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产业、文化、生态 宜业、宜居、宜人 ——“三大”战略打造“三宜”孟河

来源:常高新报 日期: 2021-06-23

8集“名人系列”人物传记片《孟河医派》,2016年4月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首播后余热未消,2016年5月19日、21日又相继在江苏省台公共频道、江苏卫视热播,令观众对孟河医派及孟河镇的关注持续升温。据悉,江苏卫视还将安排国际频道向海外播出。孟河医派,已然成为孟河镇展示给世人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孟河,这座位于常州西北隅的江南小镇,除却孟河医派、齐梁文化已为人熟知,汽配产业同样名闻全国。并且,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小黄山旅游开发也在有序推进。以人为本,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人深度融合,使孟河镇的发展驶上了“宜业宜居更宜人”的快车道。

产业强镇:汽摩配、现代农业

由常泰高速孟河道口下来,远远就见路口树立着一大型宣传牌,上书:中国汽摩配名镇。孟河的汽配产业,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步,经由20多年的提档升级,已成为孟河的产业名片。

孟河镇2003年由原小河、孟河合并而成,与丹阳、扬中为邻。曾几何时,在原小河镇,受镇江市丹阳界牌镇的经济辐射,随处可见生产车灯、消声器、保险杠等汽摩配产品的家庭作坊。如今,孟河的汽配产业早已告别小打小闹的作坊模式,从被辐射裂变为具有辐射力的支柱产业。

走进位于通江汽车工业园的瑞悦车业二事业部,看到的是整洁的环境,敞亮的车间。在冲压车间,工人们正在操作冲压机,将一块块钢板按不同规格加工。经过焊接、涂装等流程,在总装车间,一辆辆半总成的白色轻客商务面包车展现在记者眼前。据介绍,瑞悦二事业部是富满集团的四大事业部之一,与金龙、长安等合作,主要生产R2白车身冲压件焊接分总成、车身总成,并为一些海外客户及整车厂家提供118皮卡、D5皮卡、R2面包SKD出口及整车代工。企业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1.25亿元,拥有设备300多台。现已具备冲压、焊接、涂装及总装四大整车生产工艺,年产能达总装车身散件5万台(套),2015年产值超6亿元。每年研发投入超亿元,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10%,意欲进军新能源汽车,其“富满”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孟河镇加快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集中推进瑞悦车业、永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自主创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企业股改上市。全镇现有注册工业企业3500余家,其中法人企业近1500家、个体户2000余家,80%以上从事汽摩配件生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余家。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超79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超225.75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近92亿元。

“新北农业看孟河!”江苏省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孟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蒋功伯表示,与工业相比,孟河农业虽然略显滞后,但是未来可期,正在破茧化蝶。

孟河镇北枕长江,有新孟河、浦河、剩银河3条骨干通江河道,与其他纵横交错的河道形成经纬分明的引排格局。众多的沟渠、鱼池、塘坝散落其间,构成了河、沟、塘交织的水网体系。土壤肥沃,疏松易耕,成土母质以长江冲积物和河湖沉积物为主,属渗育型水稻土。孟河镇现有耕地面积5.72万亩,占新北区耕地面积的近1/4。因此,在孟河镇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2013年,江苏省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孟河镇实行“园镇合一”的管理模式,以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种源农业等高新农业产业和特色高档园艺花卉产业。加快启动万亩稻麦、万亩无公害蔬菜、万亩设施农业、万亩水产养殖、万亩休闲农业、万亩林果“六个万亩”建设。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利用兴镇有机大米合作社,把“孟河牌”大米做优做强,同时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养生农业等特色品牌。加大资金投入,打造农业园区5000亩核心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文化兴镇:齐梁故里、孟河医派

