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蛭同稻合蛙欢笑 “田盛源”立体养殖富一方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日期: 2021-10-09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稻香蛙鸣,生态美景,在这里成为最平凡的“日常”。这里就是位于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的江苏田盛源生态农场。
作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江苏田盛源生态农场以现代生态养殖技术为基础,主要从事黑斑蛙和金线宽体水蛭养殖、幼苗繁育、成品销售以及养殖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是一家集特种水产养殖、研发加工与销售,特种农作物种植与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生态农业技术企业。
农场成立于2018年,占地500多亩。其中黑斑蛙养殖场地300多亩,采用标准化稻蛙共养模式,年出产成品蛙60万公斤,纯天然优质大米13万公斤;金线宽体水蛭养殖场地150亩,采用钢结构箱体无土大棚生态养殖模式,年出产成品10万公斤,企业年总产值达5000余万元。
稻蛙+水蛭 立体养殖新模式
黑斑侧褶蛙,俗称黑斑蛙,是蛙科、侧褶蛙属两栖动物,人工养殖的黑斑蛙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为药食两用滋补食材,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金线宽体水蛭俗称蚂蝗,是一味临床不可多得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蓄血、瘕瘕、跌打损伤等症,其较高的药用价值备受市场追捧。
农场自筹建以来,就紧跟市场需求,依托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技术力量,不断集成稻蛙和水蛭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积极研究青蛙和水蛭养殖加工技术,经过不断的尝试与探索,最终在全省率先进行水稻、青蛙、水蛭综合种养,成功走出一条生态立体养殖致富路。
绿色+生态 经济环保双丰收
坚持绿色生态,拒绝农药化肥,废水不外排,循环再利用,是田盛源生态农场的养殖运营理念。
农场里养殖水蛭产生的废水可作为营养剂,肥沃稻田;稻蛙套养,稻田为蛙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蛙通过捕食稻田虫害,护卫稻田。蛙田里的水稻不用施肥、打药,产出的无公害大米,市场价格比普通稻谷至少高出两倍。一“肥”一“护”,一田两用,长此以往循环运营,逐步改善了当地土壤墒情和水质环境。每年秋冬之际,农场还会定期放生数万只青蛙回归自然,反哺生态。
好水养好蛙,好生态带来真效益。2019年,田思源农场实现当年投入当年盈利,每亩纯收入达到5万元,该项目还被推广到伊犁的察布查尔。
创业+帮扶 乡村振兴树标杆
“引领农业进步,共创美好生活”是田盛源“当家人”戚思田兴办农场的“初心”。作为一名曾遭遇不幸的重度伤残人士,戚思田始终坚持自立自强,成人达己,通过创业+帮扶,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实现脱贫致富。
农场采用“公司+养殖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加盟创业,通过提供养殖技术支持,授人以渔,同时与养殖户签订收购合同,确保销售无忧,带动了50多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另外有100多户农户,其中低收入农户10户将土地流转给农场,每年可以获得1000元/亩的土地流转金。
帮扶就业。农场现有固定工人20人,在稻蛙、水蛭养殖的周期内,每次需临时用工80多人,为此农场与当地华府、河夹、中徐3村40多名建档立卡低收入劳动力建立了稳定的雇佣关系,每年每人可增加收入2万元左右。
江苏田盛源生态农场
“蛭同稻合蛙欢笑”,田盛源的生态立体养殖带富一方,未来,年轻的江苏田盛源农场将继续朝着绿色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迈进,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田盛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