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人大代表话小康丨梅康:助力社区发展 第一书记提振精气神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9-17
苏州市姑苏区人大代表、木渎镇穹窿社区第一书记 梅康
初冬时节,苏州一批书画家们驱车一小时赶到小王山旁的村部,只见一座座居民楼房矗立在眼前,干净、静谧、漂亮的自然村里,五星红旗飘扬在社区的上空,这里就是书画家此行开展文化活动的目的地——木渎镇穹窿社区。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苏州耦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的梅康,已年满58周岁,原本可以安稳退休,为助力社区发展,他毅然投身为期两年的农村社区第一书记工作。
深入走访掌实情 重塑“文化穹窿”
穹窿社区位于穹窿山风景名胜区的山下,这里风景秀丽,老一代革命家朱德同志的老师李根源先生曾隐居在穹窿小王山十年,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和感人故事。虽然文化底蕴深厚,但相对于周边,穹窿社区显得较为落后。
2019年5月,从古典园林来到全新岗位,梅康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为更好地熟悉社区(村)的历史、风俗、民情等基本情况,他走访社区原3个大队、14个自然村近20名乡镇企业老管理者、老支书、老党员,通过交心谈心,细致了解村民对社区管理工作的合理要求和诉求。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沟通到位,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得到了广大干群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创建“美丽穹窿”“文化穹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梅康深入居民家中了解诉求
木渎镇是经济、文化、旅游名镇,在长三角声名远扬。梅康运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中华儒释道之精髓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把“厚德载物、格物正心、曲则全、藻耀高翔、天道酬勤”作为丰富社区党员、群众精神生活强有力的好教材,提升基层社区文化工作吸引力。
穹窿社区3200多名居民中党员96名,80%的社员和70%的党员在外经商,留在社区的居民占比较小。梅康以基础文化设施为切入点,着手筹办社区图书馆,面对经济薄弱社区资金不足,他想办法多渠道筹集,联系十多家基层单位,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社区图书馆的书柜、桌椅、上万册各类书籍就呈现在群众面前。
精准帮扶暖人心 发挥“党建穹窿”
“后乐书院”党建平台是木渎镇党委精准扶持经济薄弱村的项目。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争取转化为综合效益,梅康积极参与镇党委召开的多轮筹备会议。考虑到社区(村)集体经济年底面临极大困难,梅康主动把第一书记的办公经费赠于村里作为“后乐书院”股金,努力为社区(村)里新的“输血”经济增长点作贡献。
心系困难居民,精准落实帮扶。工作中,梅康积极主动开展结亲结对活动,自觉参与定点帮扶工作,经常深入帮扶对象户与他们拉家常、问困难、谈发展。村民王虎芳18岁那年随同父母进城经商时,不慎摔成高位截瘫,从此失去生活自理能力。30多年来,王虎芳靠哥哥和父母帮扶生活,5年前,哥哥和父亲不幸患恶性肿瘤相继离世,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老母亲一人身上,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梅康来社区工作后不仅带头帮扶慰问,还想方设法动员社会资源,牵线一名从事园林方面的企业家与王虎芳结成了长期帮扶对子,经济上和精神上都进行支持,实实在在帮助这对母女解决生活难题。
建言献策传民意 构建“幸福穹窿”
虽然由姑苏区跨区到吴中区工作,但履行代表职责从不放松,梅康先后提交了“关于苏州古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关于传统园林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等,得到了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答复和落实。到了穹窿社区,梅康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居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提出了“关于在新理念下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的建议”,得到了区、镇两级政府民政部门的积极回应,促进了基层智能化社区养老模式的试点运作。
书画家们走进社区献春联
小康生活越来越富裕,留在农村社区里的群众如何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滋养?梅康通过牵线搭桥,不定期引进市里的书画艺术家走进社区居民家中,以传播文化寻找美好的生活源泉。“文化富有是全面小康的精神动力,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在不断增大,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趋势,满足这些需求必须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梅康感慨道,当艺术家“手把手”地教居民们学书法、绘画,面对自己的书画作品,大家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便是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