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长江大保护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3-14
绿色是当今中国发展的鲜明底色。全国两会期间,围绕绿色发展的一项项成绩、一件件提案议案,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江苏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省份之一,书写绿色发展新篇,就必须全力以赴抓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这项“国之大者”。我们应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江苏段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专访了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成长春教授。
记者:本月初,我省召开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加强长江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让母亲河真正恢复健康。您认为长江母亲河的“健康”应包括哪些方面?
成长春:长江母亲河的健康应该包括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土壤、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为此,应围绕“五新”新定位和“三主”新使命,以压倒性的工作态势部署推进长江大保护,大力推动省域全境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科技赋能生态环境治理,复制推广南京“生态眼”项目经验,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赋能大治理,实现水质提升信息化、智慧化、精准化。二是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系统推进污染治理“4+1”工程,深入开展入江河流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整治、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等专项行动,推动沿江生态环境标本兼治。加快破解“化工围江”,推动绿色航运和船舶污染治理。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好长江禁渔,扶持渔民转型,推动捕鱼人成为护渔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和恢复,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
记者:我省正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更大力度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您认为目前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成长春:目前的难点在于产业结构仍然偏重,绿色核心关键技术装备突破仍然不多,产业绿色转型资金瓶颈仍然突出。当前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快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各类园区以及重点行业绿色化、循环化、智慧化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绿色金融,开发“碳中和”专项金融产品,支持绿色技改、清洁能源、绿色交通、低碳建筑等项目建设。二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立“双G评价与考核机制”,鼓励各地借鉴高淳经验,制定GEP核算体系,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绿色考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抓手,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支持各地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动补偿模式由资金“输血式”向多元“造血式”转变。三是持续调优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重点建设盐城、南通如东等地海上风电项目,推动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支持海上风电向深海远海发展,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水淡化、海洋生态渔业、高科技储能等相结合;促进光伏系统应用和分布式光伏发展;科学规划生物质直燃发电,推进抽水蓄能开发;发展综合能源服务等新业态。
记者:本月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周年,您认为我省应如何以法律护航,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成长春:一是做好地方的“立改废释”。在长江保护法的框架下,对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及时修改和废止与上位法不适应、不一致、不协调的规定,在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渔业法实施办法、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立法修法中,做好地方立法制度设计。二是实现地方司法执法机制的硬约束。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要建立健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服务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公益诉讼司法衔接,完善生态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健全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制度。三是提升各方守法遵从度。把长江保护法的学习、宣传、教育作为普法的重要内容,纳入普法规划和普法责任清单,完善以案释法制度。持续推动长江保护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为全面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良性循环。
记者:沿江文旅资源为长江赋予了水韵魅力,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您认为应如何促进沿江文旅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成长春:一是建立资源环境容量的底线约束机制。科学确定生态旅游人口活动规模及其容量上限。围绕提高生态旅游承载能力,建立交通、住宿、能源、应急等综合设施支撑体系提升方案。调控人流物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利用、游客体验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二是构建适应区域资源环境本底的生态旅游产品谱系。在全域范围内优化配置生态旅游产品谱系,对核心区生态旅游产品及其关联性自然和人文资源环境进行一体化整合开发。挖掘吴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等传统地域文化内涵,构筑大运河文化、海洋文化、长江文化、江南文化等区域文化传承弘扬高地,系统梳理诗意山水文化旅游特色资源,构建高能级、高标识度、强带动力的“两廊两带两区”文旅空间体系。三是制定生态旅游政策和配套支撑。完善生态旅游环境监测、游客容量调控、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管控制度。建立生态旅游的公共服务、设施、解说体系、标识系统等建设标准,建立包括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区、生态导游、生态住宿、生态餐饮、生态企业等资格认证体系,积极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不断引导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提高绿色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