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探索苏州特色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之路

来源:《苏州日报》 日期: 2021-07-05

几年来,苏州着力在小康社会建设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水平、提升质量,扩大惠及面,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强,建设具有苏州特点、代表苏州质量的小康社会,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新探索,作出了新示范。  

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宏大战略构想。苏州是邓小平丰富小康社会思想、验证小康社会目标的地方。 

30多年来,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试验田”,在小康社会思想的指引下,一直以引领者的姿态和担当,用创造性的实践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小康构想进行了真理性验证和诠释,探索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小康社会建设之路。1990年,苏州进入全国36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800美元的城市之列;2005年,苏州率先实现省定全面小康的指标要求,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指标要求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殷切希望我们牢记“两个率先”光荣使命,把主要精力放在全面小康建设上,努力在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苏州作为率先进行小康社会建设探索的先行地区,面对时代的新要求与群众的新期盼,几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着力在小康社会建设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高水平、提升质量,扩大惠及面,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强,建设具有苏州特点、代表苏州质量的小康社会,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新探索,作出了新示范。 

一是聚力创新驱动,让经济发展更加高质。坚持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技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加快,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居民收入“三个口袋”更加充实。 

二是聚焦富民惠民,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稳步提高,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扎实推进,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多更强。201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00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50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均保持在99%以上;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6.6万个,医院新增病床3200张。 

三是践行绿色发展,让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全力打好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不断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四是提升文明程度,让道德风尚更加良好。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力促“社会文明程度高”不断展现新风貌,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持续提高,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发展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两聚一高”引领下的苏州特色小康社会建设,将继续勇往直前。苏州将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苏州提出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新经验”的神圣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排头兵,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 邓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