打响了“雾霾攻坚战”:治企、管车、限煤、禁燃、抑尘……通过“五气”同治,实施“共保蓝天”专项行动。去年,扬州共有245个“蓝天”,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始终保持在320天以上,PM2.5比上年下降6.6%,空气优良天数居全省第二。
在扬州,市区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连续五年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加大小化工、小电镀企业整治力度,规定除化工园区外只减不增化工企业;实现河塘清淤、垃圾处理、村庄环境整治三个全覆盖……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在近年来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扬州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在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方面,扬州连续三年在全省名列前茅。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扬州的闪亮名片和竞争力所在。
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全面发展、加速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具有扬州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 什么是“文明程度高”?就是要有共同精神家园、良好社会风尚、和谐社会秩序。
8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夜扬州,阅读不打烊》聚焦书香扬州建设,评价“24小时‘不打烊’的图书馆已成为扬州的‘精神地标’。多年来,扬州不遗余力打造书香城市,广为宣传“读书有福、读书传家、读书兴城”理念,多处设立图书馆和24小时“城市书房”,市民在开卷有益、读书传家、读书有福观念影响下,道德素质显著提升。
这仅仅是扬州现代城市文明的一个注脚。“十二五”期间,扬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广大市民争做“务实踏实、创新创业、开明开放、文明文雅”的扬州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全体市民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同时,城市崇文尚德之风日趋浓烈。
今年7月8日至12日。第六届江苏书展在扬州举行。38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12万多种出版物、数百场极具扬州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齐亮相。扬城百姓共享了一场文化的盛宴。
大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发源地,2014年6月,由扬州牵头,历经8年的大运河联合申遗取得成功,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扬州境内6段河道、10个遗产点列入其中,是大运河全线遗产点列入最多的城市。
建设“文化博览城”是扬州在全国的一项创新之举、特色之举,“十二五”期末,市区建成文博场馆达100多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文化广场星罗棋布,市民出门仅几百米即可就近参观游览,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2011年,扬州以全省第一、全国第三的优异成绩,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这也是继2006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殊荣之后,扬州收获的一枚含金量最高的奖牌。2014年,扬州又以优秀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
几年来,扬州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全面发展、加速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创建育民”的理念,落细落小落实,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具有扬州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一手抓“软”,以文化人,提升市民素质,引导市民自觉养成文明习惯;一手抓“硬”,依法管理,用法制定规立矩,用制度规范约束。让每个扬州人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实实在在,在家和和气气、待人客客气气,让文明文静文雅成为扬州人最鲜明的气质。 五年来,全市组织“扬州好人进万家”巡演活动300多场,身边人演身边好人好事,受众超过10万人次;“晒家风”活动征集到各类家风故事1000多篇,家规家训500多条。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影响广泛,截至2015年6月,扬州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超过1000个,注册志愿者30万人。近年来,共有85个优秀志愿者组织、522个优秀志愿者受到表彰。
扬州创新构建城市荣誉体系,先行推出“十大扬州好人”“十大功臣”“十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十大杰出青年”“十佳美德少年”“十大师德标兵”“十佳好媳妇”……涵盖经济、文化、民生等重要领域,兼顾少年、青年、老年各年龄段,包含工薪阶层、社会精英、在校学生、残疾人等各层各级、各行各业,铸就了新的“精神坐标”。 从2010年起,扬州在全市开展“学习扬州好人、争做扬州好人”活动,先后涌现出1000多个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其中3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当选央视“十大温暖中国”人物。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弘扬良好社会风范、引导市民自觉提升文明素质的同时,扬州为城市管理立法立规矩。13个部门联合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已经成为商家文明诚信的衡量标准。
2015年,扬州下发了《扬州市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三年行动计划》,组建市长效管理办公室,开展单月通报、双月点评,创示范点、攻顽疾点,全面实施街道(乡镇)联合执法,破解农贸市场管理改革难题,让老百姓共建共享良好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