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区,精心打造美丽新盐都

来源:盐阜大众报 日期: 2021-09-03

盐都区从2011年1月启动国家生态区创建工程,历经三年多努力,今年4月初通过省级生态区考核验收,下半年,国家环保部将组织对盐都生态区创建工作进行技术评估。目前,全区正紧紧围绕创建目标,狠抓关键措施落实,确保年底创成国家生态区。

全区把创建国家生态区作为落实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积极举措,引导广大干群强化三个认识。国家生态区是环境,更是竞争实力。在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良好、宜业宜居,不仅使本地区生产要素有效增值,更能够增强对高新项目、高端人才的集聚力。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区,进一步做优盐都的生态特质,创造一流的生产生活环境,招引更多客商来盐都投资兴业,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来盐都就业创业,使生态优势成为盐都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国家生态区是名片,更是内涵品质。国家生态区这块“金字招牌”,是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水平的高度评价,更是对这个地区城市品位、综合实力、内涵品质的充分肯定。国家生态区创建指标中,不仅包括环境保护指标,还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指标。通过国家生态区创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彰显绿色低碳特色,使盐都成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美好家园。国家生态区是形象,更是民生福祉。今天,人民群众既要“小康”也要“健康”。创建国家生态区,通过一项项创建工程的实施,营造天蓝、地净、水清的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在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进程中给予人民群众更多幸福感受。

突出重点,狠抓关键

提速推进项目建设。全区紧扣国家生态区指标体系,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环境提升、企业环境达标等“六大工程”,将37项工作任务落实到相关镇(区、街道)和部门,分解为一个个具体项目,明确到相关责任主体。做到胸中有时间表、推进有路线图、工作有倒计时,一项一项抓扎实。确保郭猛、尚庄、大冈等污水处理厂按期建成投运,城中村改造和国省道沿线环境整治项目推进到位,企业节能减排完成既定目标,为国家生态区创建提供最有力的支撑。全力突破重点指标。组织对目前尚未达标的“环保能力建设”这1项基本条件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公众对环境满意率等4项考核指标,逐条分析原因,找出短板、拿出对策,把支撑这些指标的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推进到位,把影响公共环境的各类问题、薄弱环节解决整治到位,为国家生态区创建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为生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完善刚性执法机制,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实行“零容忍”,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切实形成“谁保护谁受益、谁损害谁补偿”的利益导向。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畅通公众环境权益诉求表达渠道,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硬化责任,推动落实

强化领导责任。全区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主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生态创建作为检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尺,引导各级干部深入一线推进项目,深入基层解决问题,全力以赴,背水一战,确保高标准完成创建任务。加强部门协同。各镇(区、街道)与区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使绿色公民、循环经济、低碳社会的生态文化和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创建中分享生态红利、实现自我提升。强化督查考核。把督查贯穿于创建全过程,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明查暗访,及时通报情况。重视发挥绩效考评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实现生态建设指标具体化、考核刚性化,使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杠”,成为各层各级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用制度推进和保障创建各项工作落实。

以转型升级为核心

生态经济发展调整新结构

盐都抢抓沿海大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苏北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全市率先、苏北领先、全省争先”为目标,坚持环保优先,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之路,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支撑,打造创业开放之区。

今日的盐都,是一个异军突起引擎力强的新特产业发展基地。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区被批准为省级高新区并启动创建国家高新区进程。华锐风电产业园创成国家级特色基地、省科技产业园和省高端装备示范基地;盐电阀门成为世界500强埃克森美孚公司合作供应商;锐毕利高速喷印机被列为国家工信部和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神泰高性能纤维获省科技进步奖。大冈镇荣膺“中国鞋机城”称号;大纵湖镇成为“中国化化纤机械生产基地”;龙冈镇被认定“中国输变电设备产业基地”。全区呈现三个新兴产业、六个特色产业、七个共建园区和多个专业园区竞相发展的格局,园区经济成为盐都经济的鲜明特征。

今日的盐都,是一个亮点纷呈引人入胜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地。台湾农民创业园,是经农业部和国台办批准建设的盐城第一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现代农业园区,是江苏省十大现代农业园区之一。以七星农场、台湾农民创业园和现代农业园区为主要阵地,集聚特色项目,推进链式开发,发展高端精致农业,争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区建成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144.6万亩。绿色食品单位44家,有机食品单位3家。

今日的盐都,是一个新型业态和传统模式争奇斗艳的服务业发展宝地。悦达包装物流等47个项目建成投运,苏宁电器苏北物流中心建成运行,神龙公路港物流基地、亚邦物流产业园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区已建成市级86家、省级43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67家企业完成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各类污染源综合利用项目32个。

今日的盐都,是一个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和谐融合的旅游胜地。以双新大道为主轴的生态盐都两日游“12345工程”,展现了盐都底蕴深厚与时俱进的旅游资源特色;大马沟生态公园、城西南公园、丽都公园、仰徐农民公园等57个城乡公园、游园、绿地的建成,浓厚了盐都的水绿;杨侍村被评为盐城最美乡村,三湾生态村获评全省首批三星级“康居示范乡村”。盐都的生态创建,从绿色宣传发起、从绿色创建抓起,从培育盐都生态文化做起,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区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浓厚舆论氛围,用里下河水乡特色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民风之美尽显田园秀美。

以清水走廊建设为主线

水环境管护又有新措施

盐都坚持把保护盐城大市区饮用水源安全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按照《清水走廊三年行动方案》,认真落实“河长”责任制,对30.3公里蟒蛇河水域、26.8公里朱沥沟水域及相应两岸面积228平方公里饮用水源保护区负总责。全区在2009年关闭185家化工企业、建成苏北首个“无化区”的基础上,又先后关闭印染项目3家、小造纸2家、重金属企业4家,搬迁沙石场、仓库22家,整改企业116家;计划累计投入13亿元,实施“退渔还湖”“引江入湖”工程和盐龙湖生态风景保护区工程,实现全区“河清、水净、岸美”管护目标。

以依法监管为责任

环境安全保障形成新体系

盐都区环保局,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牵头部门,以监管和保障全区环境安全为天职,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注重强化自身,提升能力,一手抓职能监管、一手抓部门服务,确保了全区环境安全,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目前,全区11个镇(街道)已全部创成市级生态镇(街道),218村(居)创成市级以上生态村(居),已创成省级生态镇(街道)9个,创建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市之首,为我区在全市率先创成国家级生态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综合整治为重点

城乡环境面貌展现新景象

盐都坚持把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作为创建省级生态区工作的重点内容,全区通过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先后建成镇区污水处理厂7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调度中心1座、垃圾中转站17座,垃圾集中处理运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模式,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村居达80%以上,全区实现区域集中供水、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四个全覆盖”,使全区的生态创建工作做到“特色更特,亮点更亮”,也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生态建设的成果。

生态文明,孕育政通民泰;环境保护,创造美好生活。市委书记朱克江在盐都调研时,要求盐都坚持高起点定位、高品质建设,在城乡统筹、产业转型、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好示范。盐都区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号召全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2017年在全市提前两年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两高”追求,以建成国家生态区为总揽,加快推进改革创新、产业转型、全民创业、城乡统筹、生态文明、民生和谐,努力建设创业活力区、开放先导区、生态示范区、幸福和谐区,全力打造绿地常在、碧水长流、空气清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