站在万绥老街的尽头回望,斑驳的石板路已难觅踪影,沿街商铺也不再有昔日的繁华。但是,这个建于西晋、盛于齐梁时期的老街,曾是萧氏家族祖居地,其特有的庙、街合一格局,依然让人印象深刻。日前,记者来到东岳庙时,大殿周围搭着脚手架,工人正在对墙体进行粉刷。在大殿东面约40多米处,坐落着古戏楼,为砖木结构的殿宇式建筑,梁椽起翘,高出屋面发八角台顶,台顶绘藻井图。与其他戏楼不同的是,这里除了有后台、前台,在左侧还另搭架子台,供乐队演奏,这在常州古戏楼中绝无仅有,在全国亦属罕见。但见戏台两侧木柱对联为:离合悲欢天下事如斯而已;生旦丑净世间人尽乎此矣。戏台上方悬匾额曰:作如是观。可以想见,这里曾经演绎了多少人间悲欢,见证了多少世事荣衰。

作为常州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孟河镇人文荟萃,有着近2500年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齐梁文化、孟河医派文化、军事及商埠文化。这里,是齐梁两代开国皇帝之故里,共出了十多位皇帝;这里,是孟河医派发祥地,创造了“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的辉煌;这里,是佛、道、儒三教圆融之始创地;这里,曾是军事要塞和沿江商埠,留存有老虎墩、营盘墩、城头上等具有军事意义的地名和遗迹;这里,还是“常州三杰”之一恽代英的故乡。孟河镇现有省级文保单位1处,市级文保单位13处,历史建筑33处。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2项,市级非遗项目5项,区级非遗项目3项,记录在案的民风、民俗、民间技艺等92项。

2016年,孟河镇继续大力开展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建设工作,东岳庙大殿、九龙禅寺、巢渭芳故居等一期项目的修缮本月基本完成。同时启动顺来园茶店、东亚客栈等二期项目,工程预算总价1400余万元,计划争取9月开工、12月完工。

生态立镇:小黄山、古镇游

记者来到小黄山时,正是夕阳西下时分。青山衔着落日,落日返照青山,为小黄山平添了几分妩媚。平心而论,小黄山的先天颜值并不太高,但她依然能集“三千宠爱在一身”,许是因了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吧。

小黄山拥有新北区少见的山地和森林资源,整个山体形似卧龙,最高处海拔约95米,由于地处平原,显得气势不凡。山上植被丰茂,山下碧潭清幽。在小黄山玉皇峰南麓,坐落着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的九龙禅寺,香火甚旺。每年清明节,周边村民有宴请宾客、登山踏青的习俗,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旅游氛围。

步入孟城北街,映入眼帘的是保存相对完好的明清建筑群。500米的商业街道,街、巷相通,街是经商的通道,巷是街道的出口,街头和街巷间有索门,使街道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相传,街后还有一条春秋古运河,如今已被填埋成绿化带,但河道的轨迹依稀可辨。

依托小黄山森林资源,结合古镇风貌,孟河镇科学规划小黄山开发保护工程,打出生态旅游牌。围绕创建4A级景区目标,完成11.5平方公里的小黄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龙控集团主导、孟河镇配合、吸引社会多元化投资的模式。同时注重挖掘历史文化遗存,结合现代农业资源,形成特色农业生态区、小黄山旅游度假区、中心镇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四位一体”的格局,增加小黄山旅游的孟河元素。“到2020年,孟河镇将打造成风格独特、环境优美、生态协调的‘常州后花园’。”副镇长路建刚如是说。

三大战略,打造宜业宜居更宜人的幸福孟河。围绕“生态立镇、文化兴镇、产业强镇”的发展战略,以产业集聚、功能集成、人口集中为目标,孟河镇加快统筹镇村发展,改造东亭路、滕龙路、兴镇中路、港西大道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投资800万元的中心休闲公园一期工程30亩已基本完工,嘉凯城城市客厅、文体艺术馆、孟河书画院等也在筹建之中。同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完成17个村(社区)卫生室达标建设。继续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使社会保险费缴纳率逾98%。2015年,孟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万余元。

全国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中国汽摩配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头冠六个国字号荣誉,坐拥天然的山水脉络,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孟河镇,正蝶变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