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绿色发展,盐城交出精彩答卷

来源:盐阜大众报 日期: 2021-09-06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24,全省最好;

PM2.5平均浓度49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低;

全年优良天数比例72.1%,全省最高;

全市域秸秆禁烧连续两年“零火点”,全省唯一;

跻身绿色能源示范市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批;

……

6月3日,2015年度盐城市环境质量暨典型环境违法案件新闻发布会召开,通报全市去年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上传来消息,我市绿色发展生态效益指数连续三年全省最优,“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生态文明工程考核连续两年大幅度进位,跃居全省先进行列。

成绩的取得,缘于我市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近年来,我市以可持续发展综合改革为抓手,充分利用盐城生态基础和潜力优势,着力打造宜业宜居环境,努力让发展含金量更高、群众获得感更强。

开发保护并重  厚实生态土壤

盐城拥有1140万亩海洋湿地、683万亩滩涂、450万亩森林和1200多万亩耕地,集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绿色基因和生物多样性于一体,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面对如此厚实的“家底”,我市科学编制规划,加强岸线、盐田、湿地、风场等战略资源统筹,严守生态红线,还将陆域近四分之一面积划入保护区域,三年累计投入30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珍禽、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稳步推进,五个沿海万亩林场快速兴建,黄海森林公园建成国家森林公园,为全省生态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市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化工项目一律不再新上,沿海有污染排放项目一律不引,未通过环评一律不建,影响和破坏生态一律不要,治理不达标一律不放,实现保护开发双赢。

初夏的盐城绿意盎然,鹿鸣鹤舞,生机勃勃。5月27日,《人民日报》用三分之二版面,以《盐城湿地 麋鹿回家鹤长鸣》为题,对我市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进行了专题报道,放大“盐城美”的靓丽名片。

调整转型并举  发展生态经济

绿色发展,说到底是转型发展。近三年,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投资、出口等主要指标年均增速全省第一,同时环境品质又大幅提升,探索走出了一条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的创新路径。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坚持生态立市,坚定绿色发展。盐城有着全省70%风电、50%光伏资源,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正加快构建。全市风电并网180万千瓦,占全省近50%;年新能源发电近40亿度,占全市电力消费15%以上。

总投资1700亿元的产业创新“十大工程”优化了全市产业结构形态,全国最大雾霾治理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环保科技城已形成千亿级全产业链规模,大数据、健康产业、通用飞机、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绿色农业发展不断壮大,“新三品”种植面积1104万亩,比例达91%。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乡村休闲旅游蓬勃发展,2016年春节期间,盐城成为到访江苏游客首访的第二位城市。

建成全球单体最大滩涂光伏电站,创新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的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全国首家日产万吨级海水淡化及成套设备输出项目取得良好效益,海洋经济成为全市经济重要新增长极。

整治建设并用 打造生态家园

让生态红利还归于群众,大力实施“四清”工程,建设宜业宜居秀美城市和田园乡村,是我市丰富全面小康内涵的重要举措。

我市先后组织实施“清水雷霆”、“利剑斩污”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在全省率先开展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实行上下游“双向补偿”。建成占地3286亩的盐龙湖生态水库工程,近年又组织实施饮用水安全保障十大工程,投资65亿元的新水源地建设工程也于5月中旬全面启动实施。

路过市区大庆中路的市民惊喜地发现,路边曾经黑臭的河上竟“长”出了小公园,这是我市加大黑臭水体治理的缩影。近年来,全市完成投资11.51亿元,综合整治41条城市河道环境,并通过省级验收,还在“河长制”基础上实行“警长制”管理。

1.5万个自然村庄整治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系统全部覆盖,电动汽车充电站陆续建设,今年再添3500辆标准电动汽车,一系列举措下,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已成为盐城人的当下时尚。

管理执法并行 筑牢生态屏障

“该公司废水处置设施不正常运转、废水超标排放,已责令其停产整治,公司相关人员被依法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在6月2日新闻发布会上,听到这一处罚通报后,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三年来,全市共立案查处1200多家污染企业,处罚金额近6000万元,单今年1-5月份就检查企业3266家,对197家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有效地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扩大了环境执法警示效应。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将《盐城市绿化条例》作为首部地方法规颁布实施,旨在让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处在法治和制度的保障监管之下。

生态文明建设也被纳入干部工作实绩考核重点评价,开展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评估,启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环境离任审计,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措施落地见效。

今天的盐城,“环境美”得到充分展现,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现代化秀美城市和田园乡村正铺展出宜人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