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组织·强丨徐州贾汪区马庄村党委:金马河畔一面旗

来源:“学习强国”徐州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8-18

多年来,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党委抱定“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理想信念,带领村民坚持走“党建引领、文化立村、产业富民”的强村之路,把贫穷落后的苏北小村建成了全国文明村、中国民俗文化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打造了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样板。

“我是党员,服从组织安排”

1986年,老支书退休。经过组织考察,当时已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孟庆喜走马上任,担任马庄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的马庄不仅穷脏乱,而且人心涣散。全村只有4台废旧拖拉机和一个濒临倒闭的砖瓦厂,经济状况全乡排名倒数。村党组织经过调查研究,一致认为,马庄要发展,先要解决好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问题。村党组织决定把每月首日定为马庄村举行升国旗仪式的日子,凡是在家的党员、村民都要参加。孟庆喜深知,只有党在心中、国在心中、人民在心中,马庄村才能凝心聚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多年来,升国旗仪式已经成为马庄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鲜红的国旗下,党员们一次次重温初心誓言。“我是党员,服从组织安排”成为党员恪守的铁律规矩。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农村要致富,关键得找准路。马庄所在的贾汪地区是著名的煤炭产区,村党组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开矿。村党组织带头,32名党员跟上,仅用一年十个月的时间,年产10万吨的煤矿投产。不到3年,煤矿实现产值过千万元,村经济完成“逆袭”。

靠着从地下攫取的第一桶金,村党组织制定了“地下积累、地面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新目标,先后兴办10多个企业,购买了联合收割机等,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1991年,马庄村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村民人均收入比1986年增长2.85倍。2001年关停小煤矿后,村党组织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将工业由传统型向高新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马庄被媒体誉为“没有贫困户、没有暴发户,家家都是富裕户,靠集体走上共同富裕的小康路”的样板村。

“不能鼓了口袋空了脑袋”

马庄摘掉穷帽子,走上致富路。可村党组织发现,新问题来了:一些富起来的村民头脑空虚、思想混乱,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

徐州市马庄乐团演出

怎样才能让村民的脑袋也“富起来”?村党组织率先建立起苏北第一家农民乐团,坚持演农村事、说农民话、道农民情,还把政策理论、时事政治、法律法规编成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歌舞,及时帮助群众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村里还建设了老年、妇女、青年活动中心和图书阅览中心,扩建了书画院、荣誉室,建设了农民文化中心广场、民俗文化广场。建立了“家庭档案”管理制度,每年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好少年和最美家庭。潜移默化中,马庄村形成了爱国守法、乐于奉献、积极进取、尊老爱幼、移风易俗的新乡风。

马庄民俗节目表演

随着马庄村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的开展,村党组织看到了民俗中蕴含的商机,在原先群众广泛制作香包的基础上成立了香包工作室。小小的香包也从不起眼的“地摊货”逐渐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

“旗帜不能倒,信仰不能丢”

马庄村从当年的贫穷落后到开矿起家,从关停小煤矿到产业转型,再到如今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产业,每一次都得以凤凰涅槃,与村党组织“旗帜不能倒,信仰不能丢”的坚定信念是分不开的。

如今,马庄村党委始终要求党员干部领在前、走在先,常年开展党员“挂牌亮户先锋行”活动,坚持党员干部志愿夜巡制度,推行“十必联”群众工作机制,全村120名党员联系帮扶560名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党员成为各条战线的先锋模范,带动了村风民风根本好转。

“新乡土,新时代,马庄特色不能改。文化强村是方向,乡村振兴谋发展……”这是马庄人自编自演的快板书。从“物质翻身”到“精神富有”,村党委主导的“文化立村、文化兴村、文化惠民”真正拔掉了马庄的“精神穷根”,让马庄人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奏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美和谐的田园交响曲。(供图: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